
《抱銀鼠的女子》,達·芬奇,木板油畫,40.3cmx54.8cm,1483-1490年;波蘭時間2016年12月29日前藏于波蘭克拉科夫恰爾托雷斯基博物館。圖片源自網絡
在達·芬奇的畫中藏著許多的秘密,其中除了那幅最廣為人知的《蒙娜麗莎的微笑》,還包括了另一幅女性肖像作品《抱銀鼠的女子》。畫中描繪的是15世紀米蘭公爵斯福爾扎的情婦——加萊拉尼。2011年左右,法國科學家利用反射光技術對《抱銀鼠的女子》進行了為期三年的分析,發(fā)現(xiàn)《抱銀鼠的女子》在畫面的底層還存在著2個版本,這一發(fā)現(xiàn)“十分驚人”,這幅畫作的歷史將被改寫,同時又對這幅畫作創(chuàng)作的歷史背景提出了諸多疑問。因此,不少藝術史學家認為《抱銀鼠的女子》在藝術價值方面其實超過了《蒙娜麗莎》。

《抱銀鼠的女子》的三個版本。圖片源自網絡
與《蒙娜麗莎》屬于法國公共財產不同,《抱銀鼠的女子》在之前(波蘭時間2016年12月29日)還屬于私人收藏。其藏家便是歐洲最古老的藝術收藏家族之一的恰爾托雷斯基家族(Czartoryski):
恰爾托雷斯基家族是波蘭西班牙貴族,同時也是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的表親。1795年,波蘭曾于被奧地利、普魯士以及俄羅斯瓜分。戰(zhàn)爭中,恰爾托雷斯基家族有近800件藏品遭受洗劫,藏品之一的拉斐爾的杰作《年輕人的肖像》至今下落不明。

《年輕人肖像》,拉斐爾,油畫,1513年-1514年(疑作)。圖片來源于網絡
當時家族藏品管理人伊莎貝拉·恰爾托雷斯基公主(Izabela Czartoryska)以保護波蘭的歐洲文化傳統(tǒng)為宗旨,在1801年,在波蘭克拉科夫建立了恰爾托雷斯基博物館(Muzeum Czartoryskich)。當中的藏品包括了倫勃朗、盧卡·吉奧達諾、以及小彼得·布魯蓋爾的名作。而在其后的絕大數(shù)時間中,《抱銀鼠的女子》便藏于該館。

《伊莎貝拉·恰爾托雷斯基公主畫像》,馬切洛·巴恰雷利,布面油畫,139 × 101 cm ,1770年;現(xiàn)存于波蘭華沙維拉諾宮。圖片來源于網絡
雖然《抱銀鼠的女子》一直收藏于恰爾托雷斯基博物館,但也時常被接展到華沙的波蘭國家博物館展出。由于波蘭國家博物館對《抱銀鼠的女子》的宣傳,以及受那部波蘭電影《盜走達·芬奇》的影響,導致不少人誤認為該件作品是波蘭國家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遺忘了它仍是屬于私人收藏。

波蘭電影《盜走達·芬奇》海報。圖片來源于網絡
但在前幾日,這件作品真的成為了波蘭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
這幅《抱銀鼠的女子》以及恰爾托雷斯基家族總計8.6萬件藝術品(其中包括倫勃朗作于1638年的《善良的撒馬利亞人》,此外還有多幅雷諾阿的素描畫作。)、25萬件手稿和書籍的所有權以“捐贈”的形式以超低價位“轉交”給了波蘭政府——
波蘭時間2016年12月29日,現(xiàn)年76歲的恰爾托雷斯基基金會董事長亞當 · 卡雷爾 · 恰爾托雷斯基公爵與波蘭政府正式達成協(xié)議,將其掌管的一批藝術品“轉交”給波蘭政府。因藝術品的驚人的數(shù)量和高品質,波蘭政府支付給恰爾托雷斯基家族1億歐元。但在后面對外發(fā)布“交易”信息時,恰爾托雷斯基家族卻與波蘭政府給出了兩種不同的聲音。因為整批藝術品的市場價值高達20億歐元,遠遠高于波蘭政府支付的金額,恰爾托雷斯基公爵稱這次“交易”應該是“捐贈”。而波蘭政府則對外宣傳以1億歐元“購入”了托雷斯基家族藏品。

轉交儀式現(xiàn)場。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此低價,而獲得大批藝術精品。政府的這一做法,引來了該批藏品管理基金會的集體抗議:在波蘭政府對外公布將要購入這一批藝術品后,恰爾托雷斯基基金管理委員會表示這一做法有悖于基金會的管理條款,政府購買價不僅遠低于藏品的市場價值,同時會導致這一批藏品“無法繼續(xù)流通,并且不可分割”。這一行為根本是對基金會管理章程的蔑視。之前恰爾托雷斯基公爵與波蘭文化部之間幾個月的協(xié)商并沒有與基金會的其他成員有過任何溝通,因此不少基金會成員知道此消息后紛紛辭職以抗議政府收購。
而藝術品的原擁有者亞當 · 卡雷爾 · 恰爾托雷斯基公爵認為此舉只是履行家族的義務,“因為人人都應該為自己的祖國做出貢獻,我只是遵循祖上教誨,永遠為我們的祖國波蘭效忠。”當被波蘭華沙當?shù)孛襟w問到政府支付的價格和市場價格差距如此之大,為何還要出售時,他回答:”生活中,人人都應該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而做出這一捐贈,是我自己的選擇。“

亞當 · 卡雷爾 · 恰爾托雷斯基公爵。圖片源自網絡
據(jù)外媒評論,政府這一低價收購緣由其實是和波蘭政局的改變有關。“波蘭文化部這一舉措是一年前掌權的波蘭右翼新政府對于重建波蘭歷史遺產,借以增強國家身份自豪感方面的努力。波蘭政策方面希望這一批珍貴的藝術品在完成此舉后長期留在波蘭,而波蘭國會批準也此項開支,因2016年的預算赤字遠低于計劃”。據(jù)波蘭文化部官員表示:“在全球僅存的數(shù)十多幅達·芬奇的油畫中,我們擁有最好的一張。這張《抱銀鼠的女子》也許比《蒙娜麗莎》還要好。”

交接儀式上。波蘭文化部部長(左)、恰爾托雷斯基家族代表亞當 · 卡雷爾 · 恰爾托雷斯基公爵(右)
《抱銀鼠的女子》
《抱銀鼠的女子》是達·芬奇受米蘭大公盧多維科·斯福爾扎委托創(chuàng)作于1489年至1490年,畫中的女子切奇利婭·加萊拉尼(Cecilia Galerani)是米蘭大公盧多維科·斯福爾扎的情婦。明暗的處理,是這幅肖像畫中最引人注目之處,光線和陰影襯托出切奇利婭優(yōu)雅的頭顱和柔美的面孔。達·芬奇頻頻從理論上闡述照亮室內人臉的光線來源問題,且一反光亮和陰影強烈對比法,他使用明暗法﹝光亮和陰形的均衡﹞創(chuàng)造間接照明的幻覺。關于《抱銀鼠的女子》這幅畫的相關記錄,一直到18世紀后半葉才被人發(fā)現(xiàn)。

達·芬奇《抱銀鼠的女子》。圖片源自網絡
幾經波折終重回波蘭
這幅作品是由恰爾托雷斯基家族中亞當·杰吉·恰爾托雷斯基公爵于1798年在意大利購得后帶回波蘭。但在1830年蘇聯(lián)入侵波蘭時被送往德國的德累斯頓,后又轉送巴黎。最終于1882年回到波蘭。但它的波折遠遠沒有結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它被送往柏林,成為納粹黨領袖爭相爭奪的對象。幾經轉手后,隨著德國戰(zhàn)敗,又送回波蘭首都保管。接著又在波蘭共產黨控制到1991年才重新回到恰爾托雷斯基家族手中。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