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名稱及時間、地點
展覽時間:(一)2016年12月25日——12月29日
開幕時間:(一)2016年12月25日下午2:30
研討會主題:“不忘初心”---徽商文化與揚州八怪
研討會開始時間:2016年12月25日下午4點
展覽地點: (一)安徽文聯美術館(合肥市經濟開發區繁華大道松谷路徽園內)
主辦單位:人民日報《環球人物》雜志社
安徽省美術家協會 揚州八怪研究院
協辦單位:安徽省黃山書畫院 揚州尚水文化藝術交流有限公司
劉 俊
什么是不忘初心?語出自于《華嚴經》中的一句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意即:一個人做事情,始終如一,保持當初的信念,最后一定能得到成功。詩人席慕容說:‘我一直相信,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層而在極深極深的內里。這個內里就是初心’;作家張曉鳳說:‘我愛上初這個字,并且提醒自己每天清晨都應該恢復成為一個初人,每一刻都要維護住那一片初心’;作家林清玄說:‘回到最單純的初心,在最空的地方安坐,讓世界的吵鬧去喧囂它們自己吧!讓湖光山色去清秀它們自己吧!讓人群從遠處走開或者從自己身邊擦過吧!我們只愿心懷清歡,以清靜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主持人白巖松說:‘我們都走得太快了。走得太快,靈魂落在后面,我要等等它……’;企業家俞敏洪說:‘歷經挫折,初心不改,是青春最大的標志’;南昌大學校長周創兵說:‘急功近利,只是聰明者的生存哲學;平和寧靜,才是大智慧者的人生態度’;我們的揚州老鄉星云大師也說過:‘我出家做和尚,是自愿的。人生經歷那么多挫折,始終不忘記最初為什么要出家。生活很辛苦,只要你不忘記最初為了什么,就會心甘情愿’??梢姡煌跣模且环N感恩、一種信念、一種追求、一種責任、一種使命、一種進取,也是一種奉獻。
在冬日里,在新年前夕,我們揚州八怪研究院邀請了有志于傳承弘揚揚州八怪文化的80多位書畫名家、征集了300多幅書畫作品、出展了200多幅精品,謹以‘揚州八怪’的名義,帶著初心,走進安徽、走近徽商,就是來感恩的,來匯報的,來奉獻的,也是來表達信念、履行責任、擔當使命和攜手共進的。在所展出或所刊出的作品中,有詩有書有畫有印,有山水有花鳥有人物,有名家有新人有‘揚州廣陵五子’。這些書畫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或多或少、或深或淺、若隱若現地都在表達著揚州八怪汲古創新、開拓進取的精神,表現著揚州八怪自覺自信、書寫性靈的筆墨語言,其中似乎也流淌著當年揚州八怪和當今揚州八怪文化傳承人對徽州文化、徽商儒風的感恩之情。
無論是300年前的揚州八怪,還是今天的揚州八怪文化傳承人們,尤其是揚州的書畫藝術家們,都得感恩徽州文化和徽商儒風。揚州歷史文化里有兩座至今無人能企及的藝術巔峰,即揚州八怪和揚州畫派,都與徽商關系極大,某種意義上這兩座高峰就是徽商幫助打造的。清代的徽商,在明清時期國家重商政策的驅動下,日益崛起。而此時的揚州,也由于無比優越的區位優勢,成為鹽漕轉運中心和商業繁華之城。于是,徽商與揚州便結下不解之緣。亦賈亦儒的徽商到了揚州后,以民族傳統文化為共同基因,將徽州文化與揚州文化的因子結合一道,再加上商業的‘酵母’作用,終于推動了揚州文化的極大繁榮,也促成了揚州八怪、揚州畫派的產生,還促成了揚州戲曲、曲藝、飲食、沐浴、園林和建筑的興盛。最為典型的是揚州八怪這個藝術群體、藝術高峰,就是那個特定時期徽商與文化人以商促文、以文提商、文商合力、互為作用的結果。那時候,先富起來的徽商,多好讀書、好蓄古、好書畫,常與書畫家切磋交流并供養。揚州八怪的代表性人物鄭板橋,很早就得到了徽商馬曰琯生活上的接濟,讓他渡過了生活上最拮據的時光。我曾在揚州馬氏的小玲瓏館內,看到過鄭板橋所寫的一副楹聯:‘咬定幾句有用書,可忘飲食;養成數桿新生竹,直似兒孫。’可見馬鄭的關系不一般。揚州八怪之一的歙縣人汪士慎出身于貧寒人家,初到揚州時無法立足,也是虧了馬氏兄弟的扶助,后來才得以聲名遠揚。當年,馬氏兄弟在扶持藝術上不吝錢財、樂此不疲、長期不懈,還帶動了更多的好于此道的徽商,使揚州八怪的大量作品得到收藏,或藏寶于民,或走向市場。據不完全統計,現存世的揚州八怪作品有8000多件。這些藝術瑰寶,每一件都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能代代相傳的無價之寶!從這個意義上講,歷史上的揚州八怪要感謝徽商,今天的人們更要感謝徽商。
當然,我們感恩徽商,并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從經濟上以商養士、以商促文。我們更要感恩的是徽商的崇文重教、亦賈亦儒、樂善好施的精神。在當年的徽商中,就有不少是棄儒從賈的,經商后仍亦儒亦賈的。還有些儒商,雖在商界中,卻‘仍尤潛心于學問無虛日,琴棋書畫不離左右,尤熟于史鑒,凡言古今治亂得失,能歷歷如指諸掌'。更可貴的是一些徽商不僅在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和翰墨知識,而且還將民族傳統文化引以為立身行事、為賈經商的準則。他們還特別重視家風門風建設,以廉勤治家,以詩書傳家?;丈痰倪@些精神、品行、風尚,至今都值得為商為文者學習。在今天,這些精神文化遺產仍有重要的借鑒意義。這就是一定意義上的中國精神、民族靈魂、價值體系、文藝方向、企業文化,也是企業的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文藝發展當隨時代,文藝要為社會與人民服務。習總書記在今年的‘七•一’講話中號召大家: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這也是對我們書畫藝術家們的勉勵與鞭策。最近,習總書記又在中國文聯、中國作協代表大會上,要求文藝家們胸中有大義、心里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出乾坤。我以為這四句話就是我們文藝工作者共同的初心、追求、責任與擔當。聯系揚州八怪文化研究工作的實際,我們就是要在承上啟下、傳承傳世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上,真真切切地傾注心血,實實在在地付諸行動。當年的揚州八怪,師造化、抒個性、用我法、重神似、端人品、博修養,富于創新精神,重視生活感受,強烈抒發性靈,真誠關愛民生。 時至今日都讓我們不得不感佩:他們的精神是何等的可貴可敬!今天的我們,應該繼承弘揚揚州八怪文化精神,以‘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情懷,靜得下內心,耐得住性子,守得住平凡,經得住考驗,真心實意地書寫時代、書寫生活、書寫人民,創作出更多更好的能夠傳世的作品,做到上不愧于前賢,今不愧于時代,下不愧于子孫。惟有如此,我們的藝術人生才有意義才有價值!(作者為中國揚州八怪文化研究論壇組委會主席)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