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翰海2016秋季拍賣會
預展:11月29日—12月1日
拍賣:12月2—4日
預展地點:北京諾金酒店二層宴會廳
北京諾金中心寫字樓三十層
拍賣地點:北京諾金酒店二層宴會廳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將臺路甲2號
西路十年-金銅佛像
預展地點:北京諾金酒店 二層宴會廳(C、D)
拍賣時間:12月3日 下午7:00始
拍賣地點:北京諾金酒店 二層宴會廳(A)
西路十年 金銅佛像
跨越數千年傳達信仰力量
十年是一段風雨兼程的里程碑,十年也是一段精彩篇章的最強音。“十”意味著完滿、齊全。從“永樂氣象”的緣起,到“西路十年”的堅持,十年間,翰海的佛像拍賣以傳遞普世大眾對古文物的恭敬,為初心,以集成最精美的造像藝術品呈現佛教美學,為本,以引導審美收藏、發掘市場潛力,闡釋價值、提升價值,為已任,通過30個主題鮮明、學術突出的專場、2200余件風格多元的宗教藝術品,12.3億的成交佳績,在市場與文化的雙重領域取得“一路西行”的真經,雖寒暑十年,櫛風沐雨,仍有十全十美、不負所期的心得。
2016翰海秋拍,佛像十年慶典之作“西路十年·金銅佛像”專場推出拍品70余件,可謂集成經典、精彩紛呈,諸多作品收錄于知名出版并參與首都博物館“佛韻-造像藝術集萃”展。重要作品包括“明永樂 內地宮廷 毗盧巴”、“17-18世紀 銅鎏金綠度母”、“18世紀 銅鎏金紅財神”等。拍品所跨越的年代、地域、風格悠遠而廣大,代表性地展示出造像藝術的發展史,傳達著跨越數千年的信仰力量。
精品點評
松贊干布唐卡

松贊干布唐卡
西藏
清代
長70厘米寬47厘米
棉布礦物顏料

贊干布(617-650年),吐蕃王朝的立國之君,在位期間,平定內亂,確立吐蕃的各項制度,并且從唐朝和天竺引入佛教,至今備受藏族尊崇。
松贊干布位于唐卡中央偏左,以游戲坐姿側坐于寶座之上,表情和姿態自然生動,散發出仁慈寬厚的隨和感和親切感。左手置膝頭,舉摩尼寶,右手于胸前牽一莖蓮花,盛開于肩頭。頭戴寶冠,身著華服,色彩鮮艷多樣。藏王背后所現白色寺廟是大昭寺,建于松贊干布時期,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筑,并且開創了藏式平川式寺廟之先。畫面右上角繪一尊十一面觀音,左上角為一名格魯派上師。座下左右各立兩名供養人,正中供奉一尊寂靜相的吉祥長壽母。青山綠水式的背景反映出一種和諧的自然生態,帶有勉塘派的風格。背面所印文字意為“右手第二幅”,說明這幅唐卡可能是一組畫中的一幅。整幅唐卡色彩鮮明,對比度強,保存完好,為收藏佳品。

空行母唐卡
西藏
18世紀
長46厘米寬30厘米
棉布礦物顏料

以黑色為基底,用純金色勾勒,點綴少量色彩或象征性的暈染出人物和景物的主要結構及明暗,意趣神秘而深沉,這就是藏傳佛教藝術中與彩繪唐卡一脈相承,而又自成一體的繪畫形式——黑唐卡,藏語稱“那唐”。
這幅黑唐卡所繪主題是空行母。空行母,意為在空中行走之人,是傳自印度的一類女性神祇,她有大力,可于空中飛行,故名。在藏傳佛教的密宗中,空行母是代表智慧與慈悲的女神。此空行母身色暗紅,情狀忿怒可怖。頭戴骷髏冠,三目圓睜,粗眉深蹙,面部肌肉暴突,頸掛人頭鬘。雙手高舉,披外道妖魔之皮于背后,右手握其手,并擎法杖,頂串小人,左手執其腿,鮮血淋漓,怖畏之態,不可名狀。胸前圍薄透飾金輕紗,殊為罕見,腰墜虎皮,瓔珞,項鏈、臂釧、手鐲、足釧俱足。腳下繪四神獸,影影綽綽,忽隱忽現,皆作哮叫齜牙狀。主尊周邊布滿紅黃色火焰,是為背景。整幅畫作繪制極為細膩,線條絲縷分明,又蔟密有致。各種色彩整體偏深,既與黑色相匹配,顯得內斂深厚,又與主尊之怖態形成對比,更顯其力量之雄渾壯偉。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