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 燕 紫 江蘇鎮江人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藝術、文學雙碩士 現就職于中央美術學院

章燕紫曾在上海美術館、今日美術館、那不勒斯當代美術館、香港醫學博物館舉辦個展,作品被多家藝術機構和藏家收藏。2007年獲黎昌杯第五屆中國畫展金獎,2008年章燕紫在法國巴黎舉辦個人畫展,反響熱烈。藝評家皮道堅亦認為章燕紫是近年活躍在中國水墨花壇的一位十分優秀的藝術家,特別把中國傳統文脈和生活融入作品,一切表現得自然而然,恰如其分。
專業評價她立足于我們立足于我們的文化土壤,延續我們的傳統文脈,包括中國人的哲學思想,對人和自然關系的思考,表達中國人在生活中的種種感受和體驗——藝評家 皮道堅很少遇見并能與章燕紫這樣有著審美敏感度和個人魅力的藝術家合作,而當這樣的事發生了就如同 ‘一人一世界’般的感覺,正如威廉姆•布萊克在《天真的預言》中的前四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雙手握無限,剎那是永恒’,從一顆細沙中窺探世界,讓我想起章燕紫在作品《炁》中一句如詩般的句子,‘一顆沙,一個人,就是一個世界。——意大利批評家 Domenico Esposito章燕紫的作品既有深厚的傳統根底,又有獨特的創新。她下筆果敢,線條不拘單一,濃淡粗細變化多端,以空靈松動的跳線跳墨和似斷非斷的線條來把握筆墨節奏是她作品的一大特點,構成了她不同于一般畫家的靈動清新的獨特美感,相比都市水墨以在改造筆墨以謀求對當下介入的有效性,章燕紫的這些作品完全沒有‘當代水墨’的‘必須描繪當代’的觀念壓力。她的策略是巧妙的轉身,將工作的重心從描繪‘身外之物’轉向描述‘身內之物’。而這或許開啟了一個水墨面對當代社會時,不得不面對的,卻又比語言改造更為迫切的新課題。——批評家 皮力章燕紫是一位獨創的畫家,也是一位心理治療的“女巫”。她的畫在藝術和治療之間達成了一種危險的平衡。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她尋找人類自救的生命源泉。 ——北島章燕紫用水墨的方式表達自己對當代人心靈苦痛的形而上關懷,其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帶有諸多佛教因素,比如佛像、佛的手印等。這就使得章燕紫的作品在藝術理念上超越了經驗或者體驗的維度,進入了一個超驗的精神性領域,這是章燕紫的作品不同于80年代以來新文人畫的地方;她的作品在宗教領域內的延伸也使得自己的作品與60年代以來以劉國松為代表的現代抽象水墨拉開了距離。章燕紫的水墨作品超越了她2010年展覽中對文人趣味的追求,將精神性置入其中,這既是藝術家藝術創作能力的提升,也體現了她對生命和生存更為深徹的體悟。——藝述中國 劉全
作品《恢恢》中,黑白灰三色調直指至純至簡的造型規律,所謂“大象無形”,這也是萬物造型關系的本源。

章燕紫 作品:《恢恢》 The Inescapable創作年代:2016年
作品材質:紗布、中藥材等作品尺寸:100cm*100cm
藝術家精心挑選數百種中藥材研磨搗碎,包裹在染成黑白灰顏色的過漿醫用紗布之中,形成散發著藥草味道的“筆觸”,平鋪在事先設色的木板之上,形成類似冷抽象的“畫面”結構,去除有敘事情節,突出畫面的整體色塊和創作背后的內心情緒以及藝術家對于中國繪畫特性的冷靜觀察。

章燕紫 作品:《恢恢》 The Inescapable 細節
對于章燕紫的展覽《解藥》,意大利批評家 Domenico Esposito是這樣評述:“為使自己不受傳統與創新這個所謂謬誤對立的影響,也避免形成欺騙或者毫無意義的虛揉造作,章燕紫以細膩的風格和強烈生存張力的筆觸,設法實現了可貴的藝術“滋潤”,跨越了我們全球藝術觀者的單一‘期待界限’。”

ZQD take 27-1

HNA take 12-1
以下為采訪正文(章燕紫=章)
您之前對南京國際美術展有所了解嗎?被提名后是否有新的認識呢?章:不是特別了解,聽說過。這次對“蕭條與供給”這個名字印象深刻。
本屆美展的主題“HISTORICODE:蕭條與供給”,既涵蓋歷史意義,又要考慮現實問題,還引入了經濟學術語,最后卻以藝術來呈現,您是如何理解這一主題的?章:我想到了中國的計劃經濟時代,糧票、布票、肉票,什么都要票的年代,到處都要排隊的年代,蕭瑟的年代。
您這次參展的作品是?其作品的形式是?能大致的介紹一下創作思路嗎?章:《空芯》用傳統水墨的形式,在宣紙上繪制。是膠囊作品的延續。試圖在排列、重復中感受浩瀚。
您了解我們這次美展的策展團隊嗎?這次的團隊非常的國際化,由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資深策展人共同組成,您對這樣的構成以及展覽的最后呈現有什么期待嗎?章:得知本次美展有中國很有名的策展人、藝術批評家呂澎,也有曾擔任威尼斯雙年展評委的策展人萊蒂奇婭•拉加利亞。這種國內外、中西方多元文化的交流與碰撞,相信會使得展覽更加的精彩、開放。
您認為對于一個好的展覽來說,其最重要的衡量標準是什么?章:好的展覽能夠讓人審視當下,思考未來。
南京國際美術展自創始之初起,秉承兩大功能和責任,一是面向大眾的美育,二是以顛覆傳統美術展的模式來公開選拔藝術家,作為藝術家,您對南京國際美展的這兩大功能和責任是怎么看的?章:我不僅是一名藝術家,也是一名教師,從蔡元培提倡的“以美育代宗教”起,對大眾美育的認知普及越來越受重視。中國許多民眾目前對于藝術還停留于“畫得像不像”這個階段,而南京國際美術展將“大眾美育”作為自身責任,這是非常有意義的;另一方面,美術展用更開放的當時來選拔藝術家,能夠真正把有才華、有能力的藝術家和更豐富的藝術類型呈現出來,是個很好的舉措。
南京國際美術展是民營藝術機構創辦的國際性美術展,您對民營藝術機構來運作這樣一個大型的國際性美術展覽有什么期待嗎?章:中國民營藝術機構近幾年發展迅速,這能夠為中國的藝術圈帶來不同的生機,使得藝術形式與面貌更加多樣。End
展覽經歷-2004年《聲聲慢》參加第十屆全國美展;
《紅玫瑰和白玫瑰》獲第十屆全國美展銅獎;
-2005年《風 雅 頌》參加第二屆北京國際雙年展;
-2008年 在法國舉辦個人畫展;
-2010年 舉辦《踏莎行》個展(上海美術館);
-2013年 《炁》參加《大運河-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舉辦《止痛帖》個展(今日美術館);《止痛貼》獲魯迅文化獎最佳藝術作品獎-2014年《THE REMEDY》個展在那不勒斯PAN當代博物館舉辦;-2015年 《止痛帖》個展 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亞洲視野單元 (Insights) 方由美術主辦;《解藥》個展在廣州5art藝術空間舉辦;《星河》參加 《世•象—中意藝術家聯展》(意大利卡普里島圣•吉亞科莫藝術中心)-2016年 《本》個展將在香港醫學博物館舉辦

第三屆南京國際美術展主題:“HISTORICODE:蕭條與供給”
出品人:嚴陸根
總策展人:呂澎
聯合策展人:Letizia Ragaglia
展期:2016.11.12-2017.2.12
展館:百家湖美術館
地址:南京市江寧區 利源中路33號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