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正中蹲坐一只巨型猛虎,前肢立起,虎身側臥,虎視眈眈,以狀若虬龍的環繞松枝作為背景,山君形象威風凜凜。畫面右上角署“虎踞龍蟠”四字,落款“大中華民國二十八年雙十節,贈芝城安良工商會,虎癡張善子”。
1939年10月10日,畫家張善孖在美國芝加哥,用四平米的巨幅布面,繪制一幅《虎踞龍蟠》。時隔七十七年,這幅抗戰勵作“虎王”,將亮相12月16日舉槌的2016西泠秋拍。

2016西泠秋拍 張善孖 虎踞龍蟠
虎王:市場中最大尺幅張善孖單虎畫作
《虎踞龍蟠》在近現代美術史,特別是抗戰美術史上,獨具時代意義。
1939年,張善孖為抗戰赴美募捐。在美國芝加哥華人社團安良工商會,他現場潑墨畫就這幅《虎據龍蟠》。畫高2.17米,寬1.985米,是張善孖所畫的最大尺寸的單虎作品,也是目前市場中所能見到的張善孖尺幅最大的布面畫作。
作品出版、刊載于《我的父親張大千》、《一門虎癡:張善孖、胡爽盦、安云霽》、《張善孖的世界》、政協四川《內江文史》。
畫面中,巨型猛虎目光凜然、不怒自威,前肢立起,血脈賁張。這只雄大王風的猛虎在張善孖心中,所代表著的是整個中華民族,并且是在興亡中崛起的中華民族。“中華民族正如猛虎一般站起來”,正是張善孖在國門之外向整個世界所發出的最強音。
安良工商會:美國華人社會最大社團
據悉,《虎踞龍蟠》的委托人直接得自安良工商會。安良工商會創建于1893年,是美國歷史最悠久、成員最多、規模最大的華人團體,抗戰時期一直在海外為中華民族搖旗吶喊,爭取國際上的聲援,后持續受到兩岸領導人及國際社會肯定與支持。
當時,張善孖赴美作抗戰宣傳之際,芝加哥安良工商會即積極響應號召,出資國幣一萬元購藏《虎據龍蟠》,以支援祖國抗戰并作賑濟災民之用。而所得款項被張善孖以太太楊浣青的名義,悉數捐贈內政部賑濟委員會,轟動環宇。這筆巨款,無疑是助力國內抗戰的一劑強心針。而這只猛虎后來也在工商會大樓落成后一直被懸掛于大堂中央,向世界人民揚我華夏之威。

1939年10月,張善孖所作《虎踞龍蟠圖》由美國芝加哥安良公會出資國幣一萬元購藏并合影留念(左三為張善孖)
張善孖與工商會成員們在畫作前合影留念,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被定格在黑白相片上留存至今,刊載于所有張善孖傳記、年譜及重要民國繪畫史。
相片中畫面左方貼條上有“安良工商會 國幣一萬元”的字樣,而右方落款邊則留有張善孖手書“浣妹、善子”的紙條,其中浣妹指的正是張善孖的夫人楊浣青,表達夫妻倆共同以此畫答贈工商會為祖國所作的善舉。

張善孖先生在海外募捐、畫虎潤資(部分)一覽表(載《大俠魂周刊》,第9卷,第19期至22期合刊,1940年11月30日)
抗戰畫家領袖:畫筆詮釋“中華魂”
1938年6月6日,張善孖協同蔡元培、馮玉祥、張道藩、郭沫若等人共同發起成立中華全國美術界抗敵協會,并擔任協會主席暨首席常務理事。并在周恩來、林森等人的支持下,以國民政府賑濟委員會委員的名義出國宣傳,因而有了上述這番歐美之行。
在巴黎,法國總統勒伯倫親自為張善孖授予榮譽勛章,稱贊他為“近代東方之杰出代表”。在美國,羅斯福總統夫人多次邀請他赴白宮做客,并親自陪同他赴有關社團和大學演講,張善孖成為了第一個踏入美國白宮的中國畫家,也是首位受邀在白宮展示中國畫作的畫家。在佛丹大學,張善孖被授予榮譽法學博士的殊榮,而在此之前,這一殊榮僅為羅馬教皇獲得。
張善孖以母語演講和展覽抗戰畫進行宣傳,以自身的魅力和藝術的感染力贏得了世界的尊重與認可,最終募得賑款約20余萬美元,這筆巨款悉數被匯回重慶以作抗敵賑災之用。
民國時期,能以畫家乃至藝術家的身份得到國家最高榮譽的,張善孖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1940年10月20日,張善孖因積勞成疾溘然長逝于重慶,享年59歲。同年11月2日,國民政府頒發“褒揚張善孖令”,以最高規格明令褒獎的方式來紀念張善孖為國家、為抗戰所做出的杰出貢獻。
“我將以我之畫筆,寫我忠憤,鼓蕩志士,為海內藝苑同人導其先聲。”1937年,張善孖在致宗弟張目寒的信中這樣寫道。他也踐行了自己的誓言,乃至為其付出生命。
西泠印社二〇一六秋季拍賣會
上海巡展:11月29日 至30日(周二、周三)
巡展地點:上海靜安希爾頓酒店 二樓 宴會廳(上海市靜安區華山路250號)
預展時間:12月14日 至 15日(周三、周四)
拍賣時間:12月16日 至 19日(周五 至 周一)
預展、拍賣地點:杭州•浙江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廳 / 浙江世貿君瀾大飯店(杭州市曙光路122號)
www.xlysauc.com 媒體聯絡:0571-87807077 wx@xlysauc.com
西泠網拍同步征集中,征集郵箱:zj@yesauc.com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