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經深了,位于江寧愛丁堡酒店二樓的辦公區依舊燈火通明,辦公室內來回穿梭的腳步聲伴隨著鏗鏘有力的鍵盤敲擊聲,讓人覺得工作的氛圍稍顯緊張……距離第三屆南京國際美術展開幕倒計時還有20天的時間,策展團隊和百家湖國際文化投資集團的執行團隊正全力以赴,進行最后的準備工作。那么,今年的美展將以怎樣的面貌呈現?它會給大家帶來哪些驚喜?和往屆相比,又有哪些亮點呢?請聽百家湖國際文化投資集團總裁、第三屆南京國際美術展組委會副主席和秘書長黃炳良先生一一道來。

百家湖國際文化投資集團總裁、第三屆南京國際美術展組委會副主席和秘書長黃炳良先生
(以下是采訪正文)
黃=黃炳良
1、 我們先從展覽本身來聊一聊哈,首先為什么把展期由10天延伸到了100天?
黃:我們大家都知道第一屆和第二屆美展,它的規模、展出數量是極其大的,而我們為籌備這個展覽付出的成本代價也是極其高的。同時,從我們第一屆、第二屆展覽的展陳效果和影響力來說,也是非常大的。但是,之前我們百家湖文投集團自身的美術館還不具備能滿足我們承辦這樣大規模國際展覽的硬件條件。所以我們前兩屆,都是通過租用南京市大型的博覽會展館去做展館的展陳。這樣的方式,會形成兩個短板,使我們展覽的最終展覽效果沒有得到最充分的價值發揮。一個是,因為這些博覽會的展館,它是有排期的,即便我們想多租用一段時間,但是它的排期在時間上也不允許我們一個展覽有很長時間的展陳。第二是,從展覽成本來講的話,它產生的租金成本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前兩屆,我們是在無奈的情況下采用了7天和10天這樣的展期模式。實際上按照國際慣例來說,像這樣一個大型規模的展覽,展期都應該在至少2~3個月,才能更多的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時間、空間的觀展需求。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100天的展期轉變,是符合我們對展覽投入、展覽規模,以及國際慣例要求的。

第二屆南京國際美術展開展現場
2、 前兩屆美展都是在市區租借的場地,為什么第三屆想要專門建造一個美術館?這無疑增加了很多成本。
黃:實際上第一屆、第二屆美展,我們花的成本也不低,原因是在于我們在一個非常大型空曠的公共展廳內,為了專業的呈現,還是按照專業的展館要求去做搭建的。從布展到撤展,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它的投入成本也很大,因為它實際上建完就拆了,所以一方面成本很高,第二個也造成了很多的浪費。這次是在我們自己的商業空間里面去做美術館的改造,那么我想就是一次性投入,我們是完全按照美術館的要求去做室內以及室外外立面的設計和改造,這個成本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會有2000萬元這樣一個規模的改造費用。但是盡管這樣的投入,我們覺得還是值得的,因為未來這個美術館將會成為我們南京國際美術展永久性的展館。

第三屆南京國際美術展展館 百家湖美術館
3、 把展覽從人流比較密集的主城區移到江寧區會不會使得展覽的效果打折?
黃:其實我們也不能講是主城區的人流會比較密集。實際上來說,第一屆南京國際美展在我們南京的河西地區舉覽,第二屆在南京的新莊,這兩個地理位置實際上也不是主城區,而是屬于城區相對邊緣的一個地帶。我覺得作為一個專業的藝術展覽,它的觀眾,某種意義上,是需要有一定專業要求的,那些對展覽感興趣的觀眾,其實不會在意你是在商業中心、密集的市區還是是在相對偏遠的場所舉辦展覽,因為這些都不會影響展覽本身的展陳效果。第二,從我們的角度來說,江寧現在已經成為南京城區的一個副中心,你可以看到我們百家湖美術館周邊已經有60萬人口的居住量,它的基礎配套是非常好的,從市區到這里還是非常方便的,因為我們這個展館就在地鐵口的附近,有3個地鐵口可以通達到我們這個位置。
4、 第一屆美展是由單個人來策展,第二屆雖然聯合策展但也只有四個人,第三屆加上整個學術團隊已經11個人,這是出于怎樣的一種考量?
黃:這不是一種考量,而是我們通過三屆美展,不斷地根據國際化慣例以及自身的總結和提升,使這個展覽按照更國際化、更學術化、更專業化的要求,把展覽的學術主題、定位以及展陳交給具有豐富經驗的總策展人以及他的團隊去完成,以達到我們對展覽的期望。第一屆美展,我們是剛剛轉型,當初其實也不是由單個人來策展,也由一個有一定數量的策展團隊,大概也有7、8個人,只是它還沒有按照我們現在這樣一個策展機制在做。第二屆美展,我們啟動了總策展人制,使用4位聯合策展人。而本次第三屆美展我們是用聯合策展人+策展人評委這樣一種方式,既是一種對國際慣例的遵守,也有我們自己創新的思路在里面。目的就是使我們這個展覽能夠以更專業、更有學術性的方式呈現出來。

5、 從第三屆美展的新聞發布會開始,大家就一直對這個主題很感興趣,很學術,很專業,對于百家湖集團來講,為什么要斥巨資舉辦這么一個非常具有學術性的展覽?它之于集團來講意義何在?
黃:從我們一開始定位的時候,南京國際美術展就是一個非商業性的、非營利性的、學術化的定位主題。所以,如何使我們的美展在學術上具有更國際化的高度,才是我們的追求。因此,學術是我們堅定不移考量展覽的非常重要的指標。那么,對于我們百家湖文投集團來說,它不僅是我們一開始的設計和定位,也是按照我們藝術行業來講,做學術展覽是我們每一個美術展覽機構,必須孜孜不倦去追求的一個要求。
6、 美展這幾屆辦下來我們似乎一直在尋求一個方向,專業化和國際化,您覺得有沒有實現?如果有,是怎么實現的?
黃:以我自己的角度來看,第一屆和第二屆美展,我們始終處于一種不斷進步,不斷向我們目標高度邁進的過程。在外界或者藝術圈看來,他們也從對我們第一屆美展充滿爭議的,充滿非議的,充滿質疑的,到第二屆美展逐漸認可。那么到本次的第三屆我們展陳出來,我相信,在專業藝術圈里,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國外藝術圈,這次第三屆國際美術展的呈現會給他們帶來我們認為的驚喜以及他們所值得的期待。
我們想要實現上述的目標,首先是尊重用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我們選了一個非常好的策展人團隊,這是保證在學術方向和專業方向上最重要的一個基礎。我們第三屆美展總策展人呂澎先生以及他的團隊,有著豐富的策展經驗、知識背景,以及他們對這種大型國際展覽會有非常嚴格的要求。這些會使我們當初的期望,或者外界關注的問題,得到一個比較滿意的答案。
7、 您覺得這一屆美展有哪些亮點?
黃:第一個亮點,我們這次美展的學術主題叫“蕭條與供給”,從我們得到的信息反饋來講的話,無論是參展藝術家還是我們業內的專業人士對這個主題都非常感興趣,這是在當下全球一種非常好的能夠用藝術方式提出問題和試圖給出可能性答案的方式。
第二,從目前參與到我們這次展覽的藝術家來說,本屆美展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我們這次展覽有來自全球52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參與,國內外非常著名的藝術家、以及新銳藝術家都會介入和參與這個展覽,他們對本次美展的學術主題都非常認可,也都具有我們第三屆美展專業的國際化追求。例如中國的曾梵志、張曉剛 王廣義、岳敏君等這些非常著名的藝術家都會來。我個人覺得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亮點。
第三,我們這次用自己的美術館去做展覽的呈現,使得這樣一個大規模和國際化高度的展覽,能夠滿足更多的觀眾有更充分的時間去觀展。除此之外,這次展覽我們百家湖文投集團董事長嚴陸根博士還會給大家帶來一個驚喜,他會拿出自己收藏的非常著名的國際藝術大師作品來展陳。我們大家都知道,第一屆、第二屆美展都有“向大師致敬”這樣一個配套展覽。所以此次“向大師致敬3”會用另外一種方式讓我們觀眾翹首以盼。
還有一個亮點就是本屆美展除了主題展、征集展,同是我們還有同期在距百家湖美術館不到1公里地方的愛丁堡藝術酒店舉辦的主題為“視覺與消費”的平行展,它可以使來到我們美術館去參觀的觀眾有更多的機會接受到多元化的藝術熏陶。
8、 這一屆美展想要呈現怎樣的效果?您覺得會達到預期么?
黃:首先是總策展人會提出一個非常明確的主題,用非常契合展覽主題的藝術作品去專業化的呈現,我覺得這種效果只有在大家能實際看到展陳的時候才會產生感覺,而這種感覺才是大家所期待的,不是我能描繪出來的一種狀態。那么我個人認為,本屆美展應該是中國2016年以來最具規模,最具影響力,最具學術高度的這樣一個大型國際化的展覽。
對于這個預期的達成,我們還是比較自信的。自信的前提和基礎還是之前講的學術主題、參展藝術家以及擁有一個非常棒的策展團隊和一個強有力的執行團隊。當然在這過程中,我們確實會面臨很多的困境和挑戰,比如說時間的問題,展館在改造過程中首次對外展覽,有可能在一些細節上沒能很好的考慮到。那么,就會讓我們面臨一些挑戰,甚至可能會出現一些瑕疵。但我覺得這些都不會影響到我們這次展覽的整體學術水準和影響力。
9、 南京國際美術展會一直舉辦下去么?對于它的未來規劃是怎樣的?
黃:我們從舉辦南京國際美術展的時候,就已經明確提出我們用三年單年展的實踐去探索南京國際美術展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在全球有它一定話語權的一個雙年展機制,我們也是圍繞這個目標去進行的。應該說到第三屆美展為止,這樣一個目標已基本達成。我們現在也確確實實按照第四屆美展成為雙年展這樣一個規劃去做設計和考量的。而且在本屆美展開幕之際,我們也會向全球公布我們第四屆美展,也是我們首屆雙年展在全球范圍內選聘總策展人的信息。我們希望全球范圍內有策展經驗和經歷,以及有他非常獨特的想法,具有在中國舉辦雙聯展這樣一種追求的全球著名策展人,能與我們一起,共同推進把南京國際美術展或者南京雙年展推向世界高度的這樣一種可能性。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