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逢北京東正成立五周年慶典,此次2016年秋拍將繼續推出:“如逸”——中國書畫精品專場。本次專場涵蓋古代及近現代名家精品二十余件,其中包括袁江、高其佩、汪承霈、屠倬、何紹基、吳昌碩、齊白石、吳湖帆、潘靜淑夫婦、潘天壽、張大千、徐悲鴻等名品佳作,為古今兩代名家不同時期的代表作。
古代板塊將推出清乾隆御制職貢圖卷四《思恩府屬?婦、思恩府屬?人》一開,與今年6月法國圖盧茲Marc Labarbe拍賣行所拍《職貢圖》同為卷四作品,尺寸、宮廷御制裝裱均一致,并著錄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武英殿刻本富察•傅恒主編的《皇清職貢圖》卷四及四庫全書等。宮廷畫家袁江《視膳圖》為止于至善齋袁守謙舊藏,作于1723年,絹本巨幅,亭臺樓宇刻畫精細,為袁氏一貫擅長之法。汪承霈《四友圖卷》為定遠齋張學良舊物,此幅集松、竹、梅、水仙于一卷合繪,暗合“四友”之意。別致雅麗,獨具一心。汪氏佳作存世校少,此幅為難得之精品。書法方面何紹基《草書四屏》為其代表名作,有《中國明清書道展圖錄》等4次權威出版,兩次展覽記錄,并有長尾甲長跋題盒。另屠倬《為陳鴻壽仿白陽山人意》為屠氏難得之白描佳作。

清乾隆 欽定職貢圖卷四《思恩府屬?婦、思恩府屬?人》 絹本鏡心 32×30cm×2 約1.7平尺
著錄:
1、富察•傅恒主編《皇清職貢圖》卷四,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武英殿刻本。
2、《皇清職貢圖》P427-429,遼沈書社,1991年10月第一版。

袁江(1662-1735)視膳圖 紙本立軸 1723年作 187X100 cm 約16.8平尺
近現代板塊吳湖帆、潘靜淑夫婦合作《摹雪居果實冊》、《桃花流水圖》為梅景書屋原裝原裱,畫風清雅秀麗,討人歡喜。吳湖帆《紅荷》作于1963年,一改之前工整沒骨荷花畫法,以潑墨法畫荷葉,淡色寫荷葉莖,增疏淡清冷之韻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幅為市場僅見吳湖帆以洋紅勾線、不施粉著色的寫意荷花,極為難得。徐悲鴻《立馬圖》出版于《榮寶齋》特刊,作于徐氏藝術創作的鼎盛時期的1943年,此時的悲鴻馬已入大化之境,筆到神隨,立馬風俊神清,氣宇軒昂。吳昌碩《篆書“金石同壽”》1974年出版于吳昌碩三子吳東邁所著《吳昌碩人と藝術》,吳昌碩晚年將各種書體熔于一爐,同時匯入篆刻的“金石氣”,形成拙美的金石書法。其恣肆老辣的筆墨達到“通會之際,人書俱老”的境地,《金石同壽》就是體現這一境界的典范之作。而且用金石筆意寫“金石”,以此祝“金石”之壽,三重含義疊加,意味更顯深長。作為金石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寫此“金石同壽”四字,寓意非凡。

吳湖帆(1894-1968)荷花 紙本立軸 1964年作 76.5×44 cm 約3平尺

徐悲鴻(1895-1953) 平川立馬圖 紙本立軸 1943年作 89×54.5cm 約4.4平尺
出版:《榮寶齋•二〇一〇特•第九回中國畫清賞雅集》P39,榮寶齋,2010年10月。

吳昌碩(1844-1927) 篆書“金石同壽” 紙本鏡心 1922年作 38×142cm 約4.9平尺
出版:吳東邁著《吳昌碩人と藝術》P30,日本二玄社,1974年7月20日初版。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