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畫冊之一(指畫) 清 高其佩
錢松喦
我看到過的指畫有兩種畫法:所謂文人的畫法,多用指甲,當時文人喜蓄長指甲,作畫即用指甲一揮。曾見高其佩一幅白描人物和一幅芙蓉花,全用指甲勾勒而成,用今天的詞匯來講,以指甲所畫的效能,可能叫做“點”“線”;而 測字先生用指頭面涂成的畫,這種畫法不妨叫做“面”。
我少年時偶仿指畫,淺嘗即止,游戲而已。新中國成立后專心 致志地學習我國民族繪畫的優秀傳統,深入生活,做多方面的努力,想在新時代中,闖出一條新面貌的國畫路子。許多年來,為此而努力探索,對于少年時期偶爾游戲的指畫,早已拋在腦后。我今又思念髫齡兒戲事,試以指當筆,恰易著力,由于指受心的直接指揮,真是“心手相應”,使我快慰,也表現了藝術生命力的頑強性。
這里就我實踐中的一孔之見,談談指畫的畫法。
指畫用紙或絹,可加 膏礬及云母,即成熟紙、熟絹。這類紙和絹的特性在于不透水。指畫遠遠硬于毛筆,生紙著水后指甲一戳即破,鋒芒犀利的線條難于表現,而且指畫中積墨積水的滲 化,饒有水墨淋漓的韻味,這是生紙所難辦到的。當然有的指畫家喜用生宣紙,巧研技法,也是另有一番風韻。
用毛筆作畫,能飽含水墨量,指頭不易著墨,所以作畫時準備的墨汁要多一些,讓手指上的墨汁淋淋欲滴,畫時又要勤蘸墨水。也有人在指甲縫內嵌一些棉絮,能多保留一些墨汁,此法用不用,可憑個人的習慣。
指上蘸墨既多,膏礬紙絹又不易干,可備一揉皺的廢宣紙或吸墨紙,在水分過多、墨汁過濃處隨手吸干。又需備水盆、抹布,手上和袖口蘸墨,隨時洗凈揩干,以免弄臟畫紙。
作畫一般習慣用右手,順序應自紙的左至右面,可避免弄臟畫面。畫好以后題名款、蓋印章,這已成為中國畫的組成部分。如果長題豎寫,自右至左,衣袖容易擦臟字 跡,因此,單行橫寫或多行直寫,可參酌今天的習慣,自左至右,就不會弄臟,石濤有時也是這樣題長款的,這是已有的前例了。
用指頭寫字或作畫,可備一擱臂襯在肘腕下,這是指坐著畫中小幅的畫,如果站著畫大幅,就無需擱臂了。有人常以左手襯墊在右腕下畫小幅,亦稱便當?;^剔蕊, 草蟲添觸須觸角,山水加點景小人物都用小指甲,不過愈細愈費勁。以指作畫,最好用大拇指抵住作畫的一指,畫較粗的線可二指或三指并用。畫有點、線、面的復 雜變化,一指多指,隨機互用,大面積荷葉,可用掌側掃。指甲、指面、掌側都可根據畫面的需要臨時變化,興酣時甚至兩手同時使用。
鳳仙、雞冠、雁來紅等葉,叫做“單葉”,用指頭面一抹即成;菊、桐、牡丹、蜀葵等葉,叫做“復葉”,用指頭面加幾抹即成;荷葉、秋海棠葉面積特大,用幾個指 頭同下,或用掌側一掃。以上諸種畫葉,待墨稍干,即用指甲勾葉脈。畫大塊沒骨法的石頭、老樹干等,也可如法運用。指甲筆觸瘦硬鋒利,指面筆觸渾厚圓勁,用 正面或側面,也都產生不同的變化,可見僅就一個指頭作畫來說,就具多種效能;至于用手掌作畫,雖難說是指畫,但一手包辦,可更豐富技法,也無不可,或者干脆叫做“徒手法”。
指畫難于做工巧細致的畫,適于作大寫意、半工半寫的人物、山水、花鳥等畫。指畫有著不同于毛 筆畫的藝術特點,具有稚拙、樸實、挺健、大方的風格,與毛筆畫各有千秋。所以作指畫,要發揮指頭的特點,而不能去追求出現毛筆畫那樣的效果。但是,毛筆畫 再作指畫,恰巧熟中返生,這是更具一格。
指畫創作過程中,能不能用毛筆來輔助呢?我認為也可以,但不能作為主要 工具,否則就名不符實了。即使是用筆輔助,也不能用毛筆去掩蓋或代替指畫的特點。例如指畫往往有一種“拙味”,就不必用毛筆去修飾;有時指畫中出現“誤 筆”,如果用毛筆去改正,反而是幫了倒忙。為了突出指畫的“指味”,不用毛筆更為合適。比如我畫延安寶塔山,曾用過兩種方法:一種是用幾個指頭齊下,或掌 側一掃,畫好淡墨和赭的底色,再用掌側拍印,斑斑駁駁,自然成紋,顯出山石的質感;另一種畫法是為了省力、省時間,借毛筆一刷也行,不過山與云的交界處, 還要趁底色未干時,用手指點點抹抹,或手掌擦擦,顯出云氣氤氳,形態自然,無毛筆痕,待底色涂好以后,即用指頭勾、皴、點、染。
指墨畫花卉,以墨為主,如需要在花頭上略施淡彩,可用干凈毛筆蘸色輕輕一刷,不損“指味”。中國畫貴在見筆見墨,純用水墨也可成畫,所謂“水墨為上”,已成 為傳統的特點。略施淡彩目的是在助墨韻,而不能有損于墨韻。水墨畫人物,可在面、手、足部略施淡赭;當熱不著色也能顯示出國畫單純美的特色。
指畫畢竟簡單,創作復雜的色彩畫,頗不方便。如能五指各蘸一色,五指即有五色。我曾嘗試畫《泰岱朝暉》的重彩畫,重色單純中求統一,較能突出稚拙樸素的指畫 特色。古人云:“畫貴有誤筆。”指畫無一筆不誤。我領會“誤”字的涵義:一是指頭感覺本靈敏,畫起來可以得心應手。但作為繪畫工具,究竟不及尖、齊、圓、 健四德具備的毛筆那樣運轉自如從心所欲,會時常出現意外的不聽話的筆觸,或許指表面上的拙態,不過從藝術效果上講拙與巧,是書畫技法所共有的辯證的統一體,即傳統所說“巧拙互用”。如果把“誤”作為“巧”,非但不是缺點,而是優點。傳統上又說“寧拙毋巧”,以“拙”當“巧”,又肯定了“拙”的重要性。指 畫的“誤”,假使能解釋為“拙”,正是可貴處。也正是形成指畫獨特風格的因素之一。我們常說不能有雕琢氣,即使要用指頭來雕琢,也辦不到。作畫也不能有意 求好筆,以指當筆,即使想成好筆也難如愿。畫忌甜俗,指畫恰恰不易甜俗,但又要防止滿紙槍槍棒棒,有傖氣、有戳黑氣、有霸悍氣??傊?,要根據指畫的特點, 辯證的求得一“化”字。
指畫屬于“文人畫”“墨戲”范疇,也叫做“書房派”畫。“古為今用”,進行新的嘗試,實 踐過程中,還無把握來表現今天欣欣向榮、豐富多彩的社會主義現實生活,也不知能不能表達出廣大人民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歡愉心情,而我是應該 為此而努力。從手指上大做文章,憑不是畫具的指頭來發揮出無窮的力量,行不行?不行,加把勁,再看苗頭。路是人走出來的,況且前人已開始走了。一句話,要實事求是。重視指的特點,達到毛筆所達不到的效果。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