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窯,中華傳統制瓷著名工藝之一,中國北宋時期主要代表瓷,五大名窯之一,因產于汝州而得名。汝瓷素有“汝窯為魁”之稱,位居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首,以其工藝精湛,造型秀美,釉面蘊潤,高雅素凈的豐韻而獨具風采,成為我國青瓷發展史上一個劃時代的重要標志。
汝窯瓷器工藝考究,以名貴的瑪瑙入釉,色澤獨特,有“瑪瑙為釉古相傳”的贊譽。汝瓷造型古樸大方,其釉如“雨過天晴云破處”,“千峰碧波翠色來”,土質細潤,坯體如侗體其釉厚而聲如擎,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點,被世人稱為"似玉、非玉、而勝玉"。汝瓷始燒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但由于北宋后期宋金戰亂不息,興盛前后不過20余年,傳世品稀少,所以彌足珍貴。宋、元、明、清以來,宮廷汝瓷用器,內庫所藏,視若珍寶,與商彝周鼎比貴,被稱之為“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可見其珍貴至極。

薰香在我國古代是非常流行的一種活動,特別是在貴族階級和文人墨客的生活當中應用的極其廣泛,它與中醫學、佛學、道學等傳統理論一脈相承,息息相關,博大精深而且空靈玄妙,具有鮮明的東方特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密不可分的部分。由此,各式各樣的香熏爐應運而生。
漢朝以前是青銅器主流時代,因此漢代香薰爐以青銅香薰爐為代表,皇家、貴族使用居多。魏晉南北朝,中國進入到了瓷器時代,這個時期大量瓷質香薰爐令人耳目一新。隋唐時期,熏香活動進一步普及,前代各種材質的香薰爐在唐代都得到了繼承和發展,并有創新,特別是唐代進入到金銀器時代,大量的金銀質香薰爐開始在皇宮貴族中使用,乃至贈送或賜予僧家使用。宋代是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的第一次高峰,也是香薰爐造型結構創新方面的集大成者,此時香薰爐更多的是作為藝術使用,出現大量精心細作,造詣超高的上好珍品。例如此款汝窯蓮花鴛鴦香薰爐。

此器色澤素青,嬌艷明亮,造型端莊典雅,爐身由兩個正反對置碗形構成,飾以精致工秀的蓮花紋,爐蓋上雕有一只嘴巴微張的鴛鴦,香煙由鴛鴦嘴緩緩而出,設計巧妙,美觀精致。“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對月形單望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瓷品以蓮花鴛鴦象征純潔神圣美好的愛情,寓意百年好合,永結同心,獨具匠心。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