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窯,中華傳統制瓷著名工藝之一,是中國北宋時期主要代表瓷。因產于汝州而得名,窯址在今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村,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首,在中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之稱。
汝瓷文化又是宋代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其工藝精湛,造型秀美,釉面蘊潤,高雅素凈的豐韻而獨具風采,在我國青瓷發展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重要標志,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汝瓷創燒于北宋晚期,為宮廷御用瓷器。金滅北宋后,汝瓷也隨之消亡。其開窯時間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燒造時間短暫,傳世亦不多,在南宋時,汝瓷已經非常稀有。
著名國畫大師李苦禪曾說,“天下博物館無汝者,難稱得盡善美也”。目前也只有全球頂級的博物館,如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了二十余件,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大英博物館收藏了十余件,其他博物館很難能藏得到。

汝窯瓷器工藝考究,以瑪瑙入釉。色澤獨特,隨光變幻,妙不可言。其釉色,青如明鏡,絕美脫俗,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妙,仿佛說出來就沾惹了塵世俗氣。與傳說中絕世的柴瓷,同享“雨過天晴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的盛譽。
汝瓷注重釉色的典雅,開片唯美,不講究刻劃裝飾,個別器物僅僅裝飾一道或幾道弦紋。造型大多模仿古代青銅的樣式燒造,古樸而端重,顏色純而不膩,淡而不寡。有詩人曾作詩吟誦“千峰碧波翠色來”,恰如其分。
汝瓷之美,一直深受帝王喜愛,幾代帝王為她所傾倒。宋徽宗曾為他日夜牽掛,乾隆皇帝也曾為她親筆題詩,汝瓷之美之珍貴可見一斑。

汝窯因稀而貴,真品難得一見。迄今為止,歷代墓葬中未見出土一件汝官窯瓷,窯址出土的幾乎都是殘件。歷代收藏家夢寐以求的汝窯瓷器有“縱有家產萬貫,不如汝窯一件”的美談,并在收藏界中廣為流傳。

此款盞托通體施青釉,釉面滋潤柔和,純凈如玉,有明顯酥油感覺,釉稍透亮,呈乳濁或結晶狀。釉面撫之如絹,溫潤古樸,光亮瑩潤,釉如堆脂,素靜典雅、色澤滋潤純正,有紋片晶瑩多變。世人皆知汝窯瓷“天青為貴,粉青為尚,天藍彌足珍貴。”此器之精美,實為世間少有。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