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高粱的人很多,能畫好高粱的人也不少,但是能真正注入生命情感去創作的又有幾個呢?所以我愿意放下許多的物質和金錢的誘惑,避開太多名利和虛偽,用適合自己生活狀態的方式去追求藝術。”說這話的人,是摯愛于畫高粱的藝術家——商遠。

商遠,原名商小平,嵊州石璜人,現為嵊州市馬寅初中學高中部美術老師。1977年5月出生于浙江嵊州;2000年畢業于浙江師范大學美術系;2003年在中國美術學院成教院油畫班進修學習;1998年——2014年多幅油畫作品參加各類美術教師作品展和各級杯賽(至今高粱系列油畫不參加任何展覽),多幅作品入選美術作品雜志和專刊發表。其中作品《月夜》入選浦江全省師生美術作品展;作品《崇仁古鎮》入選首屆全國美術教師作品展;作品《池塘一景》、《田園風光》等入選《中國當代藝術家》;作品《古鎮印象系列》入選浙江省第五屆青年美術作品展;作品《老人像》入選紹興市首屆教師作品展;作品《一秒之間》參加第七屆省體育美展;作品《紹興東浦古鎮》入選“詩意江南、美麗紹興”油畫作品展;作品《古鎮系列之記憶》入選紹興市首屆美術、書法作品展等等。目前,《走在藝術的路上——商遠個人高粱系列油畫作品展》正在計劃中……

心中的那片高粱地
10月19日上午,記者如約來到嵊州市馬寅初中學高中部,見到了該校的美術老師、青年油畫藝術家商遠先生。
叩開商老師辦公室的大門,猶如進入了一個高粱的世界。只見辦公室的地上、墻上、畫架上盡是高粱,有的自成一組,有的兩三幅一組,或濃或淡,密密麻麻的填滿了整個空間。而一邊的電腦音響里,傳出來的正是歌手韓紅為電視劇《紅高粱》配唱的主題曲。
為何商遠對于高粱如此的情有獨鐘?
“那是2011年的夏天,我外出寫生,偶爾間發現了一片高粱地,便隨手畫了一幅高粱。”商遠回憶道,之后的幾個月里,很多畫友、朋友走進他的畫室,唯獨對這幅高粱贊賞有加。
2012年5月,商遠再次路過那個一年前曾經寫生過的地方,他驚奇地發現那里到處是高粱地,于是決定再來畫一畫。“那時我關注高粱是因為那漂亮的紅紅的高粱果實和黃色的枝葉,因為畫起來自我感覺還不錯,于是隔三差五地到高粱地里寫生。”商遠說。
也大概從那個時候起,商遠不僅畫高粱,還開始注意高粱的生長過程,乃至高粱如何豐收,如何釀成芬芳的高粱酒也成了興致所在,商遠對高粱近乎于癡迷。
此后的商遠,不斷地來回于高粱地,他還自己試著種高粱,出報酬讓當地的老農幫他種。“我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觀察和寫生完整的高粱生長、自然老去的過程。”商遠說,“不斷地寫生讓我可以試著了解比高粱本身更深的東西,同時也挖掘我內心想要表達的情感。高粱于我,遠不止一個繪畫對象那么簡單。”有好多次,商遠在高粱地里寫生,一畫就是一整天,特別是夏天,總是頂著室外40度左右的高溫,支起畫架在高粱地里寫生,就是為了心中的那片高粱地。

高粱,這種在南方只是零星種植的物種,遠遠滿足不了商遠。今年夏天,他專程趕到紅高粱的故鄉山東高密,了解純種高粱,和當地人交流。“我發現高密那邊的高粱比我們這的枝干要高,而且因為生長環境的不同,給我的感覺也不一樣。那里的高粱隨處成畫面,很美,以后還要去。”商遠說。
就這樣畫著,畫著,商遠已經畫了3年多高粱,高粱油畫也有360余幅。商遠說,每一幅高粱都傾注了心血,粗看是色調的變化,構圖的變化,但事實上是自己內心心境的改變。“這種感覺很甜、很美,雖然現在還不足以用自己最好的方式表達出自己最心愛的這片高粱,但投入的情感卻早已經超出畫它本身太多、太多。”商遠感慨道,“我只希望人們將來提起畫高粱油畫的時候,記得有個虔誠的畫者叫商遠,這是對我藝術人生的最好嘉賞。”

展露美術天賦
其實,在畫高粱之前,商遠畫的是古鎮系列。
江南的古鎮很多,多得讓人難以取舍,烏鎮、西塘、周莊、同里、西遞、宏村、安昌、諸葛村、盧宅、前童、芙蓉、南潯、廿八都……在商遠看來,古鎮的一瓦一石都可以抒寫成一個故事,一種傳奇。他喜歡那老街,喜歡那用石子鋪成的小路,喜歡那青磚黛瓦中的柱梁及上面那精美的雕飾,還有那小橋流水的詩意,屋檐的倒影。“我就是要提煉出江南古鎮的精華,從我的理解角度喚起更多人的關注和重視,要知道這些東西沒有重來,只有延續,不是簡單的仿古,是傳承文化的重視。”看得出來,藝術家對于古鎮,有著太多情感的寄托,畫古鎮也曾經是商遠藝術創作生活的重要部分。
“我以前畫古鎮,現在畫高粱,雖然畫的內容不一樣了,但是我對于繪畫的堅持和執著都是一樣的。”商遠誠摯地說,“繪畫已經是我的生命,我熱愛著我的繪畫!”
不論是在三尺講臺上教學生繪畫,還是自己躲在畫室里搞創作,也不論是畫古鎮還是畫高粱,商遠始終行走在藝術之路上。
“可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吧,讓我走上了繪畫這樣一條藝術之路。”商遠感嘆道。初入高中時,并沒有明確目標說今后到了大學要念什么專業。直到高三上半學期接近尾聲的時候,內心的那一個“繪畫夢”才被喚醒,于是決定要報考美術系。沒有經過任何專業老師的指導,商遠硬是在專業考中考出了75分的好成績,并一舉進入浙江師范大學美術系。

“這可能跟我從小喜歡畫畫有關。”商遠說,在他還很小的時候,他就喜歡涂涂畫畫,有時候是畫在紙上,有時候是畫在墻上。“我很感謝我的父親,當年我在雪白的墻上亂涂亂畫,都不曾說過我一個字。”
商遠清楚地記得,上小學那會,有一次上美術課,老師要求學生畫心目中的向日葵。“當時大家都畫了,不過老師說我的向日葵畫的最好最真。”商遠回憶道,“我記得當時家門口種了好幾棵向日葵,我之前就天天看天天看,觀察它們的樣子,風吹時怎么樣,太陽底下又怎么樣,所以那次才能把向日葵畫好。”
之后,從小學一直到上初中,學校里的每次美術課,畫的最好的,得到老師夸獎最多的總是商遠。“我呢就是喜歡畫,小的時候是照著小人書畫,一頁又一頁,能把整本都畫下來。”商遠說。
2000年,商遠從浙師大美術系畢業,從此進入嵊州市馬寅初中學高中部任美術老師至今。平時,除了上課,就呆在他的畫室里。自此,物我兩忘,彩筆由他舞,揮灑一片天!

繼續行走在藝術的路上
畫畫多年來,商遠的作品不計其數,參展、獲獎的作品也不在少數。不過,現如今,他的作品大多被他完好的保存著。“也有朋友看了我的畫后,想買,但是于我,我更看重的是畫本身。這也是我一直堅持畫畫的原因。”商遠說,大概統計了一下,目前總的有600多幅油畫作品,大多存放在老家和工作室里。“我想著今后可以開一次個人高粱系列畫展,特別的展覽,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作品。”
古鎮情深、高粱夢美!一個個江南古鎮留下了商遠的足跡,一片片高粱地里有商遠的影子,不論古鎮亦或高粱,都是商遠藝術人生的印記。“我希望自己像梵高一樣去寫生,去畫畫,去挑戰自己,我將繼續走在藝術的路上,尋找屬于我的藝術風格!”商遠說,“我并不真的喜歡自己現在畫出來的作品,但我太愛自己對藝術的那種狀態了,這不是簡單的勤奮,而是一份在內心里流淌的真實。”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