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戀風景繪畫,緣于對自然魅力的感嘆:無論細膩豐富還是神秘莫測,無論是安詳平和還是威嚴神圣,她總能吟唱出一首富有感情的浪漫詩歌。
在山城重慶求學時,巴蜀潤澤而極富層次的綠,觸發了我對“凈”、“靜”、“境”的感悟,所以好幾年,作品長相多呈高純度綠色的環保狀,有人說我從大師霍克尼那里吸取了營養,其實,當時還真不知道霍克尼是誰。
隨著離開重慶越來越久,那種童話般的感受漸行漸遠,我不得不重新在自己身邊找個新的靈魂觸點。重新捕捉觸點是很難的一件事,對我來說。期間,非常多的畫友勸我回歸原來的所謂風格,但我清楚,所謂風格,不能刻意。風格即人,心在,方有我在,也自有我在。
一個畫家走心與否,畫家本人最清楚,真誠的旁觀者也是清楚的,自己矢口否認是沒有用的,任何外在的附屬,都不能掩蓋情感缺失的事實,所以我愿用心去感受。
近期開始有了一點的轉變,主要是通過寫生,不斷比較“寫實”地去寫去畫。寫生目的自己也很明確,不是訓練技法,也不是再現風情,要的是我自己能重新感動,并能夠把當時所能感受到的靈魂性東西表達出來。當然,這也許只是我自己的自以為是,但主觀上,我確實就是這么去做的。這是一個過程,不是結果,也無需刻意堅守,永生追求,從而成為一種執念。興許,有一天,我發誓就不再寫生了,目前卻不可預測,基于寫生之上,開始在創作中逐漸滲入這種新的感受。
也許是鞏義、洛寧和甘南一帶地域特點的不斷提示吧,似在不知不覺間,畫面純度越走越低了。王教授說,“軍輝綠”開始變成“軍輝灰”了。
個人隨筆

《海上橋的春天》 布面油畫 40x50cm 2015年
軍輝的油畫畫的很傳統,很實在,他沒有去尋找花哨的技法,沒有玩誰也看不懂的抽象,沒有嬌柔與造作。他喜歡畫自己熟悉的題材,有的是描繪畫家自己的家鄉,有的是深入太行寫生采風,有的是街頭小景,有的是農家院舍……這些都是他身邊之物,所以他畫的輕松自如,畫的游刃有余,寥寥數筆,卻蘊含著豐富的鄉情。齊白石曾說過:“我只畫自己熟悉的”,其實畫畫還真是如此,自己熟悉的、經常見到的題材,不僅畫起來容易上手,而且容易打動人,因為畫它的時候,畫家已經被打動。只有打動自己的畫面才能打動觀眾,讓觀眾產生共鳴。

《梧桐花開》 布面油畫 40x40cm 2015年
他的畫多是寫生,這一點我很贊同。現在喜歡寫生的人不多的,因為在他們看來,太浪費時間了。不少畫家只為沖擊大展、吸引人的眼球,各種材料、各種技法、各種莫名其名的東西充斥著畫面,裝怪求奇,他們多是在畫室內閉門造車,無病呻吟。

《睢州古城》 布面油畫 40x50cm 2015年
這些作品沒有生命力,運氣好的還能曇花一現,運氣不好的連“一現”也很難。畫家們應該走出去,到美麗的大自然中,體會造化之神奇,把我、畫、境融為一體,方能畫出舒心的、愜意的作品。
李永強
美術學博士、廣西藝術學院《藝術探索》執行主編、碩士生導師

《河那邊》 布面油畫 30x45cm 2015年
劉軍輝的作品,我是從后往前看。越近的作品越有感觸,以《似是故人來》《只是黃昏近》為例,勾起我聽馬連良《空城計》唱段的感受。

《西遞寫生1》 布面油畫 30x30cm 2015年
不知是因為黑膠唱片還是磁帶受損,那聲音刺刺啦啦的,有一種悠遠的壓迫感,城上人看城外的“風景”時大敵壓境的緊張通過不能辨別語義的聲音傳遞出來,無限風光都讓于處于兩處景觀交接處、兩條未來之路的交叉點時以內心來調和外物的糾纏的詩意。

《西遞寫生2》 布面油畫 30x30cm 2015年
即使沒有陳世驤提出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以來,沒有王德威等人的延伸,抒情和詩意都是中國人“安頓生命”的方式,而中國山水正是在這種壓抑之中的一種曲折的生命安頓,這種安頓不是逃避、不是不同媒介的復制,而是一種向對象世界的負重前行。

《秋林送夕陽》 布面油畫 50x50cm 2016年
若說劉軍輝近作漸漸遠離之前的“華麗”,我想與他個人對世事越加豐富的感知有關,看作品題目的精致用詞即可知一二。
王曉松
藝術評論家、自由策展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后

畫家劉軍輝
劉軍輝,1979年,河南師大學士,四川美院碩士。現為商丘師院副教授,河南油畫研究會理事,商丘美協油畫藝委會副主任,商丘民盟書畫院副院長。作品收錄于《美苑》、《美術觀察》、 《中國油畫》、《藝術百家》和《藝術銀行》等藝術期刊,曾被中、英、法和日等國內外藝術機構和藏家收藏。
部分參展:
2013二零一三年全國油畫作品展 (上海,中國美協)
2013河南第十屆水彩畫展三等獎 (洛陽,河南美協)
2012河南首屆水彩粉畫寫生展二等獎(鄭州,河南美協)
2012香港首屆國際華人油畫寫生大展(廣州,亞洲藝術基金會)
2011中原國際當代藝術交流展 (鄭州,種子畫廊/河南美術館)
2011河南第九屆水彩畫展二等獎 (開封,河南美協)
2011第十五屆上海藝術博覽會 (上海,種子藝術畫廊)
2010河南省第五屆油畫展二等獎 (鄭州,河南美協)
2010第十四屆上海藝術博覽會 (上海,谷塬畫廊)
2009“敘事中國”第四屆成都雙年展(四川成都)
2008第三屆當代藝術院校年度提名展(北京,今日美術館)
2008“重釋當代”研究生作品聯展 (廣州美院、四川美院)
2007首屆中韓美術作品交流展 (山東煙臺、韓國釜山)
2007第二屆中國東盟青年藝術品大賽(南寧,中國美協)
2007“視覺相遇”當代油畫藝術展 (上海,火龍畫廊)
2007第十二屆美苑杯美術作品展學術獎(沈陽,魯迅美院)
2007第二屆當代藝術院校年度提名展 (北京,今日美術館)
作品欣賞:

《春至下峪》 布面油畫 40x40cm 2015年

《西遞寫生》布面油畫 40x50cm 2015年

《家在深山人不知》 布面油畫 40x40cm 2015年

《安閑幾許》 布面油畫 40x70cm 2016年

《他鄉是故鄉》 布面油畫 40x70cm 2016年

《春風十里》布面油畫 40x70cm 2016年

《風穿枝條怨春淺》布面油畫 40x70cm 2016年

《靜默成詩幾人讀》布面油畫 40x70cm 2016年

《歸去來兮》布面油畫 115x115cm 2016年

《群雁唱幽》115x115cm 2016年

《聞歌知君來》 115x115cm 2016年

《疑是故人來之二》 160x160cm 2016年

《疑是故人來之三》 160x160cm 2016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