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星原丨意彩表現性繪畫: 趙世杰的追求
在國家藝術基金東北表現性繪畫人才培訓項目的第一周我就注意到了一個年齡比大指導老師還大的成員,他是中國油畫學會理事、遼寧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趙世杰。注意到他的原因是他的作品色彩不但鮮艷,而且搭配得及其符合油畫色彩規律和原理,完全是印象派的色彩與光學體驗,野獸主義的唯美,加上巡回畫派的題材感影響再加表現主義手法與筆力在他的畫面的呈現。太漂亮了! 但是在內心,卻趕到一絲遺憾: 他的作品容易被當下以為是過往繪畫審美標準的結果。這不是他一個人的情況,而是導致繪畫在二十世紀末被標簽為“已死”的“罪狀”之一。趙世杰的炫目油畫色彩在油畫的衰年之際由于遠離各種當代藝術潮流的激蕩中心,他以自己的油畫造詣啟蒙并影響了身邊千萬美術追隨者,形成了一個遼河岸邊的油畫熱景。
但是當趙世杰走出遼河,走向全國乃至世界,他的美麗的作品就難免流露出一些節拍錯位的跡象。

趙世杰創作過程
由于趙世杰一直在美術工作單位出色地完成各項工作,然而無論他在美協以及政府部門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功,都不能使他達到最終對自己的滿意。我知道他加入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不僅由于他和領軍人物郭曉光的藝術相互支持的理念,更重要的是他要在自己爐火純青之時,借培訓項目深入了解當今油畫界,再推進一步,走出自己已經建立的成就給自己設下的藝術局限。這個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不是普通培訓班,而是成就斐然的畫家們聚在一起切磋進一步提升的路徑并且全體成員和導師們一起深入從理論上到實踐中探究到底藝術的本質是什么。

趙世杰作品
最近幾個月,我不斷地拿趙世杰作為當代藝術的一個現象來研究: 當以往的成功已經不再能引起社會的興趣時,畫家風格突破和轉型的選擇,契機與出路何在?
趙世杰自己也深深感到自己雖然畫的得心應手,功成名就,但是卻沒有躋身當下的社會熱舉的波瀾。他在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活動中可以說是最用心探究的畫家之一,一直苦苦尋找踏上當代藝術節拍的方式。幾個月來,我閱讀了趙世杰各個時期與各種情況下創作的作品,并且細細分析他的特點。
在趙世杰的繪畫過程中,最令我感動的是他的偷藝。在長白山麓八里坡寫生基地,著名畫家宮立龍和項目帶頭人郭曉光分別在寫生作品展示了以個人存在的立足點所觀察的社會在當代社會中呈現的景象。趙世杰立刻跟隨他們的腳步帶著畫架分別以曉光和立龍的方式琢磨他人的觀察理解方式。

趙世杰作品
跟蹤世杰一段,我找到了能把握他的作品風格的理論提法: 意彩表現性繪畫。
意,當然是立意;彩,必定是色彩。他的純熟色彩造型能力完全可以跟隨著他對對象理解后方具有的思維和情感而改變。從這個角度看,他的色彩是他得心應手抒發胸臆的語言。我們期待著名畫家趙世杰能夠更進一步體驗自己的即刻存在感與社會關注敏感度的暢酣表現。
通過這個分析,我為趙世杰老師建構的公式如下:
立意 + 與意密切關聯的色彩 + 與意緊密關聯的表現手法 =意彩表現性繪畫。
文|曹星原
于海拔四千五百米的西藏途中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