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野臨白石老人意
齊白石,一個學力不足半年私塾的木工雕花匠,成為近代美術史屈指可數的一代大師,其貢獻無非是把土根兩字升華了。齊白石從小沒有數理化的侵入,其外祖父即從三字經、唐詩、四書五經切入,白石聰明過人,記憶力強手巧,十二歲學木工而轉雕花匠,技高聞名于鄉里,在這過程中借得芥子園畫譜如獲至寶,描臨一遍得中國畫畫學精神,切入正脈文化,可謂本土文化扎根于民族之魂。憑其巧手慧眼觀察生活,所畫草蟲家禽花木,用最樸素紅花墨葉,簡約描繪生活情趣。

江野臨白石老人意
在筆墨上從吳昌碩入手,以近推遠,至明代林良、呂紀、徐青藤、清代八大中吸取營養。白石書法以畫入手,印章憑其雕花匠之刀工,單刀直入,土,鄉土,本土,根,樹根,民族之根在詩詞方面轉學多師,一下把中國畫綜合元素(詩書畫印)溶合在一起。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白石自五十歲后從湖南跑到京城開闊了視野,結識了陳師曾,在畫上得到了進一步綜合提高,適逢徐悲鴻慧眼抬愛,聘白石為教授,開辟了白石藝術的新篇章,否則白石或許一輩子是一個鄉賢級的畫家。

江野臨白石老人意
徐悲鴻這樣一位中西繪畫混血兒教父,如何會鐘情一位鄉賢畫家?徐悲鴻本身國學底子厚,書法功力非凡,等到他把西畫之文化學透后,他已得知西方的文明,她的文化遠不如我們中國文化古老,推出齊白石,這是徐悲鴻對民族文化之尊重。

江野臨白石老人意
徐悲鴻英年早逝,如果再給他活二十年,中國的美術教育體系早就改革了,徐悲鴻一群徒子徒孫延用了徐悲鴻教育模式,培養了一代又一代中西輸管嬰兒,素描加速寫的中國畫充盈于市,中國的美術教育幾乎是全盤西化了,真正的純國學中國畫已是閑云野鶴,邊緣化了,真正的土根藝術家少之又少,都是帶著洋土洋根洋氣息的藝術家,混跡江湖居高官位。

江野臨白石老人意
在中華民族強盛的今天,回歸傳統,遵循傳統,正本清源即將到來,齊白石這位土根藝術大師,隨著中華民族的崛起,她的藝術更顯光彩,人們常說越具民族性,越有世界性,齊白石是地地道道扎根民族之土的中華男兒,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我相信土根藝術家越來越多將在中華大地上成長,而不是圈養在菜園里花草,她將是自然界具生命力的野花和參天大樹。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