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文侯《百花朝皇》

朱文侯1954年作《生生不息》
民國時期,由于上海既是全國經濟中心,也是全國文化重鎮,那時“海上畫派”紅紅火火,故吸引了大批江浙皖等周邊地區畫家涌入滬上,有的以賣畫為生,頗具影響,朱文侯就是其中一位。
走獸作品
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朱文侯(1895—1961)是現代海上著名書畫家。名嘉,字文侯,以字行。原籍江西婺源,生于浙江平湖,浙江乍浦人,寓居上海。早在民國時期朱文侯就享有較高的聲譽,1932、1933年曾兩次在新世界飯店舉行畫展,后在廈門鼓浪嶼和杭州民眾教育館等處展出。在滬設有白鹿畫室,收徒授課,從其學畫的人不少。曾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和新華藝術專科學校國畫教授。1947年朱文侯被收入《美術年鑒》。當時拜入朱文侯門下的弟子不少,如張天行、周曉丹、張超人、凌元鵬等。由此可見朱文侯在當時的影響力。新中國建立后,朱文侯熱心于中國畫的普及工作,積極參加畫院設立的群眾業余美術輔導站的輔導工作。上世紀50年代后期與吳湖帆、賀天健、陸儼少、唐云、江寒汀等同為上海中國畫院首批畫師,相當于教授級別,并為中國美協會員、上海市文史館館員,民革成員。朱文侯擅畫走獸,尤以獅、虎、猿、鹿等最為出色。寫花鳥,由北宋雙勾入手,參以新羅山人筆法,工筆、寫意均能。朱文侯的虎獅最為著名,創作往往層次豐富,能營造驚險的場景氛圍,無論是深山老林的老虎還是蘆葦蕩中的雄獅,目光犀利,威武逼人,蓄勢待發,讓人感受到百獸之王的凜然正氣,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代表作品有《松虎圖》、《熊貓圖》等。出版有《朱文侯畫輯》。
作品民國熱門
當下冷門
朱文侯早在民國時期就以賣畫為業,由于他的工筆花鳥走獸,采用北宋院畫雙勾設色之法,皇家富貴,工穩洗練。故作品很受民國藏家歡迎,應該講,朱文侯在民國也屬于比較熱門的畫家,在滬設有白鹿畫室,收徒授課,從其學畫的人不少。由于朱文侯在民國時期頗有聲望,故建國后他被聘為上海中國畫院首批畫師,之后,朱文侯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特別是90年代國內引進書畫藝術拍賣后,朱文侯作品幾乎在市場上看不到,偶爾露面,價格平平。步入21世紀后,隨著中國書畫行情的大幅攀升,朱文侯的作品開始在各地拍賣會亮相,價格較過去有一定的上揚。2005年《花鳥四屏》在上海嘉泰以10.12萬元成交,作品首次突破十萬元大關。2007年《動物六屏》在北京翰海拍至19.8萬元。近兩年,朱文侯的作品價格基本維持在這個水平,2013年《四季翎毛圖》和《走獸四屏》分別在西泠印社和朵云軒獲價13.8萬元;同年,《百花朝皇》在北京保利受到一些藏家青睞,獲價25.3萬元。2014年廣東華藝國際推出朱文侯的《九獅圖》以23萬元成交,同年,《林谷走獸圖》在西泠印社以8.63萬元成交。
總體看,朱文侯的作品在市場上表現很一般,目前,超過20萬元價格的作品鳳毛麟角,已經淪為市場冷門畫家之列,鑒于朱文侯的走獸類作品成就較高,這類作品雅俗共賞、人見人愛、可玩可藏也可長期投資,所以,目前朱文侯作品價格偏低,值得投資者和收藏者給予一定的關注。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