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島榮德2016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預展 拍賣 時間安排
預展時間:2016年07月25日- 8月6日
拍賣時間:2016年08月07日 上午9:00
預展/拍賣地點:青島名家美術館(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漓江西路666號)
拍賣場次
中國書畫專場
古籍善本專場
青島文博之父 —— 鄭爰居舊藏專場
明清瓷器文房珍玩專場
陳年名釀,養生珍品專場
精品賞析——諸家藏珍
2013 唐希陶藏《簠齋古印集》
清 (濰縣)陳介祺 藏拓
民國間神州國光社朱墨兩色影印
原裝4冊1函 白紙 線裝
鈐?。合L?/p>


唐希陶,工書法,擅篆刻,為上海著名金石碑帖專家和收藏家,內有唐希陶大量批注,詳述古印的遞藏情況等,研究價值頗高。此書為陳介祺所藏古印集,由黃賓虹創辦的神舟國光社據陳氏手鈐本影印。
28*16.8cm
2052 唐詩別裁集 十卷
清 (蘇州)沈德潛、陳培脈 輯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碧梧書屋原刻本
原裝10冊1函 竹紙 線裝
鈐?。和蹉?、王潔生



書內通篇批校,間有朱批,小楷洗練,非凡儒為之。此書常見乾隆二十八年教忠堂二十卷本,而此清康熙五十六年碧梧書屋十卷本為“初刻祖本”,所謂“黑口十卷本”存世頗罕。
著錄:《中國古籍善本總目》第1766頁
25.6*16cm
2054 吳曼公舊藏《龍舒凈土文》十卷
宋 (江西廬陵)王日休 撰
清順治十六年(1659)鄭太真刻本
原裝1厚冊 竹紙 線裝
鈐印:毗陵吳觀海曼公審藏

是版本無公藏,頗稀見。吳曼公舊藏,吳曼公,字觀海,江蘇武進人,民國間任故宮博物院顧問,故宮博物院古物館編纂課主任,建國后任上海文物保管委員會特約編纂。
27.5*15.6cm
2061 朱祖謀舊藏《三松堂集》詩集二十卷 續集六卷 文集四卷
清 (蘇州)潘奕雋 撰
清嘉慶八年(1803)吳縣潘氏三松堂刻本
原裝8厚冊 竹紙 線裝
鈐?。簠桥d朱祖謀收藏金石書畫記


是書有文集六卷,國圖無藏,拍場僅見同治本,書首道光二十年牌記,而此書并無道光二十年刻本,此牌記為后蓋木戳,實刻于嘉慶八年,有王昶作序以述刻事,可見此書書板一直存于潘奕雋處。此本是除蘇州大學圖書館館藏外已知的唯一存本,足見可貴。潘奕雋,字守愚,號榕皋,吳縣人,乾隆三十四年進士,內閣中書,戶部主事,清著名書畫家、藏書家。
著錄:《清人別集總目》第2415頁
28.3*17.7cm
2099 羅振玉舊藏《天工開物》三卷
明 (江西奉新)宋應星 撰
民國十八年(1929)武進陶湘涉園印本
原裝3冊1夾板 綿連紙 線裝
鈐印:羅振玉

《天工開物》初成于崇禎年間,傳世極為少見,又多為圖版不精的翻刻本,遂陶湘從東京前田氏尊經閣處借得宋應星原本,再以《古今圖書集成》本校訂,故稱“陶本”。全書影寫傳神,又以六吉綿連紙撫印,為陶氏影印本之上品。冊內精美版畫百余幅。
31*18.5cm
2056 高吹萬舊藏《求闕齋文抄》不分卷
清 (長沙)曾國藩 撰 (合肥)李鴻章 編
清同治十一年(1872)李鴻章初刻本
原裝2厚冊 竹紙 線裝
鈐?。焊窈m劫后藏書


“格簃劫后藏書”為高吹萬藏書印,是書拍場僅見,為李鴻章搜采曾國藩書稿后首次刊印,僅國家圖書館、安慶圖書館兩家公藏。曾國藩去世后海內思公不得見,咸欲得其文字而讀之,李鴻章整理現存曾國藩手稿五十二篇,序曰“先為刊印”,或因出版匆忙,書刊成后尚未分卷,后于同治十二年編訂為是八卷行世,可見此本之珍貴。
高吹萬,江蘇金山人,字時若,南社詩人,與常州錢名山、昆山胡石亭合稱“江南三名士”,又與南社臺柱柳亞子交往深厚,富藏書,聚至30萬卷。
著錄:《清人別集總目》第2278頁
27.5*17.2cm
2060 袁克文舊藏《揚州畫舫錄》十八卷
清 (江蘇儀征)李斗 撰
清乾隆六十年(1795)自然庵原刻本
原裝8冊1函 竹紙 線裝
鈐?。汉蟀偎我烩?/p>


“后百宋一廛”為袁克文藏書室名。此書清戲曲家李斗閑筆之作,是一部出色而具有文人氣息的地方風雅志,記錄了清乾隆時期揚州城市沿革、園林名勝、寺觀祠宇、梨園酒肆、先賢名士、風俗營造等,并記錄了不少戲曲、曲藝史料,對研究我國17、18世紀的戲曲、曲藝提供了頗有價值的資料。
24.5*15.5cm
2055 徐乃昌舊藏《皇明狀元圖考》存二卷
明 (昆山)顧鼎臣 撰 黃應澄 繪圖
清咸豐六年(1856)葉氏福元書室寫刻本
2冊 白紙 線裝
鈐?。盒√礄枋摇⑿炷瞬R韻芬夫婦印

此書曾藏徐乃昌處,民國丹青家程質清題寫書名。存正統至崇禎間狀元70位,圖版56幀,版圖雕刻極為精致,人物神姿栩栩如生,代表了清代中期版刻的最高水平。
28.5*17cm
丁福保,字仲祜,江蘇無錫人,近代藏書家、書目專家。
2059 丁福保舊藏《王荊文公詩》五十卷 目錄二卷
宋(江西撫州)王安石 撰 (眉山)李壁 注
民國十一年(1922)海鹽張元濟據元大德本影印
原裝12冊1夾板 白紙 線裝
鈐?。憾「1hb藏經籍圖書、丁福保讀書記、丁福保字仲祜

此書為出版家張元濟據自藏元大德本影印,李壁注五十卷本初由華山馬氏刻于大德年間,張元濟少時即嗜此書,苦尋十年購得,然缺十余頁,以日本宮內省圖書寮所藏本和江南圖書館所藏殘本影印補全,年譜以楊守敬所訪朝鮮活字本錄成,書首魏了翁序系以長塘鮑氏家藏本錄成,可謂“匯集眾美于一身”,張元濟為此撰長跋以志其事。
26.5*15.5cm
2050 丁福保藏《孔子家語》十卷
魏 (山東郯縣)王肅 撰
清光緒元年(1875)湖北崇文書局刻本
原裝2冊 官堆紙 線裝
鈐?。憾「氉x書記

丁福保朱批浮簽20余條。是書為王肅的著名作品,把儒家經典中婚姻、喪葬、廟祧等制度與孔子選文逸事綜合成篇,借孔子之名,托古自用,闡述自家觀點。該書歷來被視為偽書,但最近考古發現其確為先秦早期儒家作品,因使研究該書的意義更加重大。
27*17.2cm
2219 黃孝紓舊藏《蘇文忠公詩集》五十卷 目錄二卷
宋 (眉山)蘇軾 撰 清 (滄州)紀昀 評
清道光十四年(1834)涿州盧坤刻朱墨套印本
24冊4函 白紙 線裝
鈐?。狐S匑廠收藏書畫印、頵士之印、匑齋、霜腴

黃孝紓,清亡后隱居青島,執教于青島山東大學,與馮沅君、陸侃如、高亨、蕭滌非合稱“五岳”,其詩詞文章、繪畫、書法均達到了很高的造詣,有“三絕”之譽。此書為兵部主事盧坤據紀曉嵐注本所刻,并用馮星合注本補其遺漏,施以朱色,頗為悅目。
31.5*17cm
陸翔舊藏
2046書畫合璧成扇
民國沈邁士、蘇壽成寫繪本
1把 設色紙本
鈐?。荷?/p>

此成扇為沈邁士、蘇壽成合作贈與陸翔。
46*18.5cm
2048 金石萃編補略 二卷
清 (大興)王言 撰
清光緒八年(1882)杭州盧文弨抱經堂刻本
原裝4冊 白紙 線裝
鈐?。涸撇貢?/p>

是書刻印俱佳,抱經堂為浙江余姚盧文弨室名,后附抱經堂所刻書目,可資參考。《金石萃編》初由王昶編成,而天下之寶日出不窮,王言補入其未備碑版四十余種,其中增加多種清末發掘的重要石刻。
著錄:《中國古籍版刻辭典》第526頁
29*17cm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