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琴島榮德國際拍賣
2016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尊敬的朋友: 感謝您一直以來對琴島榮德拍賣的關心與支持。
琴島榮德將牢記講藝術,做品質的宗旨,竭誠為您服務。2016全國春拍已近尾聲,我公司考慮藏家時間,結合當地氣候,定于8月7日在青島舉行藝術品拍賣會。在酷暑之時,八月的青島卻涼爽如秋,這里碧浪漫過金沙,綠樹映襯紅瓦,點點海鷗盤旋白帆之間,是浪漫溫馨的避暑度假勝地。
一字一畫展古今,一起一落錘定音。我們屆時將為您準備好青島啤酒和美味大蝦,敬請并熱情期待您的光臨!
預展 拍賣 時間安排
預展時間:2016年07月25日- 8月6日
拍賣時間:2016年08月07日 上午9:00
預展/拍賣地點:青島名家美術館(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qū)漓江西路666號)
拍賣場次
中國書畫專場
古籍善本專場
青島文博之父 —— 鄭爰居舊藏專場
明清瓷器文房珍玩專場
陳年名釀,養(yǎng)生珍品專場
精品賞析——珍瓷雅玩

0001
咸豐 官窯松綠釉五倫圖筆筒
高10.5cm
《孟子滕文公》:"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倫即五常。后人畫花鳥,以鳳凰、仙鶴、鴛鴦、鹡鸰、黃鶯為五倫圖。拍品為咸豐本朝御窯廠燒制,因逢太平天國之亂燒造時短故存世稀少彌足珍貴。

0011
雍正 青花松竹梅筆筒
高15cm
拍品以線描青花精繪松竹梅歲寒三友圖,青花呈色淡雅繪圖工整有明人風格。做為文房用品精雅極了。

0025
清代 汪友棠松壽圖貫耳尊
高35.5cm
汪友棠名汪棣,字柳村,擅長山水、花鳥人物。生卒年不詳,安徽黟縣人,室名“修竹軒”。從其傳世作品來看,其藝術創(chuàng)作主要活躍于光緒—民國前期。拍品貫耳尊是目前拍場所見汪氏作品中大件精品,一般都為文房小品或盤洗之類。

0042
民國 琺瑯彩富貴和鳴雙耳小瓶
高15.5cm
傳承自清代康熙年間 “畫琺瑯”的方法被用在瓷胎上,其吸取了銅胎畫琺瑯的技法,在瓷質的胎上,用各種琺瑯彩料描繪而成的一種新的釉上彩瓷。雍容華貴的琺瑯彩問世,雖與“康熙盛世”有關,但與雍正的關系更為重要。雍正登基后,對社會進行了一番改革,大大提高了景德鎮(zhèn)制瓷藝人的社會地位。而且雍正酷愛精美絕倫的瓷器,經常對宮廷瓷器加以評價,親自過問,并派得力的官員去管理瓷業(yè)生產。康熙、雍正年制作琺瑯彩時,先在景德鎮(zhèn)官窯中選出最好的原料燒制成素胎送至宮廷,由宮廷畫師加彩后在宮中第二次入低溫爐烘烤而成。
琺瑯彩是我國陶瓷裝飾藝術中一朵奇葩,在中國陶瓷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極為名貴的皇家御用器。用景德鎮(zhèn)的半成品在北京二次燒造,至民國三年故宮第一次展覽后才被社會所知。琺瑯彩瓷的制作技藝奇絕,時代特色鮮明,傳世極少,至為珍罕,備受世界收藏界推崇。
拍品為民國時精仿雍正時官窯琺瑯彩器,胎薄,紋飾細膩,填色精巧雅致,是民國瓷器珍品。

0043
明代 龍泉窯財寶相連紋葵口大盤
直徑41cm
龍泉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名窯,漢族傳統(tǒng)制瓷工藝的珍品。因其主要產區(qū)在浙江省龍泉市而得名。它開創(chuàng)于三國兩晉,結束于清代,生產瓷器的歷史長達1600多年,是中國制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它的產品暢銷于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影響十分深遠。龍泉窯以燒制青瓷而聞名。拍品為明代早期龍泉窯燒制,此時窯口經考古證實為永樂朝專燒宮庭用器。胎體渾厚,釉色青綠瑩亮,盤身模印財寶相連紋,傳世數百年且品相良好非常不易。

0047
同治 官窯青花玉壺春瓶
高30cm
文物原屬 宮廷御用瓷器,為清宮舊藏。
瓶撇口,長頸,圓腹下垂,圈足略高微外撇。頸部繪蕉葉紋,下繪卷草和變形如意頭紋,腹部主題圖案繪翠竹、芭蕉、洞石、花草和欄桿,近底處繪變形蓮瓣,足外墻繪朵花紋。足內有青花楷書"大清同治年制"六字款。
此瓶造型優(yōu)美,線條流暢。頸變粗短,腹部加大,是清代晚期玉壺春瓶的標準式樣。其青花發(fā)色趨于淡雅,紋飾富有層次感,構圖、用筆雖不如康熙、雍正朝之青花優(yōu)美,但也精工秀麗。

0164
乾隆 樊紅藏草瓶
高22cm
藏草瓶又稱甘露瓶,是流行于西藏地區(qū)的瓶式之一。乾隆朝為西藏僧侶燒制的用于供佛的特別器皿,故稱藏草瓶,藏草瓶是極具藏族特色的器物。雍正始燒,乾隆時期制品為圓唇口,直頸有凸弦紋,豐肩,腹下部漸收,束脛,足部外撇。這類瓶式不書款識,一般多認作乾隆制品。元明兩朝有掐絲琺瑯藏草瓶,明朝永樂年間曾試燒制青花藏草瓶,及至清朝雍正時期景德鎮(zhèn)窯在造型上對藏草瓶進行了創(chuàng)新,清代僅雍正、乾隆官窯燒制過 紅彩和斗彩品種的藏草瓶,
據《乾隆紀事檔》記載,乾隆十一年“二月奉旨燒造紅花甘露瓶,俱不要款”;同年“五月初一日,唐英將按旨照樣燒造得:紅花白地甘露瓶四件……奉旨俱留 下,其甘露瓶著唐英再燒造幾件”的記載相符;乾隆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大臣海望來說:太監(jiān)張玉傳旨:著傳諭唐英將甘露瓶陸續(xù)再做些來”。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