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日,《無界》沈俊杰作品展在上海莫干山路50號M50藝術區ADA藝術空間開幕。展覽展出了藝術家沈俊杰近期的新作三十余件,包括架上繪畫、裝置及行為圖片等,其中包括沈俊杰剛完成的部分以大漆作為媒介的綜合材料作品。
本次展出的作品具有形態、材料和意識的開放性,水墨、大漆、木器、宣紙混搭并置,打破了藝術媒介的邊際,構建起藝術家精神世界外化的途徑,是交響曲,也是多重奏。而解讀沈俊杰作品語言的本身,其中蘊藏著深沉的東方意識,無論是抽象的太湖石、黃土地、云煙、沙丘,天地玄黃,都表現出藝術家對生命的敬畏和一種植根于集體意識中的孤獨性的敏感,包括那些清晰的痕跡,凋零的文字……他在駁雜擾攘的世界運動當中透露出對亙古的、打破時間維度的境界探求,構成了從藝術家的生命體驗到藝術語言表達的一條隱秘的線索,然而過程本身,卻是苦心孤詣的。
這次展覽以無界作為主題,不僅指沈俊杰的個人經歷,而且也概括了沈俊杰在藝術領域的探索方向。本次展覽的策展人王晨說“老沈的心態和神態,一直停留在他打算畫畫的那個時候。他三十九,從部隊退役當了幾年公差后,默默辭職。之后做過很多事,在北京做裝修,在宋莊畫油畫,在蘇州經營美術館,但核心是職業畫家”。

藝術家沈俊杰

沈俊杰在創作
這幾年沈俊杰一直在水墨及材料方面進行研究探索,藝術就是沈俊杰的一個試驗田。王晨在展覽前言“無界-沈俊杰的試驗田”中寫到:“老沈畫油畫入手,但水墨感覺極好,沒有幼功,也沒有包袱,少了所謂文化和精神層面的東西,水墨就是一個表現自我的媒介。有些偶得的因素,卻也渾然天成。如香山里美術館門口,掛著他的兩個大字,圍城。半文半圖,老沈一腳跨過有關當代水墨的諸多討論,穿過傳統和血脈來到某種境地,半是僥幸半是修行”。

沈俊杰與《國家美術》雜志主編、策展人了了,藝術家曾毅合影

與韓國藏家

與韓國美錄畫廊理事長崔在鴻

展覽現場



在創作時,所有的材質,只要適合,都成了他作品的材料,他嘗試各種組合和可能性。王晨說,“一些早年的油畫,跟早年的經歷一樣,都拿來墊底,覆之以油彩、丙烯、水墨、泥巴、棉麻、大漆……少年時在鄉村的經歷讓他更自然的貼近大地厚重的質感,山川溝壑尚面目模糊,但畫面結實,全是老沈心底的洪荒之力。 他像一個真正的年輕人一樣充滿激情,專心、努力、折騰。何況他還當過兵,就算沒有打過仗,內心也有場戰役。生活的印記,遲早都會回來。老沈目前的作品都還在靜止和基本平面的狀態,很難預料再過些年的形狀。只可以想見,再磨幾年,他之后的作品會跟他這個人有種更為深入的默契跟和諧。材料的交互交錯交織,最終也是一種人到中年的內心糾結和五味雜陳。某天,每個人都要問問自己,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去那里。再有空,就想想物質的實在和精神的虛無,生命的短暫和時間的永恒,個體的有限與宇宙的浩渺……”。

《20140901》布面綜合材料 180X270cm 2014

《20150108》綜合材料 130X195cm 2015

《沽》大漆綜合材料 81X167cm 2016

《界》紙本水墨 110X110cm 2014

《路漫漫》 綜合材料 60X80cm 2015

《迷茫茫》 綜合材料 60X80cm 2015

《納》大漆綜合材料 80X122CM 2016

《沁》大漆綜合材料 100X120cm 2016

《日記之20151018》 綜合材料 60X80cm 2015

《日記之20151108》 綜合材料 60X80cm 2015

《日記之20151118》 綜合材料 60X80cm 2015

《日記之20151128》 綜合材料 60X80cm 2015

《山水》大漆綜合材料 80X122cm 2016

《溯》大漆綜合材料 100X120cm 2016

《天玄地黃》200X300cm 布面綜合材料 2016

《微風》大漆 100X120cm 2016

《無》110X110cm

《新山水》大漆綜合材料 80X122cm 2016

《源》大漆綜合材料 80X122cm 2016

《澤》大漆綜合材料 80X122cm 2016
這次展覽是沈俊杰近段時間的一個工作總結。展覽將持續至7月21日。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