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震宇《白居易詩意圖》紙本水墨 50X50CM 2016
鄧震宇1993年出生于徽州,徽州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民風淳樸,學風優良,鄧震宇很早就開始接受中國畫的學習與訓練,對毛筆天生的敏感讓鄧震宇對書法和繪畫技巧掌握的很快,老師和同學的肯定更堅定了他學習中國畫的信心,也成為他日后藝術道路上前進的動力。
在本科期間,鄧震宇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中國畫的學習當中,由理論到實踐,有臨摹有寫生,他用“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來形容自己的大學生活,可以看出他在山水畫的學習當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因此,當他的畢業作品《黃山疊巘》和《黟山云海》創作完成時,屬于他的個人藝術風格也基本形成了。
黃山與中國傳統山水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中國古代以黃山作為創作主題的畫家主要集中在明末清初,以石濤、漸江為首。此后四百余年,黃山以其奇、秀、絕統領中國山水畫家筆墨至今,成就無數大師,眾畫派中的諸多大師無不是以畫黃山而聞名。歷代畫家登上黃山,體驗黃山獨特的藝術之美,從自然風光中尋找新的繪畫題材,打破了機械摹古的風氣,形成了自身獨特的風格。
漸江最早提出黃山寫生,也是作品中以黃山為創作主體最多的人。他的代表作《黃山圖冊》涵蓋黃山重要景點達60個,構圖對比強烈,筆墨精煉,淋漓盡致的表現了黃山的地貌特征。在漸江的影響下,黃山寫生成為清初的時代風尚。
石濤曾居于黃山之中,“搜盡奇峰打草稿”的著論就來自黃山。代表作有《黃山八勝圖》、《黃山松石圖》等。賀天健曾評論:“石濤得黃山之靈,梅清得黃山之影,漸江得黃山之質。”梅清開創了黃山題材山水畫的新天地,他以山石云海為主要描繪對象,作品中的野逸之趣與漸江的孤寂風格截然相反,令人耳目一新,代表作有《黃山十九景圖》、《黃山煉丹臺圖》、《西海千峰圖》等。

鄧震宇《黃山冊頁之一》 紙本設色 46X35cm 2015
時至今日,黃山已經成為中國山水畫中的主構,成為學生、畫家創作、寫生的重要基地。歷經四百余年,黃山已經與畫家心、筆融為一體,將會是中國山水畫創作的永恒主題。
隨著圖像時代的到來,傳統山水畫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固有的創作模式逐漸與現代社會脫節,因此,將山水畫創作回歸自然,在寫生中尋找創作靈感,對當下的山水畫創作具有積極的意義。在畢業作品創作之前,鄧震宇已經去過黃山多次進行寫生,古往今來的優秀藝術家創作都是走進自然,與自然合二為一,外師造化才能中得心源,他深深懂得這一點。深入自然的實踐體驗加上之前對前人作品的大量臨摹,使他對于黃山有了新的認識:一位正直而又溫和的君子。

鄧震宇《春江花月夜詩意圖》紙本水墨 49.5X49.5CM 2016
鄧震宇延續了黃山寫生的藝術創作傳統,師古人的同時也不放棄師自然,真正做到了胸中有秋壑。他的作品用墨干凈,用筆嚴整,一方面反映了畫家深厚的繪畫功底,另一方面也是畫家內心世界的傳達,“山水賦予人以山水化,人賦予山水以人格化”,中國山水畫即是如此。所謂“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古之君子必佩玉,說的正是一種超凡的氣質,淡然的境界。鄧震宇將黃山自然之景與自己的內在人格精神有機結合,創作出具有深刻人生啟示意義和強烈審美感染力的作品,在紛雜的社會中返璞歸真,實在難能可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