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簡歷:
李雷,字雨田,1952年出生,安徽省宿州市人。1987年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設計系。1996年結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研究生課程班。現為淮北市國畫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安徽省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委員,安徽省中國畫學會理事,安徽省工藝美術學會副會長兼書畫專業委員會主任,淮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空城計
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全國版畫作品展覽、全國中國畫展并獲獎,并在上海、大連、南昌、淮北分別舉辦個展和聯展。作品曾赴法國、日本、挪威、香港等國家或地區參加展覽并收藏。作品及論文發表于《美術》、《國畫家》、《中國文藝家》、《中國美術博覽》、《中國藝術市場》、《中國書畫報》、《美術報》、《淮北煤師院學報》等專業報刊;藝術專題曾在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鄉音》欄目,安徽電視臺《安徽人》欄目等臺播映,曾出版發行《李雷版畫選》、《中國當代藝術年度藝術家文獻叢輯——李雷彩墨》、《百年中國畫人物經典——李雷》、《文人畫研究》等畫集。

刮骨療毒
近年來,李雷的三國人物畫越來越引起畫壇的關注,國內一些知名的畫家和評論家在評價其作品時,幾乎都用過同樣的話:“李雷的三國人物畫,在當代水墨人物畫中應占有一席之地,從某種意義上看,是對中國水墨畫的一種發展和創新。”平心而論,這并非溢美之辭。


李雷作品
超越水墨戲曲人物的表現,實現傳統水墨的現代轉變,是李雷三國人物畫最具個性的藝術特色。眾所周知,由于古典名著《三國演義》的影響,劉備、關羽、張飛以及曹操等三國人物早已是各種藝術門類表現的素材,比如戲劇、電影、電視連續劇,比如民間的木版年畫、雕刻、臉譜面具、剪紙、刺繡、泥塑、蠟染等,都有各自的上乘作品,有的還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單就水墨畫而言,在當代成就最大、影響最廣的莫過于關良、韓羽、馬得的戲曲人物畫了。用今天的審美情趣來看,他們的人物造型似乎還過于單純,著墨也比較簡單,筆墨和色彩關系也不復雜,整體上看仍屬于漫畫速寫式的,但他們“聊寫腹中逸氣”的文人氣息較濃,文人畫戲筆戲墨的意味突出,因而在水墨戲曲人物畫中,形成了典型而牢固的文人墨戲的基本定勢。因此,若用水墨來塑造新的三國人物形象,繼續沿襲他們的筆墨程式,顯然是不夠的,必須要用當代人的審美視野,另走出一條路來。為此,李雷作了多年艱苦、認真、甚至有些孤獨的探索。首先他吃透了中國戲曲這一國粹中所表現出的諸如抽象、荒誕、印象、魔幻等我們原以為是泊來品的表現手法,把自己創作的基本點定在當代美學的最前沿位置。然后,再運用自己已熟練掌握的版畫創作中各種可借鑒的成熟的手法和經驗,多方面、多層次地吸取其它民間藝術的優秀元素,大膽嘗試,精心研磨,細心打理,從而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水墨程式,使他能在三國人物的造型上自由酣暢縱橫捭闔,在筆墨著色上隨心所欲淋漓盡致。讓三國人物一個個以不同于其它美術門類的嶄新形象出現在觀眾面前,帶給觀眾全新的視角沖擊力。以至從一個角度看,有點象三國戲曲人物,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又有點象木版年畫、雕刻畫像等民間繪畫中的三國人物,頗有“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意像,給人留下悠長的藝術回味和廣大的想像空間,甚至會讓人想起“初看是山,再看不似山”的那個禪學公案。因此,李雷筆下的三國人物,已不是傳統水墨畫的三國人物,或是民間繪畫等其它美術門類中的三國人物,而是眾多美術元素綜合起來的,以水墨表現為主要特征的李雷三國人物。現在有人往往把李雷的畫稱作戲曲人物畫,顯然是不夠準確的。


李雷作品
李雷的三國人物畫還有一個值得稱道的地方,那就是大膽地把大寫意用于三國人物的營造上。寫實、小寫意用于人物畫在中國水墨畫的發展中留下了很多不朽的經典之作,產生過巨大影響,觀眾早已普遍接受。然大寫意人物,不僅畫壇理論界有爭議,就普通的觀眾而言,已成定勢的審美情趣和欣賞習慣,常使他們對大寫意人物多有排斥。但從當代審美情趣的巨大轉變看,從世界和中國繪畫的發展趨勢看,大寫意人物畫應是中國水墨人物畫必定要走的發展道路之一。在細品李雷的三國人物畫時,我們會從他的人物造型不太符合西畫的解剖學和透視學的荒誕中看到一種全新的美,會在他抽象的色彩或某些方面的龐雜和零亂的魔幻中產生另一種從未有的視覺感知,這應是大寫意手法帶來的效果。羅丹早就說過:“在藝術中,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而李雷的三國人物恰恰是別樣的。
---節選


華容道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