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藝術傳統中,在意與境的統一中注重“意”的表現,在形與神的統一中更強調的是“神”,著重作品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講求在有限的形象中引發人們無限的聯想,或說不滿足于一般的寫實,而更著重寫意的精神。
人物畫不但要和其他畫種較量寫實的功力,表現人體結構的準確性,而且還要以文人畫的傳統審美為標準,以及在宣紙上對筆墨紙的高度控制和表現能力。王 家訓的人物畫無論筆墨、神形還是作品的意境都達到了純熟的控制,同時更糅入了文人畫的水墨韻致和審美效果。形神兼備、情景交融,傳達出一派高古、雅致的筆 墨風范。作為人物畫家里的革新者,其作品融合了傳統文人畫的造型技巧,同時對人物、景物進行了一定的夸張處理。他在這種夸張、有趣的風格中表現得游刃有 余,不但畫出了心境,畫出了風格,還因此達到了一種返樸歸真的藝術佳境。

王家訓創作的童子系列作品,不以巨大的幅式,盲目地沖擊觀眾的視覺。他們是澄明親切的風景和清雅閑適的孩童,各具風韻,卻又充滿了和諧感。將他們在 設定的前提下組織為“繪畫情節”,以強調其中的主觀精神作用。并在巧妙的“布局”中,對意象的空間與景象進行了形式的處理,生動表現了孩童的神情動態和天 真活潑的特點,愉悅歡快的形象躍然于紙上,同時寄情寓意于其中,給人以美的享受。他做到了重視生活積累與發揮藝術想象的有機結合,因而筆下的人物都精神飽 滿,神韻十足。形象細膩而不拘謹,神形兼備,天真自然,盡得風流。筆精墨妙之余,還分明道出了生命與自然同存同構各得其樂的精神意味。為了突出主題,王家 訓還努力凸顯人物的生活場景,使作品充滿了生活情趣和文化氣息。所有這些藝術特點,都與當代審美情趣非常契合。

現代生活普遍忙碌而紛繁,人們很難真正放松下來。王家訓的畫卻能讓人讀起來毫不費解,又能獲得極大的精神享受。他將形式美與相適應的內容融合在一 起,使得作品更富于魅力,其所體現的內容廣大清晰,所發揮出的藝術效能極具感染力。王家訓正是以自己富于個性的藝術風格,和源自其心性的寬厚與通達。使得 觀眾在這一幅幅精美的畫作中,在這些錯落有致的空間與氣象沉郁的筆墨縱橫中,探尋到久違的心源。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