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的日子總是慢,日色徐徐低垂,馬兒拉著車緩緩行在路上,一天仿佛要許久才過完。而今,我們可以在一天內飛去大洋彼岸,時間卻好像越來越不夠用了。城市的喧囂與浮躁讓人很難從容,于是,在快節奏的生活輾轉,在應酬與會議里疲于奔命,就這么任由光陰點點滴滴流逝,忽略了自己,也忘記了時間。
然而,在這忙碌嘈雜的世上,卻仍有人堅守本心,把每一拍時間悄悄定格,踏遍萬水千山,去追逐與探尋夢想的底色。
身為著名的中國寫實油畫家,劉建中先生1959年出生于河南永城市。畢業于河南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油畫專業,時任中國原創藝術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委員。其作品曾多次在澳洲、希臘和土耳其等國家和地區參加聯展和舉辦個展,更曾任土耳其華商會秘書長、伊斯坦布爾大學亞洲藝術研究所特邀研究員。
然而,剝離了層層耀眼光環,這位河南土生土長的著名油畫家在提及繪畫時的表情,更像個虔誠的信徒。
游歷作畫的幾十年間,劉建中宛如一位朝圣般的苦修者。他不僅行走于澳洲、南歐和西亞等地,更是多次深入青藏及江南,扎根于凝重樸素的遺跡舊址。在油畫創作中,他以精致逼真的寫實手法,描繪不同國家和民族的自然風光、人物,以敏銳的感觸、精致的技巧,捕捉視覺瞬間,同時以豐富的記憶和聯想,將生活中的細節化作令人感動的畫面。其作品色彩柔和、筆觸細膩、刻畫入微且帶有感傷、凄涼和悲憫的情調,力圖在簡單、平凡和直接的事物中,喚起人們對故鄉的懷戀、對宗教的虔誠、以及對逝去時光的回憶。
正是由于時間與藝術的相融,讓這樣的遠行與追尋,成了在漫長時間里一程一程對美學的記載。時間如刻刀,如畫筆,如最偉大的繆斯,就這么握住了他的手,一筆一筆繪出了山水真意,煙火人間。
在作品《奧斯曼人》組畫中,畫家用突厥、阿拉伯、波斯和原住民的不同形象,展現了奧斯曼帝國的多重文化和民族交融。在《風兒吹過上帝的煙囪》中,卡帕多奇亞詭異的山貌和古老的宗教故事,羸弱女孩憂郁的眼神和飄散的亂發,用對比的手法刻畫了一幅歷史的畫卷。《亞美尼亞人的廢墟》,畫家不僅暗喻土耳其與亞美尼亞的百年冤仇,還希望在這塊苦難的土地上看到不枯的花兒和孩子的笑容。
光陰如水流淌,時間在雕刻與改變這城市的每一處。藝術家劉建中先生閱讀著自然、人生和城市,在時間中潛心沉淀,用畫筆呈現著夢想的底色。

藝術家 劉建中
1959年生,豫東芒碭山人。畢業于河南大學藝術系油畫專業。早年從事新聞出版工作,后旅居澳洲、土耳其等國。曾任土耳其華商會秘書長、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大學亞洲藝術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馬爾馬拉大學客座教授。曾在澳洲、土耳其、希臘等國家參加聯展和舉辦個人畫展。劉建中的繪畫生涯不僅著力于研究中西方繪畫技藝的異同,更著重于關注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信仰與追求,為東西方文化與藝術的交流進行了富有成效地探索。作品《西藏兄妹》、《藍色清真寺》、《黃金海岸》等被私人藝術館和個人收藏。
藝術作品欣賞

帝王蝶 布面油畫 2013年

行者 布面油畫 2012年

山那邊兒 布面油畫 2013年

風兒吹過上帝的煙囪 布面油畫 2006年

陽春三月 布面油畫 2014年

門徒 布面油畫 2005年

左鄰 布面油畫 2006年

憶江南 布面油畫 2015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