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B2B、C2C、B2C到O2O,電商概念已經不知道翻了多少次了,這是一個概念紛飛的時代。值得慶幸的是,每個概念最后都能活下一兩個企業。
藝術品電商也不例外,從“嘉德在線”開始到現在的淘寶拍賣會,無一例外的是采取了在線拍賣的形式,類似于B2C或C2C的概念,近來,也有企業探索了O2O模式,不過骨子里仍然是B2C或者C2C。
在某種意義上說,O2O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是線下行業利用O2O進軍互聯網,延伸或拓展線下優勢,另一方面是電商平臺整合線下行業資源,建立平臺優勢。
從本質上看,藝術品電商不僅僅是落后于互聯網以及電商的發展速度,而且更可怕的是,他們正在重復走電商的“老路”。
那么電商的老路是什么?
兩個字,販賣。
比如,從阿里巴巴上躉貨淘寶上賣,從淘寶上躉貨淘寶上賣,從商家躉貨商城賣,諸如此類。先販后賣。
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主要是利潤空間牢牢控制在別人手里。
第一是廠商手里,他們可以停止供貨或者提價。
第二是平臺手里,如淘寶、天貓,平臺上推廣費用或者服務費很高。上次聽說一個例子一個月上百萬的流水居然剩不到1萬元,平臺商卻是旱澇保收。
還有一點,傳統行業的企業一旦進駐互聯網,可以很輕松的砍掉你辛苦積累的優勢。當他們與平臺商結合的時候,也是你所代理商品品牌的世界末日,畢竟他們在線下積累幾十年的品牌優勢不是吃素的。
我們再看現有的藝術品電商,基本上都沒有電商平臺的概念。為什么這么說呢?
幾個人,集聚了幾十家店鋪,或者上百位藝術家,就搞了一個所謂的平臺,在線拍賣,本質上也是販賣。說白了,他們連一個天貓店的規模都沒有。不少藝術品電商平臺用的是一些商城程序,一個完整的電商平臺涉及太多細節,到了這里全省了。沒有前端,不知道流量、用戶從哪里來?這個問題不怎么重視,很多是先平臺后其他。
最初,藝術行業看到藝術電商轟轟烈烈的來了,著實害怕了些,只是幾年過去了,線下藝術品交易額牢牢地占據著整個市場至少90%的份額,他們也放松了,啥危險都沒有,玩的都是線下不玩的那些。
我們從電商的發展趨勢上,可以預測下,一旦線下有實力、有資源的藝術行業企業真正進入藝術品電商,而且有懂藝術加電商的高人操作的話,現有的藝術品電商沒有幾個能扛得住他們的攻勢的。
誰能扛得住?誰又能逐鹿中原?
讓我們拭目以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