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kandinsky)的畫作啟發了抽象表現藝術風潮,為現代藝術開拓了不同視野,帶來全新的感受。他是一位能將色彩與音樂等同起來的畫家,讓人們能夠“聆聽”繪畫,“描繪”音樂。

瓦西里•康定斯基
阿爾森·波里布尼曾說“抽象藝術可稱的上是二十世界典型的藝術樣式了,可是沒有一個人敢斷言它屬于通俗的藝術樣式。對于廣大民眾來說,它仍然像喜馬拉雅山一樣----太高,太遠,無從探測,不可理解”。
抽象到底是什么?抽象是相對具象而言的,抽象繪畫所描繪的形象和我們看到的現實世界中的形象沒有聯系,正如保羅·克里所說“藝術并不仿造可見的東西,而是把不可見的東西創造出來。”
在二十世紀西方現代藝術諸多流派中最能體現抽象分析精神的是抽象主義,其代表人物就是瓦西里·康定斯基。他以色彩為出發點,將色彩與聲音互相融合,將聲音這種不可見的藝術以可見的繪畫表現出來,并滲透了印象主義和新藝術運動裝飾的影子。在作品中,他通過畫面空間中,排列顫動的、急速的運動狀色塊,以抽象的圖形講述著故事內容。

塔景 1909年 75.5×99.5公分
鑒賞:在這幅作品中,構圖是建立在一些很好確定的平面,和一些用強力色調所涂抹的色彩表面上,使自然界彷佛浸透在一股新的活力當中。

天堂 1909年 70×97公分

抒情詩 1911年 94×130公分
鑒賞:“藍騎士”為名,標榜自己的藝術風格,他們都承認立體主義具有創新的力量和作用,但是他們卻又反對立體派的理性主義。畫中的馬匹是從彩色木刻中拓印下來。這幅畫的每一筆觸都非常重要,精確無比。
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Kandinsky)是抽象藝術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奠基人。他的抽象繪畫理論形成于20世紀初,在l911年所寫的《論藝術的精神》、1912年的《關于形式問題》、1923年的《點、線到面》。1938年的《論具體藝術》等書,都是現代抽象藝術的啟示錄,它們系統而準確地表達了他的理論和觀念。

構圖 1924年
鑒賞:康丁斯基在這里將形象和色彩的含義,以及力度互相結合在一起:方塊之間以奇特的方式重疊在一起,一個大的黑色“問號”通過一系列動感的圖形,與背景交織在一起。這是一種形象和色彩所做出來的理論。
(一)早期的繪畫風格
1866年,康定斯基生于莫斯科。1909年,他加入德國表現派社團“慕尼黑新藝術家協會”,并擔任首屆主席。次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關于抽象藝術的重要理論著作《論藝術的精神》,并創作了第一幅抽象作品《即興創作》。在這期間,康定斯基關于非客觀物體的繪畫或者沒有實際主題的繪畫正在萌芽。這屬于他早期的繪畫,并滲透了印象主義和新藝術運動裝飾的影子。在作品中,他通過畫面空間中,排列顫動的、急速的運動狀色塊,以抽象的圖形講述著故事內容。在1909年期間,康定斯基的繪畫作品,以非客觀物體、沒有實際主題為鮮明的創作構思。

在方格子中 1923年 97×93公分
鑒賞:在這幅畫中康丁斯基擺脫了以往辛苦積累的經驗,試圖建立一個不同的新世界,這個新世界是由純粹的形體以及在淡色調的底層上,靈活的運用各種色彩,并以色調的對比來構筑畫面。
由于康定斯基對科學及法律有強烈的興趣,以及通過通神學神秘主義思潮的深刻影響,形成了他獨特的點、線、面理論。他寫道:“色彩和形式的和諧,從嚴格意義上說必須以觸及人類靈魂的原則為唯一基礎。”這充分體現他的感性思維是在理性思維的基礎上形成的,理性思維沒有離開過繪畫創作的過程中。

構成第四號(戰斗) 1911年 160×250公分
鑒賞:畫面是騎兵們的一場沖突,這場沖突透過抽象形式呈現,最后變成一種象形文字,或是變成一堆伸展開來的線條,而這些線條就像長矛一樣朝著戰斗方向沖出去。
(二)成熟時期的繪畫創作
到了1920年,是康定斯基生平的另一個主要階段。在繼續以自由抽象的手法作畫的同時,他開始在繪畫創作中,運用點、線、面創作規則形狀、直線或幾何曲線的嘗試。由于當時幾何抽象和構成主義的強烈影響,在繪畫作品中,由自由形式變成了以規則、僵硬的線條、一些邊緣輪廓分明的彎曲彩色形狀。盡管如此,繪畫依然保持著劇烈的節奏感,保持非客觀物體的形式。強烈的節奏不再體現在情緒化的筆觸與線條中,而是對形式的體現。這段時期的作品與之前的相比,明顯具有一種理性的成分。

蔚藍的天空 1940年 100×73公分
鑒賞:這幅畫中,幻想馳騁在無垠的太空里,康丁斯基所畫的太空,布滿了一些形象,這些形象可能會使人想到浮游生物,與大自然界毫無關系,這些由他想像創造出來的形體,漂浮在清澈無比的天際之中,像是一個虛無飄渺的非現實的外太空。
這種變化,可以從1919、1920年、1923年的三幅畫里看出來。《灰色,第222號》幾乎完全是自由的,非幾何形的。《白線,第232號》顯示了一些有規則的形狀、直線條和一些邊緣輪廓分明的彎曲形狀。在《作品VIII》這幅畫中,這一切便被有規則的堅硬輪廓所取代了。

灰色,第222號 康定斯基 1923年

作品VIII 康定斯基 1928年
鑒賞:哪怕在幾何形體最僵硬的時期,他的繪畫在結構上也是富有動勢的,由三角形、圓形形成的點、面,以及不穩定的斜線,與幾何線條形成對比,忽隱忽現地互相作用,理性的闡釋架構著畫面的一切。

構圖第九號 康定斯基 1936年
鑒賞:康定斯基在《構圖第九號》里,利用兩個相同大小、一正一倒的三角形,以及在兩個三角形之間的平行四邊形組成畫面,而這個平行四邊形又被分為四個等型、更小的平行四邊形。這樣就把整個畫面的截開,建立了一種理性規整的數學模式。
在這個數學模式限定嚴格但色彩繽紛的背景中,有機的散布了一些各色各樣像是瘋狂起舞的小形體,有圓形、棋盤方塊形、窄長的矩形和變形蟲式的圖案。這種小形體充分運用了點、線、面的相互作用,恰當地安置在一定的位置上。這些圖案在整體上看,就是形狀不一的點。有自由形的小點,有規整的圓點、方點,通過對比,點也是面。小方形在整個畫面中是一個點,同時它本身也是面。整個構圖,通過對比充分體現了自由與約束。背景有幾個大的交替的豎直矩形、黑白色的棋盤格,這種抽象形式之間的關系表現得恰如其分。

展示設計 奧地利建筑展 2007 康定斯基對現代抽象藝術的影響

標志設計 深圳平面展 2007 康定斯基對現代抽象藝術的影響
在大的幾何圖案上面,分解小而自由的形狀,是他在繪畫成熟時期中一直感興趣的手法。這其中的手法體現了康定斯基理性的點、線、面創作,在各自元素的配合下,展現出了協調、整一又富有情感。
音樂是靈動的聽覺藝術,美術是富有沖擊的視覺藝術,康定斯基完美的演繹了聽覺和視覺傳達。欣賞康定斯基的抽象畫能讓人從兩種藝術中得到凈化。康定斯基所給我們留下的是一股精神,一股賦予創造性的、執著的、藝術精神;他的抽象理論是一種新形式的象征符號,在創作中尋求畫面與精神的統一;他的任何一幅作品幾乎都是以表達他強烈情感而存在。或許我們今天的繪畫、攝影、電影設計等等,也應該這樣,從麻木中找到自己的情感所在,從而表達內心深處的東西。沒有生命的東西是不可能與有生命的東西產聲共振的。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