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之計在于春,農人剛剛播種,便已開始眺望秋日的金黃了。春天總能給人以希望。但年前專家們說“2016年將是最困難的一年”,年年難過年年過, 聽多了專家的預言后人生更沒了方向,就像年年有專家振振有詞地說房價馬上會下跌,結果你捂緊錢袋等了幾年后才發現房價又翻了一番。你和他們理論,他們一面 端著心靈雞湯建議你返回自身尋找內心的寧靜,一面在曖昧的霓虹燈下搖杯掛壁,構思下一篇雄文,這是個專家凸顯而思想家淡出的時代。
對于書法人來說,今年會不會是最困難的一年呢?伴隨著書法市場的持續低迷,似乎社會對于書法的熱情跌入了低谷。如果把目光向后回溯幾十年,我們 會發現書法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有個比較清晰的拐點,這個拐點是在一系列事件基礎上出現的,即1977年《書法》雜志的創刊及其主辦的全國第一屆書法篆刻 展,在此之后的1981年中國書協成立,加之各大書法專業報刊的創辦,這幾個重大事件的共同作用下,書法開始走向全面復興。去年書法界也發生了幾件大事: 一個是第十一屆“國展”評審所體現出來的新氣象;第二個事件是中國書協的換屆改選;三是《書法研究》復刊、《中國書法》下半月刊改版。這三件事結合在一 起,能不能對書法發展形成一個新的良性的拐點,我們雖然充滿期待,但也只能留給時間檢驗。
書法經過三十多年快速發展,碩果累累,卻又前路漫漫。有人將中國書協換屆之后的書壇定義為書法的“后權威時代”,雖然書法家中缺乏綜合修養較高 的權威人士并不是書協的責任,但培養有責任擔當和文化眼光的書法家無疑是擺在新一屆書協領導面前的一道難題。而更大的艱難在于,整個書法生態的改善,正如 這漫天的霧霾,人人戴著口罩卻又不得不共同呼吸著這有毒的空氣——不管你名頭多大、市場多好。所以,勇于擔當是必要的,而保持思維的敏銳、知識和觀念的更 新、對書法事業的熱情,對于“站在不同位置”上的書法人來說,都是重要的。
聰明人扮蠢與傻瓜裝聰明一樣,都容易露出破綻。就如同書法家下筆故作稚拙與初學者假裝瀟灑一樣,筆法是騙不了人的。書法到最后無非是書寫自己的 內心。周星馳的童真、徐克的俠氣、吳宇森的道義,在他們優秀的作品中一定都有最真誠的自我投射,從這個意義上講,“書如其人”是有道理的。嚴格地說,書法 家應該是具有人文情懷、獨立人格和社會擔當的精英,他們本身具備其特有的性情、氣質和襟懷。只有當書法家具備了扎實的學養和人格魅力,其筆下才能自然地流 露出濃濃的“書卷氣”。放翁有詩曰:“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多么美好的狀態。書法重要的不就是“狀態”二字嗎?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里,我們 都需要一個屬于自己的空間,它是人們身體與精神棲居的所在。這個空間可能是一間書房、一間茶室,也可能只是書架邊的一角。其實,書法藝術與生活的關系,它 們應是密切的而非疏離的,溫暖的而非高冷的,融合的而非矛盾的。書法不應是陳列的展品與孤獨的創作,書法是中國式人文生活的精致表達,是中國文化與藝術精 神不可替代的載體。當今書壇,應該有一批耐得住寂寞的書法家來傳承中國書法的真諦。
生命的蓬勃一如野地的花,雖然經風一吹,便歸于無有,但當春天來到時,還是盡情地綻放吧。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