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靜(河北)
我驚嘆民國時期涌現出那么多留學海外、從事各類藝術的民國才女。她們的卓絕才華、優雅氣質,她們的可嘉勇氣、藝術造詣,她們對愛情的忠貞不渝,還有、與同齡女伴之間那種緣分友誼,絲毫不遜她們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婚姻愛情。
從文學到繪畫,從東方到西方,從水墨到油畫,從神韻到寫實,從真實的歷史到各種版本的故事傳奇,我一次又一次被民國女畫家方君璧所吸引。從葉嘉瑩先生的詩詞演講中突然認識的八十多歲的女畫家,到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轟動巴黎的民國才女。方君璧,成了我迫不及待渴望走近再走近的有關民國時期有關油畫藝術的真實歷史。
我想知道的太多,比如她的繪畫人生、婚姻愛情,她的異國鄉愁,她解放后去國離鄉,一個人在海外追逐著她的繪畫藝術之夢。但是偶然看到一幅《吹笛女》時,我所有的關注目光,鎖定在她和畫中人之間的那段長達一生不朽的純真友誼。
一幅“你吹笛,我畫畫”的油畫, 足以見證了才女之間最深厚最美好的友情,更見證了兩個民國才女卓爾不群的人生經歷。《吹笛女》重新在油畫拍賣場出現,快節奏、物質化,喧囂浮躁、功利十足網絡時代的現代女子,有幾個敢與兩位方姓民國才女一比才氣,二比愛情,三比友誼?
1921年,在蔡元培和李石曾等中國教育家的協助下,法國用“庚子賠款”在里昂創辦“中法大學”,成為中國留學生的聚集之地。很多女孩子第一次 離開家門,出國留學,這批女孩子中有后來成為畫家的潘玉良,有成為作家的蘇雪林,當然還有油畫《吹笛女》的畫中人方于,她后來成了國內著名的翻譯家和音樂家,培養了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等弟子。
1924年,方于被方君璧打扮成身著高貴紫中式上衣、白色長裙,留著西式發型的女子,一支古樸的長笛橫握手中。習畫多年的方君璧此時就讀于巴黎 高等美術學院,對油畫畫面的駕馭游刃有余,極具音樂氣質眉清目秀的方于,在方君璧輕柔的筆觸里展現出少女的溫柔嫻靜典雅,凝神吹奏中眼光淡然迷離。
這幅流溢著東方女性美和青春魅力的油畫,被選入“巴黎春季藝術沙龍”,方君璧憑《吹笛女》成為第一位進入沙龍的中國女性。展出后即刻傾倒了巴黎廣大觀眾,方于的藝術形象在法國美術界傳為佳話。
方君璧與方于兩位老友在1976年的南京和1980年的云南曾兩次聚首,之后再未相見。而《吹笛女》背后兩人跨越一個世紀的友情故事,依然余音裊裊,不絕于耳。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