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0月4日,香港蘇富比于秋季拍賣會羅曼尼康帝特選年份拍品首天成功刷新“單項洋酒拍品”世界拍賣紀錄
洋酒拍賣行情火爆
2015年10月4號的蘇富比香港拍賣會上,一項由114瓶羅曼尼?康帝葡萄酒組成的拍賣品成為史上最昂貴的葡萄酒拍賣品,單筆拍賣價高達 160萬美元。這相當于每瓶葡萄酒價值14121美元,每杯酒1700美元。2016年1月16日,扎奇(Zachys)在中國香港舉辦了本年度的首個拍 賣會,一箱12瓶裝的1990年份羅曼尼?康帝葡萄酒(1990 Romanée-Conti )拍出159.25萬港元的價格。
事實上,從2010年開始,紅酒拍賣行情一直處于穩定的上揚之中。僅在2010年10月,香港蘇富比推出的兩場名酒窖專拍,就創下1.07億港 元的總成交額,遠超此前7400萬港元的預估價。其中3瓶1869年出品的拉菲更拍出了單瓶23萬美元的天價。而亞洲買家的實力更令人瞠目,據悉,拍賣價 15000美元以上的高檔葡萄酒,三分之二是被亞洲買家買走的。
2011年,香港蘇富比的安德魯?勞埃德?韋伯先生的專場拍賣,奉上了其收藏的746種波爾多葡萄酒和勃艮第葡萄酒。拍賣會持續了6小時,總成交額為560萬美元,遠超此前預估的410萬美元。
除了葡萄酒之外,威士忌的拍賣行情也在近年來風生水起。2015年8月28日,寶龍拍賣行(Bonhams)香港拍賣會上,一瓶1960年份的輕井澤威士忌(Karuizawa)拍出918750港元的高價,創造單瓶日本威士忌拍賣價新紀錄。
過去5年,威士忌藏家對日本威士忌的興趣與日俱增,日本威士忌的價格也相應上漲。2012年11月,一瓶1986年的輕井澤產的威士忌被拍出 7140港元,2013年11月同一款威士忌的成交價變成9800港元,到了2014年5月又升至12250港元。而一瓶1966年產的21年輕井澤威士 忌在2013年11月以73500港元成交,到了2014年5月,類似的威士忌成交價便達到了98000港元。
在已停產的日本蒸餾酒廠中,來自羽生和輕井澤酒廠的威士忌最受歡迎。此外,收藏家對年份較久的威士忌也頗感興趣。 2014年5月一個拍賣會上,一瓶50年的山崎威士忌受到追捧,最終以24.5萬港元成交,創下拍賣紀錄。
價值體系成為關鍵
之所以紅酒拍賣能夠持續受到藏家的青睞,而白酒拍賣大有“曇花一現”之虞,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因為投資的價值體系。在收藏和拍賣市場上,最 受追捧的葡萄酒都產自世界頂級酒莊。波爾多排名前十的葡萄酒是目前最受追捧的:拉菲莊、拉圖莊、木桐莊、瑪歌園、奧比安莊以及柏美洛右岸的柏翠莊、歐頌 莊、小柏圖斯、里鵬莊以及圣?愛米利翁的白馬莊。在這點上,白酒投資也基本上建立了一個自己的標準,像目前最受追捧的就是茅臺(600519,股吧),隨后的則是五糧液(000858,股吧)以及早期的其他地區名酒。
與品牌相比,年份無疑是葡萄酒投資的最大因素。在葡萄酒投資界有“千金難買好年份”的說法。像1961年的天氣極端,獲譽為“世紀釀酒年份”之 一。1961年的頂級佳釀味道濃烈,但少了1945年葡萄酒的強烈單寧味道。這年5月一場嚴霜窒礙了葡萄的生長,其后夏天普遍干燥涼快,8月底至9月才酷 熱來襲,令葡萄產量減少,釀造的葡萄酒比較濃稠,果味成熟,加上夏天晚上氣溫偏低,令葡萄酒酸味鮮明。1961年葡萄酒的另一過人特色,是酒質一致,陳年能 力較強。釀制至今數十年,但葡萄酒味道依然清新,口感順滑甜美,絕非其他葡萄酒可以媲美。雖然當時被指定價過高,但在50年后的今天,事實證明它物超所 值。當年第一手購入1961年葡萄酒的先見之士,今天也喜見珍藏升價不止十倍。而今年1961年的拉圖無疑是投資者的最愛。
與1961年相比,1982年的葡萄酒也是目前受到追捧的年份。現在許多內地的藏家都喜歡1982年拉菲,無疑是最好的證明。2010年初,一 箱12瓶的1982年拉菲,交易價格是2.5萬英鎊,到2011年初,交易價格約為4萬英鎊左右,而這款酒1982年剛上市時候的售價約是255英鎊。不 到20年時間,上漲了約100倍。隨著時間的推移,較早年份的頂級名酒因為被人們喝掉,而越發珍稀,價格的高漲也就很自然了。另外,每年頂級葡萄酒的生產 量也是很有限的。拉菲酒莊每年只有48萬瓶左右的產量,拉圖酒莊僅有35萬瓶的產量。
與此相比,目前的白酒拍賣市場上,基本上還是以早為貴的思路,這無疑是有問題的。因為有關專家表示,在當年“大躍進”的時候,出產的茅臺酒質量 無疑是有問題的。因此,白酒如果需要在“液體黃金”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有自己的價值體系,特別是對于年份的評判,一定要有一個權威的說法。
關注名酒中的“潛力股”
葡萄酒被狂熱追捧,當然和葡萄酒投資的豐厚收益有極大關系。葡萄酒素有“液體黃金”之稱,是全球投資回報最穩定的品種之一。曾有英國公司對6種主要投資品30年來的回報率做過一個統計,結果顯示:鉆石的漲幅1.49倍,黃金1.68倍,中國瓷器16.67倍,古典名畫16倍,而頂級葡萄酒的投資回報更加驚人。據統計,10種法國波爾多地區出產的最頂級葡萄酒,在過去3年的回報率為150%,5年的回報率為350%,10年的回報率則高達500%。
拉菲的表現,令波爾多五大酒莊中的其他4家黯然失色。比如2000年產的拉菲,剛上市時的價格與拉圖(Latour)相同,但現在拉菲已經是拉 圖的兩倍。和沸騰的拉菲價格相比,有些高品質的酒就顯得性價比非常高。比如五大酒莊之一的拉圖(Latour),1982年份的酒,一箱的價格大約是2萬 英鎊左右,大概是拉菲的一半價格。而拉圖的酒,以其強壯而著稱,不管從任何角度來看,都不遜色于拉菲。1982年是公認的極為出色的年份。再比如五大酒莊 之一的奧比昂(Haut brion),同樣是極佳的1982年份的酒,目前一箱的成交價約為8000多英鎊。懂得葡萄酒的人,可以像分析股票一樣,找到性價比非常高的酒。這些酒 無論是自己喝,還是作為投資品,都是比拉菲更好的上佳選擇。
而在白酒的拍賣市場上,茅臺一枝獨秀的局面也可能會被打破。像前兩年上海朵云軒的拍賣中,19世紀初義泉涌汾酒拍出了126.5萬元。義泉涌汾 酒由楊得齡所創,開始叫寶泉益,后合并德原成,崇盛永兩酒坊,于1915年易名為義泉涌(后來的國營杏花村汾酒廠)。1915年義泉涌用10年以上老窖陳 釀老白汾越洋參加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榮獲一等獎。在走出國門的中國酒中唯一奪得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的“甲等金質大獎章”,大放異彩于南北美洲,巴拿馬賽一鳴驚人,為國人揚眉吐氣,成為參賽的中國酒中首先為國爭大光,爭得國人尊嚴和自豪的揚名中外的民族品牌,“杏花村”汾酒,奪得了“最早國酒”的榮譽地位。
在2011年北京保利的春拍中,約上世紀30年代中期賴茅拍出了264.5萬元。1951年左右,在貴州省人民政府接管“成義”、“恒興”、 “榮和”三家燒房期間,仁懷縣人民政府和三家燒房的代表到貴州省人民政府匯報工作時,會帶一些各自燒房不同時期釀造的有代表性的陳酒,作為樣品送給省人民 政府展覽。展覽結束后,各燒房對展品酒作價出售,朱金城先生購買了外觀好看的“賴茅”酒拿回家收藏,直到此次拍賣才重新露面。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