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經歷了2015年股市的大幅波動,公歷新年一過又愈演愈烈,竟然迎來連續三天股市熔斷(大意指A股當天的漲跌幅超過10%而提前下班)。中國的股市,你還愛嗎?
股市兇險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在總體經濟下行的環境下,繼股票和房地產這兩大投資領域已經積攢了太多泡沫之后,藝術品收藏市場卻保持了相當的活力。
首先是中國收藏家在世界拍場表現搶眼、出手闊綽,讓人難以忽視。2015年中,美國《藝術新聞》(ARTnews)公布了每年一次的“頂級藏家200強”(Top 200 Collectors)名單,破紀錄的有14位華人收藏家入選,包括五月買到畢加索的王健林和購到莫奈的王中軍。年底,劉益謙又豪擲10.73億買下名畫《側臥的裸女》,并因此高居2015年藏家權力榜榜首。

最近一年的藝術市場也相當熱鬧。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中顯示,公眾投資收藏意愿增強。從收益方面來講,名家名作收益可觀,長期持有回報穩健。(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數據)。
盡管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藝術品收藏,但不能因為比例增加就忽視了基數的巨大。2013年參與藝術品收藏的人大約有8000萬,粗略地計算一下,也就是說,在今天的中國,還有95%的人沒有收藏藝術品,甚至還沒有涉足藝術品。藝術品未來市場的巨大潛力顯而易見。
但話說回來,藝術品投資和收藏也并不是一回事。而更多藝術愛好者是傾向收藏而不是投資。我問過很多熱愛藝術但不是專業學藝術的朋友,為什么沒有開始收藏,原因無非是覺得藝術品收藏的門檻太高。擔心自己對藝術的鑒賞力不夠啊,藝術作品往往天價啊,從此不敢邁出第一步。
而實際上,藝術品收藏并沒有你想象中那么“高冷”,尤其是當代藝術這塊。不是非要像頂級藏家那樣一擲千金,驚艷四座。在年輕人里面,其實早就有一群跨界的70后、80后已經開始行動,他們有工薪族也有創業者,因為喜歡藝術而涉足這個領域,通過慢慢學習,將藝術品收藏融入自己的生活方式,中間還收獲了好多有趣的故事。
中國的“宮津大輔”
謝晉宇:收藏藝術讓我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謝晉宇迷上收藏最早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的事。像許多開始收藏的人一樣,郵票是他的起點。但涉足藝術品收藏,是在2000年左右。收藏改變了他的職業軌道。原來在上海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任教的他,兩年前已經徹底轉向他鐘愛的藝術,被調去四川大學從事藝術管理研究。
盡管因為藝術收藏改變了人生軌道,但他最初也是用大學教授微薄薪水換回滿屋作品的工薪收藏家。
他被稱為中國版宮津大輔。和藝術結緣,始于一個叫“嘉德在線”網站(中國嘉德拍賣在2000年成立的藝術品在線銷售平臺,銷售的藝術品價格從幾百元到幾百萬人民幣。)“我一接觸就迷上了,就像是購物成癮的婦女一樣,每天去看,幾乎每周都買。我真正稱得上收藏品的東西其實很便宜,那幅作品在‘嘉德在線’拍賣標價400元,加上傭金也就440元。”一開始也買了很多算不上藝術品的作品,2004年買下的鄭維作品是他第一件真正意義上的藏品。藝術家鄭維如今在業界已經有一點影響。

謝晉宇最鐘情的,還是當代藝術的收藏。2004年嘉德在線推出畢業生作品專場,吸引了謝晉宇的注意。學生畢業創作中的實驗性、對于想象的探索和創作的真誠,不僅讓謝晉宇喜歡,甚至被打動。
但是真正讓他有所行動的是另一件事。有一年嚴冬,他在北京和陳明強、張麗丹幾個學試驗藝術的央美學生見面、買作品。學生張麗丹說:“拿到這筆錢又可以作作品了。”這句話震動了謝晉宇,第一次深切感觸到學生創作的艱難。自此,謝晉宇慢慢將收藏中心轉移當代藝術的收藏,尤其是年輕、剛畢業的藝術家的作品。加上當代藝術充滿了新鮮、抗爭、批判和顛覆的東西,這也契合謝晉宇的個性。
當代藝術多出自年輕藝術家,比起動輒千萬、上億的成熟藝術家的作品,對財務的要求低。“我的這種收藏方式其實很簡單,首先我的預算并不多,其次我認為收藏這些年輕藝術家,是一種‘窮人幫窮人’的概念。”而且他看到大多數成熟的藝術家很少能夠突破自己,所以更看重年輕人的真誠。在謝晉宇的收藏名單中,有一大批目前正當紅的藝術家,如臧坤坤、閆珩、鄭維、李明、黃亮、潘泓鋼、胡有辰等。
我們總驚嘆尤倫斯夫婦在十多年前花了10萬美金買了一張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最后賣了1.8億。每個人都希望這樣,在這些藝術家還沒有被發現的時候,用一雙懂得藝術的眼睛去發現他們。

對于謝晉宇來說,也一直有這樣的成就感。因為往往在藝術機構發現他們之前他就找到了藝術家,直接接觸他們,看他們的創作。這不僅對藝術家是信心和資金的支持,同時也幫助他更深入地介入藝術。如今他仍然不斷去探索更為年輕的藝術家,而他從2005年之后認識與收藏的年輕藝術家,有一半仍在堅持藝術創作。對他們,謝晉宇心中有如同家長般的情感。
比如如今非常活躍的藝術家臧坤坤,謝晉宇認識他是在2008年,最早收藏了他的作品《有陰阜的環形沙發》和《中國熊貓》,那時每件不到一萬元。“當時他剛剛到北京,而我從上海過來,我們約在798藝術區見面。坤坤竟然從他老遠的工作室打車來接我,那份對早期收藏者的感謝寫在他的臉上。后來我堅持坐地鐵回他的工作室看作品。”謝晉宇說。而在臧坤坤心中,謝晉宇也絕非買作品這么簡單。“謝老師算是我第二位收藏家,當時我才剛畢業,作品做得不多,之后我還參加了謝老師的藝術家研究項目。

有陰阜的環形沙發 布面油彩 115×140CM 2008

偶爾碰到超出自己預算的作品,他也會有瘋魔的時候。曾有一次為買賈藹力的一幅作品而賣掉房子,盡管后來因為其他原因沒能買到這幅作品,他并不感到后悔?,F在,賈藹力的作品在年輕藝術家里很有市場價值,這讓沒有買到作品的謝晉宇感到一種自我肯定,并不是因為價值,而是他看待藝術家的眼光。后來他用這筆錢買了很多魯美年輕藝術家的作品,這些成了謝晉宇的收藏當中較成體系的部分。
在謝晉宇看來,看書和逛藝術網站史是不錯的學習藝術的途徑,此外還有直接和藝術家交談。 怎樣從一個對藝術感興趣的人開始收藏?謝晉宇建議:“先把它作為裝飾你家的裝飾品買,在網上可能幾千塊就能買到。一定要開始,不開始的話永遠在旁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間屋子,買一件東西掛在墻上,這個東西就和你有切實的關系了。掛藝術品真的是裝飾家的最好的方式。”謝晉宇收藏的藝術品以繪畫為主。此外,因為對影像有特殊情結,因此影像作品包括攝影和移動影像也占比較大的比例。雕塑和小的裝置也有一些,但是比例很少。
從更大的意義上說,謝晉宇做收藏是對夢想的“曲線救國”。考大學時想念文學,卻陰差陽錯學了政治經濟學。然而最終通過藝術,找到了與內心共鳴的事物,遂了“文青夢”。那些藝術家表達出的作品仿佛是他自己想表達而未得的;收藏對于他無關市場價值走向,而是自我身份的認同;這成了他的生活方式,同時讓他找到了自己靈魂的軌跡。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