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雍正 五言楹聯

清朝皇帝,自幼就開始飽讀詩書,學習騎射。因此,這些皇帝們不僅擁有治國安邦的才能,在名師的輔導教學下,更是喜歡琴棋書畫,尤其對書法十分擅長。在清朝初期,內務府開辦“如意館”,培養書畫人才,書畫藝術同時也成為皇室成員的家傳。特別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人的書法,都已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清逸典雅、雍容華貴的獨特風格。書法最好的當屬雍正皇帝,其書法文雅遒勁,妙兼眾體。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1678年至1735年),即雍正皇帝,他可稱得上是位奇特的帝王,出色的才華、剛強的性格以及傳奇般的政治生涯,皆令人感嘆。而雍正的存世墨跡也十分精妙,其取法趙孟頫和董其昌,運筆流暢嫻熟,行筆疾馳有序、氣脈貫通,為歷代皇帝御筆書法中不可多得。雍正的字在康雍乾三帝之中寫得最好,比康熙的字來得飄逸瀟灑,比乾隆的字更莊重有骨,尤其他的行楷寫得更好。只不過他為人過于深沉內斂,不為世人理解罷了,藝術品位可直追宋徽宗,治國能力也不遜于唐太宗,真乃千古一帝,可惜在位時間和壽命都太短。
這副雍正的“茶煙輕結翠,花雨細流香”楹聯,單幅縱113.5厘米、橫24厘米。鈐印二方:“朝乾夕陽”、“雍正宸翰”。此幅五言楹聯展示雍正的書法特色,文雅遒勁、氣勢宏偉,平和規矩,顯示出一位帝王的修養。作品墨色烏黑,印鑒清晰,絹本保存完好,彌足珍貴。雍正的書法有帝王之氣,沉穩端潤,沉雄清麗,可見功底虬勁豐儀,疏朗有致,非同一般。其用筆跌宕,用墨酣暢,氣脈一貫,將二王的靈秀,晉唐的古樸及董其昌的逸氣熔為一爐,頗具大家風范。
雍正書法總體表現為流暢嫻熟、寬輟自然、謀略深邃、格調非凡、氣勢宏偉,有皇帝欲凌駕雄強的氣派。雍正擅長楷書、行書、草書、榜書,其中行草書成就最高。他晚年的行書作品,中鋒運筆,穩健流暢,結體整肅,骨骼清秀,給人一種節奏感和韻律美。田忠彥在《淺說清代盛世帝王書法》寫道:“雍正書法與康熙、乾隆相比,康熙的字逸美,雍正的字放達,乾隆的字甜麗。相比之下,雍正的字個性更為舒展,意趣表達更為自然。”這樣的評價還是比較客觀的。
值得一提的是,雍正即位以后,勤于政事,雖然僅僅只有十三年的權政期,但其墨跡所傳卻十分豐富。這些書跡中,數量最多的要算朱批文字了。雍正的朱批文字少則數十字,多則上千字,洋洋灑灑,一氣呵成,有的甚至比奏折還長。朱批的內容涉及廣泛,不乏人君對臣工的勸勉之語。這些朱批寫得相對較為輕松,氣息文雅,仍不難看出董其昌書法對他的影響。同時,雍正御制大字作品則明顯受到趙孟頫的影響,而董其昌的意味則逐漸減少,之所以朱批中仍有董書韻味,大概與書寫時的狀態相對輕松自然有關吧。
特別注意的是,雍正皇帝擅長漢文書法,以行書和草書為最佳之作,但其滿文書法也很嫻熟精湛。從傳世的雍正書法手跡來看,其功力深厚,自成特色。雍正之書風,重自娛而輕規矩,筆勢凌厲硬朗,墨韻婉轉通暢,且剛柔相濟近雅,匠心獨運至美。觀賞字里行間,人們可以體悟到雍正皇帝的個性所在。雍正皇帝施政時間只有短暫的13年,因此其留存于世間的書法作品極少,但是從雍正傳世作品的質量上看,其確實不失為歷代書法家中的佼佼者。(朱積良)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