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臘神話是西方畫家比較喜愛的一類題材,在這些大師中,畫面最具運動感,色彩最鮮艷的,當屬彼得·保羅·魯本斯的油畫。他不僅是佛蘭德斯最偉大的畫家,而且可以說是17世紀巴洛克繪畫的代表人物。
《劫奪柳西帕斯的女兒》一畫是魯本斯作于1616年至1619年的一幅油畫,尺寸為222厘米×209厘米,現藏慕尼黑美術館。作品取材于希臘神話:宙斯和麗達所生的孿生兄弟卡斯托耳和波呂克斯,一個善騎,一個善戰,英勇無敵,他們共同愛上了邁錫尼王的兩個孿生女兒。畫中所描繪的是傳統“搶婚”情節。畫面上人物和馬匹扭動交錯形成一個藝術整體,大輪廓近乎圓形,構成一幅充滿生命運動的圖案,在地平線上激烈地滾動著。雖為“搶婚”,卻沒有暴虐和抗拒,兩匹雄健的高頭大馬,氣勢昂揚。以濃重的色調襯托出卡斯托耳和波呂克斯的英勇強悍及兩位裸體少女的嬌嫩柔媚。是力與美的和諧統一。
這是一幅英雄主義的畫面,畫家通過塑造豐滿強健的人體,通過構圖復雜而激烈的人物動勢,表達了不可抗拒的愛情力量。整個畫面充滿熱情、運動和生命力,表明魯本斯善于把巴洛克藝術的運動激情,裝飾性的夸張,富有想象力的構思,戲劇性的藝術效果同真實感很強的表現手法結合起來。他塑造的人體具有強烈的韻律感,在米開朗基羅式雄健的人體造型中,贊頌人的生命力的美,體現了人文主義反禁欲主義思想,同時也含有縱欲享樂的因素。
魯本斯是一位偉大的人文主義畫家,即使宗教神話是他創作的主要題材,但他還是以世俗的人物和自然去描繪神界人物,正如法國美術史家丹納所言:他的作品表面上涂著一層天主教的圣油,而骨子里的思想感情卻是是異教的。在魯本斯的作品中體現出熱愛生活,對生活充滿美好理想、豐富的想象力,通過藝術形象肯定人的力量和人生的歡樂,他善于運用健康豐滿、生機勃勃的形象,洋溢著樂觀與激情的性格,去表現自己的審美理想與趣味。由于他所處的上流社會環境,迎合上層貴族的審美要求,所以他筆下的人物,尤其是婦女幾乎都是貴婦人,體態胖肥,皮膚細嫩,騷首弄姿,扭捏作態,而男子都是浪蕩公子一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蘭德斯貴族資產者的追求享樂和驕奢淫逸的生活情趣。魯本斯一生創作極為豐盛,作品多具有宏大的場面,強烈的運動感,雄健的造型,富有想象力和戲劇性情節;對比鮮明、響亮飽滿的色彩;流動的線條、激動人心的畫面藝術效果,給人以一種富麗堂皇、華美火熱、歡騰鼓舞的藝術感受。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