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8—1980)本名國華,后改名為丁文、若佛,字大空,號谷華,自署十卉廬主,浙江金姚人。上海新華藝術專業畢業,曾任上海商務印書局編輯、國民書局經理。工書畫,學宗仇十洲,擅作仕女,間寫宋元一路山水,雋逸過人。
如果說,張大千筆下的仕女“白胖高”(膚白體胖身材高)、面部多“三白”(額頭、鼻尖、下巴頦敷粉),色調明艷,帶有敦煌壁畫彩繪畫風,即使摩登女郎身穿旗袍著高跟鞋,也依然如唐美人呈一派富貴氣;那么,胡也佛筆下的仕女形象,多瓜子臉、鵝蛋臉,尖楚楚的鼻子,櫻桃小嘴,眉清目秀,手形舉止動作各各不一,“吳帶當風”飄逸動人,未施粉黛清純漂亮,氣息清雅撲面而來,似遠若近,雅俗共賞。

《胡若佛小傳》是胡也佛的公子胡南洲寫的,說他父親本名國華,1929年進上海商務編《兒童畫報》用胡若佛筆名,抗戰初期自學國畫啟用胡也佛這個新名字,畫室叫大空堂,乍聽像張大千的大風堂,原來他最崇敬的中國畫家正是張大千。胡也佛是浙江余姚人,1906年出生,1980年去世,七十四歲,一生所畫的仕女圖最出名,都說是仇十洲第二,張大千自認畫不出胡也佛筆下仕女的那股媚韻。

題識:仿唐人壁畫法。瑞生兄屬寫敬賀懷琛先生新廈落成志喜。庚寅元旦,也佛。
胡也佛的仕女畫有輕盈、飄逸之感,超凡脫俗。此圖畫吹簫仕女,雖無飄飄衣袂,但有云里霧中之態。衣紋線條,似為絲革之織物,輪廓分明;裙裾線條柔和如水,是輕軟柔韌的絲織品,上下衣裙均為素色,反襯出頭上花簪與腰間錦緞的艷麗華貴。用筆中鋒,流暢委婉,富有表現力。全圖亮麗清雅,有張大千畫風韻。

仕女立軸癸未(1943年)作

回眸立軸戊子(1948年)作

梳妝圖立軸

紈扇仕女立軸丁亥(1947)年作

執扇仕女立軸

麻姑獻壽立軸庚辰(1940)年作

倚竹仕女鏡片設色絹本

蕉蔭仕女鏡片設色絹本

人物鏡片設色絹本

歇鏡片1944年作(207萬元,2011年6月上海天衡)

美人圖雙挖片設色絹本

清風拂面立軸

春 思鏡心1943年作(40.32萬元,2010年3月北京保利)

歷史有時會“捉弄”人。擅畫仕女的胡也佛面對通貨膨脹、積蓄一文不值,妻女患癆病、子女上學、贍養岳母等開支不小,生計之難困擾著他。于是看重商業功利,曾托名《金瓶梅》畫情色畫秘戲圖。引發1947、1948年間發國難財者的爭相訂購,以致發展到以黃金計價,更有甚者冒其名造假畫。在1949年,經老友戈湘嵐、林雪嚴忠告即“洗手”,結束了此段繪畫“小道”。

<金瓶梅>就是 潘金蓮、李瓶兒和春梅三個女人的名字組成的。潘金蓮代表著一種把愛情、激情和風情集于一身的、不守封建婦道的女性。李瓶兒代表著夫唱婦隨、傳宗接代的賢妻良母。春梅則代表著對主人和主人的后代無限愚忠、鞠躬盡瘁的丫頭和女奴。她們都生活在西門慶的身邊,盡情盡力地扮演著自己不同的角色。

人們將不會忘卻:在上海新興城市氛圍下,以任伯年為代表的人物寫意成為風尚以來,現代美術史上還有這樣一位以鐵線游絲描為主,畫風工細、清健、秀美的畫家胡也佛。他的藝術品洋溢青春活力,春痕不老。與其他有成就的畫家一樣,人去作品在,畫比人長壽。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