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伊始全球金融市場陷入了一片動蕩和恐慌之中,各國股市、大宗商品、多種貨幣無一幸免。滬指創13個月來的新低,跌回到了2014年12月的水平。
恐慌中黃金的避險功能又被很多人看好,似乎動蕩市場之中黃金最能保值。果真如此嗎?
讓我們看看過去十年黃金價格的走勢圖:
不難發現黃金在十年內走出了倒“V”字形的走勢,10年間黃金(每克)從150元漲到了現在的230元,即使在最高點的2012年,金價也僅 是380元。試想如果在2006年用150萬買10公斤黃金,到今天市值230萬!總增值50%左右,年均不到4%,收益基本等同于國債,與CPI基本持平。

“黃金有價玉無價”,可以理解為:黃金的漲幅是被限定的。
黃金的價格永遠會有個“錨”掛鉤,這個錨就是通脹,所以黃金的價格變動最多只是實際通脹的體現。而和田籽玉從未來的趨勢看,其稀缺性和需求量會讓其長期保持在相對穩定的漲升通道內。


我們再看看和田籽玉這10年中是怎樣的情況:2006年和田籽玉一級料的價格不超過10萬元/公斤,目前即使市場已經有三年的調整,一級籽料的價格依然保持在100萬元/公斤以上的水平,10年間最保守的漲幅也是10倍。如果10年前同樣花用150萬買和田籽玉一級料,到今天至少應該是2000萬的市場價值。這種投資回報率已經超過了國內的房地產。
看到這里,你覺得投資什么更能保值、增值呢?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