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瘦鐵(1897—1967),名崖,一字叔崖,號瘦鐵,以號行,別號數(shù)青峰館主、天池龍泓齋主等,江蘇省無錫市鴻聲里人。齋名有瘦鐵宦、梅花書屋、峰青館、磅礴、契石堂、一席吾廬、煮墨盦、臨江觀日、天池瀧泓硯齋等。中國畫會創(chuàng)始人之一。擅長中國畫及書法、篆刻。山水畫師法石濤,曾被譽為“江南三鐵”(吳昌碩稱“苔鐵”、王冠山稱“冰鐵”)之一。
錢瘦鐵早年家境清寒,十二歲自家鄉(xiāng)往蘇州護龍街唐伯謙所設漢貞閣為學徒。唐氏時為蘇州刻碑名手,精碑帖鑒別,亦擅裱碑帖,鄭文焯、吳昌碩常以碑帖委之裝池,瘦鐵因識鄭吳二公。滿師后仍居蘇州,設刻字攤以鬻藝。工余奮勵為學,詩文受教于鄭文焯,治印為缶廬弟子,后又識畫家俞語霜,授以六法。瘦鐵自謂藝事受此三人影響最大。鄭文焯為署齋名“瘦鐵宦”,因號瘦鐵。年十九,移居上海,時滬上晝會詩社之屬至多,瘦鐵先后參加海上題襟館等金石書畫會組織,獲交陸廉夫、王二號、黃賓虹、吳待秋諸老輩,頗得啟掖之益。由是傾心畫藝,漸次亦聲名鵲起,曾主持紅葉書畫社及中國畫會。1922年,日本著名畫家橋本關雪游滬,得觀瘦鐵所作,盛贊用筆簡遠,許為“支那巨手”,一經(jīng)揄揚,居滬日僑紛求其畫。1923年3月,首應日本藝術界邀請赴日舉行畫展。1935年再度赴日,時其書畫篆刻愈臻佳妙,亦常在1937年日本創(chuàng)刊的《書苑》雜志發(fā)表文章,深為東瀛同道所推重。與郭沫若、金祖同兩先生往還至密。
是年秋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發(fā)動盧溝橋事變,瘋狂侵略中國;對旅日愛國華僑,亦時加迫害。瘦鐵與郭、金兩先生對日本當局之種種行徑,深致不滿,商議先后歸國,共赴國難。沫若先生首先行動,瘦鐵為之籌措款項,離日清晨,親雇一車至其家,并將己之西裝革履與之,使沫若先生能易其睡衣,順利不辭妻子而悄然化名返國。事后,為日警偵知;加之瘦鐵平素對日本侵華政策時予譴責,警方遂加逮捕。日警既逮瘦鐵,欲強令下跪,瘦鐵怒不可遏曰:“此不唯污辱我,實即污辱整個中國人。”因隨手執(zhí)金屬煙灰盅以擊日警。其他日警睹狀,乃蜂擁猛毆瘦鐵,至暈倒地上。卒以擾亂治安及殺人未遂之罪,判處徒刑四年。
入獄后,幸得一通曉醫(yī)術之政治犯為之治療,畫家橋本關雪在外亦為之奔走。刑滿出獄,由日警押送上船遣歸,并謂不準再踏上日本國土,時約1941年6月。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