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倫敦佳士得“超現實藝術拍賣會”將于2月2日舉槌。據了解,此次拍賣會囊括了16位藝術家共42件拍品,堪稱迄今為止最為壯觀的現代藝術拍品陣容。整個拍賣估價總值8730萬至1.29億英鎊。據悉,該拍賣會拍品最低起價僅300英鎊,最高估價為1000萬英鎊,為新老藏家收藏該時期多位藝術大師的杰作提供了大好良機。以下遴選數件重點作品進行介紹,以饗藏家。
恩斯特《失竊的鏡子》這是恩斯特極富個人色彩的巨作,是本次拍賣中一件博物館級別的精品。這夢幻般的山水畫繪于1941年,正是恩斯特創作生涯的巔峰時期。畫家采用奧斯卡·多明格斯的模印技術進行繪制。雖然許多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都曾嘗試這種畫法,但唯獨恩斯特能持之以恒,并采用此技術創作布面油畫。該作曾由收藏界巨頭愛德華·詹姆斯所藏,后易主給恩斯特的兒子吉米·恩斯特,最終成為伊迪絲·達拉斯·恩斯特遺產的一部分。直到2011年,才在佳士得拍賣會上現身,最終以1632.25萬美元成交,創造了恩斯特個人作品最高拍賣紀錄。恩斯特是德國畫家、雕塑家,超現實主義的創始人之一。在童年時受到各種怪異傳說的影響,產生了一些幻覺,這也是他未來藝術創作的源泉。恩斯特的作品以多變的風格與技巧著稱,畫面中充滿奇異的形象與隱喻的色彩。此外,他還發展了擦印畫法,創造了復雜的拼貼畫。
畢加索《小丑》該畫創作于1926年,畢加索以弧形水平線和扁平單色形狀,在畫布上相互碰撞和凝聚,同時描繪一張臉的兩個不同側面。這是畢加索在法國里維埃拉避暑時創作的。該系列作品已拋棄了往年那種華麗的風格,開始打造令人緊張和戲劇性的主題,從中透露出超現實主義的神秘氛圍。畢加索這段時期的藝術作品,在某些方面與超現實主義理念相輔相成——讓情感全面釋放,突出了他原始野性的一面。
達利《太陽下的漁夫》該作繪于1928年,正是達利全神貫注于反藝術理念的時期。當時,達利深受胡安·米羅的“扼殺繪畫”理論的影響。這段時期中,畫家嘗試了一種全新風格的創作理念,采用了立體物料進行三維創作,相對減少了既定的二維技術,同時擴展自己的潛在啟示,直接與人的潛意識展開對話。此作開辟了一系列全新的精神景觀,就像是藍天下沙丘中的海市蜃樓,為1929年開啟他的超現實主義畫作奠定了基礎。
馬格利特《亞富島上的女士們》此作繪于1942年,展示了藝術家表現多層次的幽默和多方面的神秘之處。這幅畫還有著一段異乎尋常的歷史——在馬格利特手中掌握數十年后,被他的一位朋友所收藏,隨后又轉給一位賭場主人,而該賭場所掛的多幅裝飾壁畫正是出自馬格利特之手。行家認為,《亞富島上的女士們》是馬格利特創作生涯的一個重要分水嶺,盡管當時他卷入了二戰的漩渦之中,但他卻讓自己的作品充滿輕松和明亮的意境。
米羅《夜里的女人和鳥》該作繪于1968年,是米羅為個人回顧展而創作的主題大型油畫。這幅作品是米羅根據女性、鳥類和夜晚主題繪制的多幅詩意畫作之一,當時他正深受當代美國繪畫和日本書法的影響,于是將其中的特點融入到個人直覺及詩意的風格之中。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