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68x136cm(陜西省第二屆花鳥畫展特別獎)

《壽者多福》190cmx96cm全國美術作品一等獎
姜怡翔《花鳥畫系列》作品,大寫意畫法,每幅畫尺寸不大均為小品。大寫意小畫幅,在足平尺見方內能畫出大結構、大場面,見意境、見精神的;能形神兼備、表現出高境界、耐人品味的畫作來,其難度之大,非一般“氣量”人而不能為。
“大寫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畫的精神。這種精神表現在一個“大”字上,它必須是立體的、縱橫的、通觀全局的,而不是單向的、孤立的、片面的。要“大”就得以一種“天地人合一”的宇宙觀、世界觀,來全面的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理解事物,抓住事物的本質,也就是精神。這樣才能盡情的刻劃它,賦予它一種獨特的精神情懷。這種觀念也是中國文化所獨有的,中國哲學思想的核心---“陰陽”,中國式的思維方式是除“陰陽”之外,還有一個“陰陽合一”,這就是《易經》中的“三分法”思想。這種思想表現在中國畫方面,在于“形似”與“神似”之間,更強調“神似”。而“神”本身就包含了作者自己感悟到的“神”,所以,“神”就包含了更多作者主觀的“意”在內。
姜怡翔的小品畫作,結構嚴謹,構造龐大,構思奇妙,意境深遠;用筆閑散而不失其形之天真優美,線條流暢而凝練,畫面動態楚楚,生機勃勃,猶如野鶴閑云,正如“出新意于法度之中”;造型體現出一種自然寧靜,大氣而凝重,散淡而優雅,飄逸而脫俗的精神意境。
中國畫的靈魂就是“大寫意”。孔子在《周易•系辭》上說:“圣人立象以盡意”;《莊子•外物篇》也有“得意而忘言”之說。中國的藝術觀為我們留下了太多諸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雖筆不周而意周”;“意在言外”;“心意既得形骸忘”、“古畫畫意不畫形”等“意境”、“意趣”、“意象”、“意態”、“意緒”的語言和思維的結晶。中國歷代大寫意畫家梁楷、徐渭、陳洪綬,以及“元四家”、“明四家”、“四僧”、“揚州八怪”、“海上畫派”等無不以“寫意”為正宗。
姜怡翔花鳥畫重在寫意,其最突出的特點是“少而精”。 少而精,一是描繪的對象少而精;二是塑造對象時用筆簡而精。如《花鳥畫系列》中,一只鳥,一只雛雞,一棵樹,一朵花,寥寥數筆,便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可以說少到不可再少了的程度。古人的“惜墨如金”、“以少少許勝多多許”,在他的畫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少,也許有人能作到,但是少而不薄,少而不貧,少而不單調,少而有味,少而有趣,透過少而給讀者一個無限的思想空間,這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我認為,姜怡翔卻具備了如上的要求,這里大有文章。首先,是他在用筆用墨上的功夫。他的用筆方圓隨意,飽和水墨與運筆的方法相結合,散鋒入紙,給人以隨意自然,渾厚豐富之感。他是一位能充分利用生宣紙特性以加強藝術表現力的畫家,生宣紙的吸水能力很強,容易使墨汁暈染擴散,這本來是缺點,而他卻把它變為優點。其次,是形象的塑造。姜怡翔的花鳥造型,不是簡單的變形,而是形與趣、拙與巧、寫與意的緊密結合。所以,在欣賞他的畫作時,就不會使人感到單薄和寂寞。再次,是他的布局,特別講究少許物象在二維空間中擺放的位置。其訣竅是充分利用空白,即前人所謂的“計白當黑”。與此同時,并充分調動題跋、署款、印章在布局中的均衡、對稱、疏密、虛實等的作用。他不像一般畫家那樣,先畫好畫,然后在恰當的位置題款和押印,而是有總體的規劃設想,使每一點都在布局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多不少,不奢侈,不節約。例如《花鳥畫系列》之四中,僅畫一只貓。
《花鳥畫系列》之四
把貓置于畫面中間,使其從右上角對左下角放置,左上角提款,右下角施少許淡墨烘染,畫面平衡而有變化。這時空蕩的背景頓顯活躍起來,視覺上起到突破平衡和內容豐富的作用。貓的刻畫生動傳神,全身肌肉筋腱有力,動態像要出擊獵物。瞪著大眼警惕著前方,特別是眼后兩只耳朵,像雷達一樣,監測著四周傳來的動靜,尾巴掌握著身體動作的平衡,表現出貓特有的警覺、機敏與神速。如何理解,任人馳騁想象的翅膀。所以,有時候少畫,反而思想的容量更大。少,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否則越少越好,藝術又會走入另一條邪徑。少是相對的,少而精才是難能可貴的。例如《花鳥系列》之十四,相對上述作品來說是“多”了,但比起一般畫家處理同類題材的作品來,卻少了許多許多。
《花鳥畫系列》之十四
畫面中他對柳枝的處理,簡約數十筆,就占住了整個畫面上部的空間,不但表現出楊柳的老干新枝的質,也表現了枝條迎風的勢。在春風料峭之中,兩只水鴨在水中追逐嬉戲,顧盼生情。這一生活小景,表現出無限的生機,給人一種“春江水暖鴨先知”之感。
中國畫的最高境界就是“大寫意”。齊白石的“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貴在似與不似之間”文論,就是中國畫所追求的“大象無形”,是中國畫獨有的一大特點。畫家對可看到的、自然的形,進行思維、思想過程,最后造出來一種超自然形的、超常形的、不是經常看見的形,這種“形”就升華成為一種“象”。所以,這種“象”就是一種表現“意”、傳達“意”的形式。這是一種哲學的、形而上的、道層次的。
姜怡翔的畫富有趣味,善于巧妙的夸張,變形是他的另一大特點。他在對本質的東西把握基礎上又能加以大膽的主觀夸張,以達到更傳神的高超的藝術境界。如《花鳥畫系列》之八、十、十一等。
《花鳥畫系列》之八
《花鳥畫系列》之十
他對造型的大膽取舍,來得狠,舍得妙,可以說是手法高明。其簡練的線條凝重,見圓方組合,對動物的刻畫做到神似、傳情,而不是形似。
《花鳥畫系列》之十一
善于調理把握章法的中、偏、正欹、平奇、虛實、輕重、藏露與布白。使畫面空靈,有強烈的空間感。這在《花鳥畫系列》之九、十五中表現尤為明顯,橫斜排列巧妙,氣勢浩大,敢于突破常規。平中求奇,從而達到靜中有動,虛實相生,生意盎然。
《花鳥畫系列》之九
《花鳥畫系列》之十五
《花鳥畫系列》之中造型奇特,章法與眾不同。敷色以淡彩為主,重視色調的統一與淳樸的美感。風格冷峭新奇,雋雅鮮活,匠心獨運,別具一格。
總之,姜怡翔的畫作,遠觀,意趣天真,生活氣息特濃;近看,筆精墨妙,生活情趣雅致。造型取舍得當,意造忘形。用筆執著中見從容,從容而放縱以至忘情。用墨淡處輕松明快,猶如月光皎潔,重墨處更顯蒼茫而厚重;賞玩,逸筆草草,看似漫不經心,隨手拾掇,而干濕濃淡、疏密虛實、遠近高低,筆筆無出法度之外,意境全在法度之中;回味,顧盼之間,無不給人一種關注生命,珍愛生靈,美化生活之感。這種盡情忘我,筆墨肆意,無法而法的境界,是情感與技法的高度結合,使他的藝術創作進入到一個獨特、個性自由王國。
楊鈞凱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