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春佳士得將于 2016 年 2 月 2 日星期二舉辦《超現實藝術晚間拍賣》,囊括來自共 16 名藝術家的 42 件拍品,堪稱迄今為止最壯觀的陣容,由馬克斯·恩斯特( Max Ernst )巔峰之作《The Stolen Mirror(失竊的鏡子)》(估價:英鎊 7 百萬-1 千萬,見左上圖),該畫作是恩斯特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令藏家翹首以盼的佳士得年度超現實藝術品拍賣現已進入第 16 個年頭,今春亮點還有巴布羅·畢加索( Pablo Picasso)、林飛龍( Wilfredo Lam)、 雷馬·馬格利特( René Magritte)、胡安·米羅( Joan Miró)和薩爾瓦多·達利( Salvador Dali)。整個拍賣估價總值為英鎊八千七百三十萬至一億二千九百一十萬。為期一周的拍賣在倫敦佳士得國王街和南肯辛頓舉行,共有五場印象派、現代派和超現實藝術作品奉獻給藏家,拍價起點僅 300 英鎊,最高估價達一千萬英鎊,為新/老藏家收藏該時期多位藝術大師的杰作提供了大好良機。
馬克斯·恩斯特( 1891-1976 年)極富個人色彩的巨作《失竊的鏡子》(估價:英鎊 7 百萬-1 千萬)是本次拍賣中的一件博物館級別精品,亦是他最優秀的作品之一。這夢幻般的山水畫繪于 1941 年,正是恩斯特事業巔峰之際,他采用奧斯卡·多明格斯( Oscar Dominguez)的模印技術以作畫。許多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都曾嘗試這種繪法,但唯獨只有恩斯特能持之以恒,采用此技術創作布面油畫。雖然他很少以這技術為創作的最終目的,但卻常用它來打造意想不到的效果,成為該項技術爐火純青的大師,對這根本無法預測的技術有著驚人的操控力。畫作于 2011 年在佳士得拍賣會上一舉奪得成交價英鎊 10,283,175 /美元 16,322,500,創下恩斯特作品迄今拍價最高紀錄。這幅畫曾一度屬于超現實主義藝術作品早期巨頭收藏家之一: 愛德華·詹姆斯( Edward James);后易主到恩斯特的兒子吉米·恩斯特手中,與家庭珍藏再度團聚,最終成為伊迪絲·達拉斯·恩斯特遺產的一部分,直至前次拍賣的來源。
巴布羅•畢加索( 1881-1973 年)創作于 1926 年的超現實主義畫作《Arlequin( 小丑) 》(估價:英鎊 150 萬-250 萬),弧形水平線和扁平單色形狀在畫布上相互碰撞、凝聚。同時描繪一張臉兩個不同側面的《Arlequin》是畢加索在法國里維埃拉避暑時的創作之一,該系列作品主要是支離破碎的肖像,藝術家的創作風格突變,拋棄了他二十年代初期戀戀不舍的華麗新古典女神風格,開始打造黑暗、令人緊張和戲劇性的主題,從中透出超現實主義令人忐忑不安的氛圍。調色簡約赤裸的《Arlequin》冷酷無情地刻畫了復雜的人性面,深銘肺腑。畢加索這段時期的藝術作品在某些方面與超現實主義理念相輔相成;在畫作中回避現實,讓情感全面釋放,突出了他的潛意識和原始情感的反應。
林飛龍( 1902-1982 年)的作品《Chant de la Forêt(森林之歌) 》(估價:英鎊 130萬-180 萬)以古巴景觀的黑暗和神秘力量為素材,充滿戲劇性,激發觀眾對隱藏在森林深處神秘力量的想象。大幅傾斜形狀賦予了畫作動感,藝術家在此打造了一個由動物、植物和神秘力量組合而成的混合生物,同時顯示了超現實主義理念、古巴的原始景觀、以及有關非洲及古巴文化并存的獨特因子。《Chant de la Forêt》是林在歐洲生活近 20年后重返古巴于 1946 年時的創作。回歸故里、與文化根基再次結為一體使他的作品有非凡的突破。畫作中暗示著超越意識世界的存在,并巧妙地融合了古巴文化獨特的精神元素與其鮮明的青蔥山水,是表達超現實主義理念的一個大膽創新嘗試。
1928 年的薩爾瓦多·達利正在全神貫注于反藝術理念,及胡安·米羅的“扼殺繪畫”的理論。 此時期的《Fishermen in the Sun(太陽下的漁夫)》(估價:英鎊 70 萬-100 萬)是一系列共六件與眾不同的罕見浮雕畫作中最出色的一件。達利這段時期的作品嘗試了一種全新風格的創作理念。六幅畫中現有四幅屬博物館收藏,包括菲格拉斯的加拉-薩爾瓦多-達利基金會博物館和馬德里的索非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
1928 年,達利開始著手新系列,他采用了立體物料進行三維創作,相對減少了既定的二維技術,同時亦鼓吹其他可用的立體材料,此舉旨超越繪畫的既定概念,并擴展自己藝術作品的潛在啟示,直接與人的潛意識展開對話。如《 太陽下的漁夫》所示,達利開辟了一系列全新的精神景觀,就像是澄清藍天下沙丘上的海市蜃樓,為 1929 年開啟他極富戲劇性和超現實主義畫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繪于 1942 年, 雷馬•馬格利特( 1898-1967 年)的《 Mesdemoiselles del‘Isle Adam(亞富島上的女士們) 》(估價:英鎊 2 百萬-3 百萬)展示了藝術家這一時期作品表現了多層次的幽默、流麗及神秘。這畫有著一段異乎尋 常的歷史: 在馬格利 特手中 保留數 十年后 ,它被 朋友 JustinRakofsky 收藏,然后又納入比利時 Knokke-le-Zoute 賭場主人 GustaveNellens 的珍藏,而該賭場的多幅巨型裝飾壁畫正是出自馬格利特之手。正如馬格利特的其他優秀作品,畫作激發觀眾質疑自己對藝術和生活的先入之見。《 Mesdemoiselles de l‘Isle Adam》是馬格利特創作生涯的一個重要分水嶺,盡管當時他卷入了二次世界大戰漩渦,但他做出的響應卻是讓自己作品更輕松、更明亮。
繪于 1968 年 3 月,胡安·米羅( 1893-1983 年)的《Femme et oiseaux dans la nuit( 夜里的女人和鳥)》(估價:英鎊 3 百萬-5 百萬)是他為自己作品大規模回顧展而創作的主題大型油畫,巡回展于 1968-1969 年舉行,展館包括圣保羅 -德旺斯的梅格基金會、巴塞羅那的圣克魯舊醫院、以及慕尼黑的藝術之家。所有這些場館中,米羅在巴塞羅那的展覽(這是米羅 50 多年來的首次西班牙個展)意義最深遠,毋庸置疑,它對七年后成立米羅 基金會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夜里的女人和鳥》是米羅在六十年代中期就女性、鳥類和夜晚主題繪制的多幅富濃厚詩意的畫作之一,當時他正受當代美國繪畫和日本書法影響,把特點溶入其含強烈個人直覺及詩意的作畫風格。
馬克斯·恩斯特( 1891-1976 年) 1928 年的畫作《Fleurs coquilles sur fond
marin(海底的貝殼花) 》(估價:英鎊 60 萬-90 萬)在某舉世矚目私人珍藏隱居長達半世紀后,首次在拍賣會上亮相。在這幅大型紅色和黑色“彩紋貝殼”擦印畫中,藝術家清晰顯示了景象卻又散發著神秘氣息,這正是他早期的自然歷史圖形系列的特色。色澤鮮明、畫風開放的平面、抽象和幾何形狀,加上廣泛采納油漆刮除法,造就了兩個無定形卻又離奇的有機形體,讓人聯想到貝殼、鮮花和地質巖層,令觀者向往于充滿神秘和可能性的抽象世界。
《超現實藝術晚間拍賣》共展示 16 位藝術家的超現實主義作品,其他藝術家包括:安德烈·馬森( AndreMasson);喬治·德·基里科( Giorgio de Chirico);漢斯·貝爾默( Hans Bellmer);曼·雷( Man Ray);奧斯卡·多明格斯( Oscar Dominguez);保羅·克利( Paul Klee);彼得·羅斯·普翰( Peter Rose Pulham);維克多·布勞納( Victor Brauner);沃爾斯( Wols)和伊夫·唐吉( Yves Tanguy)。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