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作和使用玉器的歷史源遠流長。隨著社會的發展,玉器的種類及功能也在不斷演變。從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玉就被神秘化、神圣化,后又被儒家賦予許多美德。隋唐以后,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對玉的觀念有了顯著變化,玉的實用性明顯增強,逐步走向世俗化,日常生活用玉在玉器中占有重要地位,玉器皿和玉裝飾品不僅種類多,而且造型和紋飾也多樣化,中國玉器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01000號拍品 楊光碧玉奶昔杯
玉雕器皿在諸多玉器品類中,是最富有生活意趣的玉器代表,今天,它的造型多仿清代玉器和古代青銅器,傳統自然,實用美觀。如傳統造型的瓶、爐、薰,以青銅器為藍本制作的尊、壘、鹵、獻、觸、鼎、爵等,更有實用器皿碗、杯、壺、盤、碟、盒、洗、酒具、茶具等。玉器皿在商周時就有,由于玉料要求高,琢制難度大,隋唐以前一直較為少見,宋元時期數量有所增加。及至明代,玉器皿才大量出現,品種繁多、雕琢細致,古色古香,富有情趣,種類有玉杯、壺、盒樽等,其中形制各異、造型奇特的玉杯成為明代玉器中的代表性器物。到了清代,玉器皿的品種、數量和技巧均達到鼎盛。今天,器皿類作為宮廷玉文化的延續,是當下玉器行業中最耗時最難創意的門類,它的發展將反映中國傳統文化審美的價值取向,追求質與型、意與工的完美結合。

01022號拍品 王金高碧玉纏枝紋飾花觚一對(2個)
古語云:玉不琢不成器。玉質純凈、玉色均勻、無綹無裂的玉料往往是制作玉雕器皿的首選。用途不同,工序有繁有簡,但總體而言,其流程都離不開選料、圖形設計、玉料剖切成型、紋飾加工、器皿掏膛、拋光和穿孔等近十余種工序。鑒賞器皿類玉雕,一要看各個部位的比例是否恰當,考察它的對稱性、協調性和色彩均勻性, 做到對稱、規矩;二是看器皿的各個部分是否從同一塊玉料中取材,在色調、肌理上是否一致;三是非一體成型的器皿,還要看各部分是否活動自如、嚴絲合縫,保證使用功能;四是掏膛技術運用是否周到,真正合格的爐瓶器皿,器壁應該厚薄均勻得當,膛內不留死角。

00940號拍品 楊光和田玉墨玉籽料匜杯
玉器皿在用料、設計、琢磨、拋光、配座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莊嚴對稱實屬不易,浮雕紋飾為其增彩,加上陰陽透雕等豐富多變的技法,必定會造出器皿精品。在所有造型技藝中,薄胎是最為高深的技藝之一,因制作用料和工藝要求極高,成品率極低,薄胎作品越來越少。薄胎的制作可使青玉或灰玉褪色反白,產生玲瓏剔透之美,也是當代玉雕行業追求的工藝巔峰。

00947號拍品 王金高和田玉如意對杯(2個)
2016年1月10日,北京亞洲大酒店,尚品潤博團隊將在第六屆中國當代玉雕大師精品拍賣會上推出一批清新別致、工藝精湛的玉雕器皿。這些冰晶玉潤的精靈,最適宜擺放在書案里、筆墨旁,博古架上,小巧的干脆手掌中把玩。冬日陽光的午后,停下手頭的工作,沏上一壺茗茶,斟上一杯熱酒,點上一柱熏香,感受它們由內而外散發著超越現實的古風雅趣和時光沉積之美。
王湃/文
第六屆中國當代玉雕大師精品拍賣會
預展時間:2016年1月8日---1月9日(9.00-18.00)
拍賣時間:2016年1月10日13:00
預展地址:北京亞洲大酒店(北京工體北路新中西街8號)
拍賣地點:北京亞洲大酒店(北京工體北路新中西街8號)
本次拍賣分兩個專場
傳承----中國當代玉雕大師精品拍賣會
第六屆尚品美玉-----中國當代玉雕大師精品無底價拍賣會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