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經典2015秋季大拍將隆重推出《中國書畫》、《中國書法》、《一代草圣——林散之書法》、《新金陵畫派》、《藝術南京——南京頂級畫家》、《魔語——董欣賓書畫》等專場。
此次秋拍征集到了一批紅色題材的典型代表作品,呈現了中國特定時期的藝術樣式,有獨特的時代特色和藝術價值。
“紅色經典”題材畫作,主要是指1949年至1976年間采用現實主義手法創作的一批反映中國革命歷史和新中國成立初期社會主義建設的作品。它們帶有特殊年代的印記,比如在構圖上,突出領袖和英雄人物;在造型上,舞臺化傾向明顯;在色彩運用上,“紅、光、亮”是其典型的特征。雖然表現手法似乎離我們很遙遠,甚至已被時下畫壇放棄,但“紅色題材”作為那個時期的藝術產物,見證了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狀態,具有無可替代的史料價值。

錢松喦 黃洋界 設色紙本 立軸 50×41cm
著錄 《錢松喦畫集》,P48,鳳凰美術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錢松喦的繪畫藝術,具有濃烈的民族風格和深情的韻味。《紅巖》、《常熟田》、《黃洋界》等皆是其典型代表作品,這些作品在中國藝術史上是革新中國畫的典范,具有里程碑意義。錢松喦的繪畫無論在立意、構圖、筆墨、色彩、題句都匠心獨具,不落俗套。這與畫家的文學修養、書法功底有極大的淵源。錢松喦先生畢生業精于勤,卷不釋手,書不離手,詩句常在口,丹青頻出手。年至耋耄,勤奮之習未改,探索之心不息。

錢松喦 三峽新城 設色紙本 鏡心 69×36cm
著錄 1.《錢松嵒畫集》(下卷),P262,漓江出版社,2007年。
2.《錢松嵒畫集》,P90,中國美術出版社,2011年。
就寫生而言,錢松喦可以說是駕輕就熟,他早期的學習和創作已經為他累積了這方面的基本功,所以1956年他創作的《錫山》、《黿頭渚》大獲成功,為他1957年進入江蘇省國畫院奠定了基礎。此后,他不斷漫游各地,體驗生活,收集素材,佳作不斷涌現。

錢松喦 長城萬里 設色紙本 鏡心 63.5×36cm
錢松喦為中國畫藝術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生前政府為其出版個人畫集(輯)17集(輯),理論著作1集,拍攝專題紀錄片3部。中國美術館、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釣魚臺國賓館均收藏或在顯著位置陳列其作品。華國鋒、胡耀邦、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將其作品以國禮饋贈給法國總統、日本首相及著名的外國要人收藏。錢松喦的作品,章法構圖變化多端,色彩運用大膽獨特,個人風格顯著明了,堪稱“承前啟后,一代宗師”。

錢松喦 太湖壯觀 設色紙本 立軸 35×50cm
備注 上款人“朱宗之”為原無錫美協主席。
錢松喦自己說:“這是我畢生難忘、光榮愉快的一頁生活史。”“我通過這次壯游,覺得不獨反映祖國河山需要山水畫。回憶革命史,歌頌新面貌,也有適用之處,廣大人民本來喜愛山水畫……我恍然大悟,山水畫大有文章可作。”“人可老,畫不可老,日日新,不斷革命,永遠為人民服務而搞好我的山水畫。”

錢松嵒 游湖圖 設色紙本 鏡心 36×52cm
錢松喦經由此次開闊胸襟,拓展氣局的壯游,頓悟了許多現實與藝術之間的問題,創作了像《紅巖》(1962年)、《常熟田》(1964年)、《黃洋界》等那樣的代表作,他的藝術自此走入峰巔。

宋文治 長江之晨 設色紙本 鏡心 56×176cm
宋文治是現代著名畫家。早年從張石園學習山水,后得陸儼少指授并拜吳湖帆為師。1951年入江蘇省國畫院受傅抱石影響,致力于山水畫創新。其早年作品風格疏秀;中年筆墨勁健,意境靈奇,時代氣息濃郁;晚年變法,嘗試沒骨潑彩,格調清新,意境空蒙迷茫。此件作品鴻篇巨制,可與其代表作品《山川巨變》相媲美,堪為“宋氏雙姝”。

魏紫熙 黃洋界 設色紙本 鏡心 64.5×45.5cm
著錄 《新金陵畫派代表人物作品集》,P204,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年。
由于新金陵畫派以江蘇畫院這個集體為中心誕生,它的崛起又處在全國上下大搞建設這一宏大的社會主題之下,使得畫派成員在共同的社會責任感,共同的寫生閱歷,共同的藝術創造欲望之下相互啟迪、相互勉勵,在各自的藝術根基上催發出炫目的藝術新葩。不僅在當時獲得了巨大的聲譽,其影響更直指當代。

魏紫熙 仙人洞 設色紙本 鏡心 44×68cm
著錄 《大家鑒賞叢書-魏紫熙》,P16-17,魏鎮主編,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年。
建國初期,是恢復經濟的初級階段,所以又是大建社會主義的新時期,一切都為政治生產服務。藝術界也不例外。所謂的大躍進時期,就是建國初的五八年,當時在南京有一部分美術界的精英,他們時常相聚交流,如傅抱石、胡小石、陳之佛,年輕的畫家有張文俊等。他們共同探討,交流藝術。在這一時期,北京、上海相繼成立了中國畫院。當時負責江蘇美術工作的張文俊向省委提出江蘇也要成立畫院,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后,在文化局領導下,張文俊主持工作的“江蘇省中國畫院籌備委”正式成立了。當時籌備委到省下屬各市聘請了一部分在當地有相當影響的畫家來省畫院。他們下工廠,到農村,去名山大川進行寫生。當時的口號是一手抓生活,一手抓創作。他們這一部分畫家的創作熱情高漲,創新精力旺盛,創作了大量反應生活,反應自然的新山水畫。

魏紫熙 擦炮 設色紙本 鏡心 46×34cm
著錄 《魏紫熙人物畫集選》,P26,古吳軒出版社,1998年出版。
“新金陵畫派”應新時代而生,合時代新潮而發展。唯有具備時代精神的藝術作品,才有合乎時代發展方向的藝術生命力,這是“新金陵畫派”之所以能夠站立于當代畫史之中,并被認為是20世紀中國畫壇最重要的一個畫派的根本原因。

陳大羽 雄雞圖 設色紙本 立軸 96×45cm
著錄 《紀念陳大羽誕辰100周年書畫精品集》,P58-P59,古吳軒出版社,2012年。
這些作品在南京、北京展示后,在美術界引起了極大的震撼。他們創作的中國畫,被稱為新中國畫,是從舊的傳統畫風和手法中創出了全新的中國畫面貌,在中國畫壇獨領風騷。人們將這部分畫家和他們的藝術稱之為江蘇畫派,又稱新金陵畫派。新金陵畫派的第一件代表作是張文俊的《梅山水庫》,第二件代表作是傅抱石的《江山如此多嬌》,以后的代表作有張文俊的《積肥大軍》、《東山運果》,錢松喦的《紅巖》、《常熟田》等。他們的代表人物有傅抱石、錢松喦、張文俊、宋文治、魏紫熙、亞明等人。也有一說“新金陵八家”是:傅抱石、錢松喦、陳之佛、張文俊、宋文治、魏紫熙、亞明、陳大羽等。

黃胄 飲驢圖 設色紙本 立軸 83×51cm
著錄 《收藏家畫軒專刊》第16期,(香港)收藏家畫軒,1993年。
展覽 “北京名家黃胄作品精選展”,1993年7月24-31日,香港收藏家畫軒。
黃胄先生的作品是近幾年市場的熱門,動輒過意,震撼人心。此次征集到了黃胄先生四幅精品墨寶。黃胄先生為推動當代美術的發展、開展國際文化藝術交流,為促進祖國的統一大業作出了卓越貢獻。他深入邊疆,勤奮作畫,從50年代的《蘋果花開的時候》、《洪荒風雪》、《趕集》,到七八十年代的《百驢圖》、《風雪夜歸人》、《送糧人》,黃胄在豐厚的生活根基上,形成鮮明的個人繪畫風格,是國內最早突破蔣徐體系的人物畫家。

黃胄 飼驢圖 設色紙本 鏡心 80×50cm
他在不同時期的優秀作品曾經多次在國際、國內獲獎。70年代后期,他曾為紀念周恩來繪制了《鞠躬盡瘁為人民》的傳世之作。梁黃胄的藝術實踐為當代美術發展產生了積極和深廣的影響。

李可染 牧牛圖 設色紙本 立軸 69×46cm
備注 附嘉德12秋拍證書。
此次征集到李可染大師三件山水牧牛圖,張張精彩,水墨氤氳,效果極佳,為李可染大師愛好者所不容錯過。
藝術大師李可染主張“可貴者膽,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大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使古老的山水畫藝術獲得了新的生命。他也強調作山水畫要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即從單純到豐富,再由豐富歸之于單純。

林散之 毛澤東浪淘沙·北戴河 水墨紙本 鏡心 122.5×244.5cm
《一代草圣——林散之書畫》專場,延續經典傳統,發揮經典特長,是南京經典的第16次專場,共有作品44件。林老作品中有很多都是毛主席詩詞題材,都是特定時期的典型書風,以此歸入“紅色題材”。

林散之 書聯 水墨紙本 立軸 183×29cm×2
備注 陳慎之為林老弟子,著名書法家。
南京經典拍賣繼續推出《一代草圣—林散之書畫》專場。林老作品在經典拍賣屢創新高,是經典拍賣的特色品牌,專場每次的成交率都保持在90%以上, 2010年秋拍的《山水書法四屏》成交價1120萬,作品成交價往往均超過估價數倍,三年來總成交額2.99億元,成為南方書畫市場拍賣之王,這些都表明市場對“一代草圣”林散之作品的高度認可。

林散之 毛主席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水墨紙本 立軸 151×57cm
著錄 《草圣百年精粹》,P87,上海遠東出版社,1998年。
林散之是詩、書、畫三絕的藝壇大家。其書震撼中外后不幾年,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書法藝術的發展很快出現了全面興盛的局面。林散之的書法,從其審美觀到形式技巧都對國內外書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江蘇及南京地區的中青年受益尤多。林散之對現代中國書法藝術事業的貢獻,真可謂“功莫大焉”。
南京經典秋季拍賣會預展時間2016年1月1、2號,拍賣時間2016年1月3號,南京丁山花園大酒店鉆石廳。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