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隆年間,乾隆為給其母孝圣皇太后祝壽,將甕山改名為萬壽山。
乾隆因為一生6次南巡,酷戀江南景色,尤其對杭州西湖格外鐘情,因此在他所經營的園林中,均不遺余力地追求再現江南山水風景和園林藝術之美。
頤和園為北山(萬壽山)南湖(昆明湖)。但當時,萬壽山的山體比較低矮,也不夠延展;昆明湖的水面大致為東南斜向的狹長形狀,山與水的關系有些疏離。
于是,乾隆下旨將湖山整治工程與治水工程相結合。首先將湖面向東、向北大大擴展,一直抵達萬壽山的南坡;然后將挖出來的土方堆在山的東半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山的形狀。結果是湖面更加遼闊,山更壯偉。達到“山環水抱”的格局,也就是今天頤和園的風水特點:壽山福海。
錢松喦的《壽山福海》中,就描繪了此萬壽山之景。一株蒼松頑強地生長于凸出的石壁上,在懸空的崖邊吸收日月之精華。山下是一片廣闊的水域。山腳飛沫反涌,湖面波瀾壯闊,營造了一種雄壯的氣勢和動感。
《壽山福海》為先生八十七歲之作,是他晚年思想感情的表達。進入耄耋之年,錢松喦的筆墨更加蒼茫濃郁,構圖注重變化,有氣象宏大,也有雋秀雅致,展現其獨特的個性風范。此時期為他的第三階段,強調骨法用筆,喜用雄渾古拙之“顫筆”,自詡為“渾厚沉著”,人世的滄桑和坎坷,都集中在他蒼厚老道的顫筆上。它是沉著的,又是激越的,帶著波折,時斷時續著,又穩穩沉沉、磊磊落落。

錢松喦(1899—1985)壽山福海
設色紙本 鏡片
款識:八十七叟錢松喦登萬壽山歸后作。
鈐印:錢(朱)、松喦(白)、生命不息(白)、大好河山(白)
備注:此拍品由錢松喦大師家屬友情提供。
45×70cm
RMB: 400,000-500,000
19
錢松喦(1899—1985)
碧波草堂圖
絹本 立軸
款識:碧波蒼巘之間,林薄蕭摵,苔石幽深,拓地數弓,安置草堂,閉關而居,讀書飲水,豢鶴種松,塵紛所不能擾也。扣扃不速之客,其唯有巖叟溪侶特
來譚玄者乎。然則人間何處有此境,人生安得有此清福,徒托諸水墨毫素中耳,一笑。庚辰重陽后三日,錢松喦漫記。
鈐印:錢(朱)、松喦(白)
備注:附錢松喦大師之女錢心梅先生親筆簽名證書和照片。
97.5×49cm
RMB: 250,000-350,000
20
錢松喦(1899—1985)不系舟
設色紙本 鏡心
款識:偶遇溪湄忽得此稿歸而寫之頗饒埜趣,錢松嵒漫記。
鈐印:松嵒(白)、錢(朱)
出版:《錢松喦畫集》P27,江蘇美術出版社,2013年。
備注:附錢松喦大師之女錢心梅先生親筆簽名證書。
95×33cm
RMB: 150,000-250,000
21
錢松喦(1899—1985)太湖春色
設色紙本 鏡片
款識:王玉、張蘭兩同志教正,錢松喦作于北京。
鈐印:錢(朱)、松喦(白)
52×29cm
RMB: 150,000-250,000
22
錢松喦(1899—1985)菊花雙勾圖
設色紙本 立軸
款識:茂元同志教正,時在一九七五年八月,錢松喦作于南京。
鈐印:錢(朱)、松喦(白)
題跋:父親錢松喦雙勾菊花真跡無疑,乙未錢心梅。鈐印:錢心梅鑒賞
32×68cm
RMB: 80,000-120,000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