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凌 快雪 150×250cm 2011年

任傳文 浮生·休眠火山 118×105cm 2015年

羅爾純 新疆之春 70×79.5cm 2006年

井士劍 迷狐 160×140cm 2014年

馬路 云 綜合材料 80×110cm 2012年

梁宇 信號沿線系列之二 65×80cm 2013年

楊堯 馬尾松 110×100cm 2011年

文禎非 行·系列313 100×80cm 2015年

王克舉 春潮 160×180cm 2013年
按語
自西方藝術進入中國之后,無時無刻不在與中國本土文化進行著博弈與融合,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體現出不同的狀態。以油畫為例,其傳入中國的400多年也就是作為西方藝術的一個重要門類逐漸本土化的過程。近些年來,在范迪安、戴士和、孫建平、王琨等學者和藝術家的大力推動之下,寫意油畫的實踐及其歷史脈絡和理論思想研究得到了有效的展開。
油畫在中國的生成和發展雖源于西方繪畫語境,其未來發展必然因應現實本土語境而發生變異,并隨著藝術形態的轉向不斷生成新的問題。事實證明,我們對于寫意油畫的解讀及援引已然呈現為多元、豐富的面目。因此,思考寫意油畫在中國在今天的學術與文化價值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在進一步梳理寫意油畫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關系的基礎上,重新開啟寫意油畫在中國的歷史和現實意義之認知視野,有助于促進中國寫意油畫及其理論的構建。
事實上,寫意油畫作為一個學術命題已經貫穿在100年來中國油畫的發展歷程之中,在二十世紀許多中國油畫家的實踐和提倡中已有重要成果,更成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1世紀以來許多油畫家的新的追求。在新的全球文化格局中,許多油畫家更加響亮地提出要走中國油畫自己的道路,要使中國油畫更體現中國的文化精神,并把這種學術理想付諸于實踐、付諸于研討,因此,寫意油畫就成為一個新的學術熱潮。嚴格來說,寫意油畫不是一種風格,也不是少數畫家的學術課題,它比較廣泛地展現了今天中國油畫家在學術上的文化自覺,也體現了中國油畫家新的文化選擇。
——陳向兵
油畫從西方傳來,經過幾代藝術家的研究與創造,成為表述中國文化主題和表達中國思想觀念的視覺載體,更成為表現中國畫家文化情懷的語言,油畫在中國的傳播與廣泛的社會接受也使油畫擁有中國自身文化環境的支持。
在全球文化交匯、激蕩、碰撞新的情境中,中國油畫需要尋找自己發展的路向。近些年來,一大批油畫家重視在文化精神層面弘揚傳統、駐足本土、探索創造,體現了一種新的文化自覺。“寫意油畫”就是當代中國油畫的一種新的學術現象,也體現了中國油畫家新的文化選擇。
“寫意油畫”的本質支撐和內在學術理想是“寫意精神”,這也是許多畫家在探索上持續投以熱情的根本動力。作為中國藝術傳統的重要特征,“寫意”的內涵博大精深,包含了人與自然、自我與世界的交融,也展現了具有東方文化屬性的語言特征。許多藝術家一方面投身自然,駐足熱土,深入生活,關切社會發展現實,以彰顯時代文化精神的情懷在寫意油畫上積極創造,另一方面努力從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觀念和視覺方法論上汲取營養,反撥圖像時代對繪畫語言的沖擊和影響,在學術文脈上展開實踐的傳承與探索,由此形成了“寫意油畫”這個學派豐富的個體成果和整體的蔚然風氣。
在十多年來“寫意油畫”發展的進程中,許多藝術家自發組織了持續的寫生、展覽和學術交流活動,為了展示“寫意油畫”學派發展的面貌,也推動對“寫意油畫”這個學術命題的研討,深圳關山月美術館發起承辦“文脈傳薪——中國寫意油畫學派名家研究展”,具有匯集成果、推動研究的重要意義。本次展覽得到了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的大力支持,在深圳展出之后也將在多個美術館的支持下赴各地巡回展出。此舉也得到了油畫家們的積極響應,大家認真地出示自己的藝術精品,匯成“寫意油畫”可觀的圖景,頗有事業為公、百川匯流的氣象。這些作品以飽滿的藝術探索熱情、豐富的語言形式交織成蓬勃的時代文化生機,讓人可期中國油畫不斷精進的前景。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