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華南藝術品市場的推動者,華藝國際將挖掘廣東名家作品之價值視為己任,深度探究嶺南書畫發展之風貌。此次2015秋拍,我們將設三大專題,縱深展現嶺南書畫之歷史成就與現狀。
本期帶來關山月與黎雄才的四幅作品。其中關山月《牧羊女》為關氏四十年代人物精品佳作,極為難得。人物采用敦煌壁畫的造型,吸收西畫的寫實畫法,色彩運用也具有深深的時代烙印。榮寶齋舊藏的黎雄才《白云紅樹圖》運用中國傳統的繪畫技法,以皴擦點染、濃淡干濕形成朦朧的視覺感受,飽含水墨韻味,并借鑒了日本畫的現代感和裝飾性,乃黎雄才早年的經典佳作!

關山月(1912-2000) 牧羊女
立軸 設色紙本
1943年作
鈐印:嶺南人、關山月、關山無恙、積健為雄
題識:
一、哈薩牧羊圖。卅二年秋月于祁連山寫生,脫稿于金城,嶺南關山月。
二、雅齋先生愛予此圖,補題歸之,關山月記。
拍賣記錄:廣州市藝術品拍賣公司1995年中國藝術品拍賣會,98號拍品。
注:廣州文物總店舊藏;廣州集雅齋舊藏。附集雅齋購畫發票復印件二張,廣州文物總店賀年卡。
112×54cm(約5.4平尺)
按語:關山月作品題材涉獵廣泛,涵蓋人物、山水、花鳥和動物,尤以畫梅而聞名。在其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前的作品中,人物畫占據了很大比重,縱覽關氏的藝術成就,人物畫既是構成他藝術世界的重要部分,也是20世紀中國畫發展史不容忽視的一頁。
關山月師承高劍父,樹立了“折衷中西,融匯古今”的藝術主張,加之其少年時期經常為親友先祖畫碳相,具備十分扎實的人物造型能力。1943年,關山月攜夫人李小平與趙望云、張振鐸共赴敦煌,觀摩研究古代藝術,并為之震撼。關氏此行臨摹石窟壁畫八十余幅,汲取了豐厚的傳統藝術營養,構成其人物畫創作的重要轉變和飛躍,其線條與色彩得以強化。其后數月,關山月游歷西南、西北,深受民俗風情的感染,特別是熱烈奔放的草原游牧民族生活,使其不斷獲得人物畫創作靈感,30年代末作品中抒發的悲愴情懷亦隨之而去。
是幅《牧羊女》創作于1943年,乃關山月赴祁連山寫生作品。畫面中,一位哈薩克族少女側身而立,表情恬淡,右手輕輕撫于羊毛之中,使我們能從細節處體會人文關懷;從少女頭巾、披巾及裙擺上配套的紋飾,羊羔后蹄分趾的刻畫,我們都不難看出作者創作此畫時,飽含的情感和諸多的用心。整幅作品采用敦煌壁畫的造型,兼收西畫的寫實畫法,色彩運用也具有深深的時代烙印,屬關山月之精品佳作,殊為難得!
注:“牧羊女”畫面中題跋所缺幾字,經陳遠遠先生證實當年請教關山月大師時,大師回憶應為“雙十節前”。

關山月(1912-2000) 紅梅圖
立軸 設色紙本
鈐印:關山月印、七十年代
題識:蒼衣拂翠,素裹金。從色紛繽,抒意寫情。素下脫裝字。駱文同志題句,關山月作畫并記。時在一九七八年十月十七日,地在嘉陵江之畔。
出版:《關山月精品民間收藏卷》P81,2015年嶺南美術出版社。
140×69 cm. (約8.7平尺)

黎雄才(1910-2001) 白云紅樹圖
立軸 設色紙本
鈐印:黎、雄才書畫
藏印:榮寶齋、梅潔樓藏
題識:白云紅樹圖。三十六年六月雄才。
題簽:黎雄才秋山紅樹圖。榮寶齋藏。
鈐印:榮寶齋
出版:《春華秋實——黎雄才教授畫集》P8,2013年嶺南美術出版社。
注:
1.榮寶齋舊藏,2009年5月中國嘉德696號拍品。
2.梅潔樓舊藏。梅潔樓是香港著名藏家羅仲榮先生齋名。
135×41.5 cm. (約5.0平尺)
按語:1932至1935年,黎雄才在高劍父的資助下赴東京美術學校研習日本繪畫。他取法日本“朦朧體”風格,將其揉入中國傳統繪畫,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貌。此幅《秋山紅樹圖》便是在其歸國后不久所創作,近處以濃、淡墨勾畫、皴染山石,中景中幾株紅樹傲然挺立,遠處是連綿不絕的群山與紅葉,層次間以彌漫的云霧統一畫面,此作可謂既有中國傳統繪畫的體格,又有日本畫的風情。云霧的氤氳之氣是此作的靈魂,它縈繞于整幅畫面,造就了作品的朦朧之美,令之面目一新。黎雄才運用中國傳統的繪畫技法,朦朧虛靜,墨氣淋漓,乃黎雄才早年的經典佳作!

黎雄才(1910-2001) 峽江圖
鏡框 設色紙本
鈐印:雄才書畫
藏印:王聞善印
題識:民國三十四年一月寫江行所見,端州黎雄才畫于陪都。
注:王聞善,1932年生,廣東中山人。父王商一是1950年代香港著名畫家。師從黃君璧、溥儒先生。其畫工山水、蘭竹。富收藏。
80.5×46.5 cm. (約3.4平尺)
華藝國際2015秋季拍賣會
項目:中國書畫/當代藝術/古董珍玩/珠寶鐘表/極品名釀·養生精粹
預展:2015年12月17-19日
拍賣:2015年12月19-20日
地點:廣州琶洲南豐國際會展中心二樓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