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在三國唯使君,嘯咤雙股起風云;
蘭殿千秋成帝業,亭前貂蟬恨白門。
——超群詩書話三國之恨煞白門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津】劉 嘯
劉嘯,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力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常務副秘書長;中國職工書法家協會理事。曾被評為天津市十佳青年書法家、國家電網十大書法家、天津市職工藝術家。2010年、2013年兩度被中國書法家協會評為“中國書法進萬家活動先進個人”。書法作品獲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入展第七屆全國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三屆隸書大展、第三屆中國書壇蘭亭書法雙年展、紀念毛澤東志誕辰120周年全國書法展、“孝行天下·埇橋杯”全國書法作品展、天津市第四、五、六、七、八屆書法篆刻展、第三屆全國安全生產書畫展、首屆“蔡文姬獎”書畫大賽 、第四屆全國“康有為獎”書法展、第二屆“黃庭堅獎”全國書法大賽、第五屆“觀音山杯”全國書法藝術大展、“巴山夜雨杯”全國書法篆刻大賽、第二屆“牡丹獎”書法作品雙年展、“中國夢•翰墨朝陽”首屆全國書法作品大賽、“青州書法獎”全國書法作品展、圓夢中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全國七行業書法作品展、中國夢電力情慶祝新中國成立65周年全國電力優秀書法作品展、第一、二、三、四屆全國電力書法作品展。
【筆者心札】
有件事情非常奇怪,筆者通過查找,在魏蜀吳三國中,居然著名的文臣武將中沒有姓劉的。所以,我開頭第一句講“劉在三國唯使君”。當然使君也是指劉備。在三國中,劉備當然是個主要人物,接下來的幾句詩都是說呂布的。盡管沒有提到呂布。
劉備和呂布的恩恩怨怨,估計讀者看到三讓徐州,就基本上有點異樣的感覺。劉備和呂布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是在虎牢關,當時劉備看到關張戰呂布有些困難,就手提雙股劍策馬沖陣,上演一段“劉關張三英戰呂布”的佳話,當然這也是羅貫中先生演義的好。不妨,我們看一下原文:卻說八路諸侯連輸數陣, 申報袁紹、曹操曰:“呂布英雄,天下無敵,可會十八路諸侯一齊商議,共擒呂布。若誅了呂布,董卓易哉。……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云長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劉玄德看了,心中暗想:“我不下手,更待何時!”掣雙股劍,驟黃驃馬,刺斜里去砍。
“三英戰呂布”是演義的一個情節。史書記載,參與討伐董卓的沒有公孫瓚,也沒有“三英”, “溫酒斬華雄”以及“三英戰呂布”都是杜撰的。
在白門樓是劉備和呂布的最后一次面對面。曹操攻徐州,捉了呂布。呂布想再投靠曹操干一番事業,看到被曹操尊為座上賓的劉備,央問了一句:“你為座上客,我為階下囚,何不發一言而相寬乎?”劉備點了點頭。呂布心里有底了,加上自己武冠三軍,一桿方天畫戟,一匹赤兔胭脂,幫誰誰都會樂意。就向曹操說:我服了您了,讓我跟你干吧,天下早定。曹操故意問劉備怎么辦?劉備說:“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意思就是:呂布跟丁原的時候,殺丁原,跟董卓時候,又殺董卓,現在跟著你,你不怕他殺你嗎? 這一句話的殺傷力極強!把呂布氣瘋了:“大耳兒!不記得轅門射戟了?不是我,你早就被袁術殺了!”劉備一言不發,呂布目視劉備曰:“是兒最無信者!”
呂布是死了,可留下了很多問題。在三國諸雄里,曹操真是個奸雄。其實不管劉備怎么說,他都會殺了呂布。但是這個惡人叫劉備做,實在是顯示了自己的高明,卻把羅貫中先生推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因為劉備是寬厚仁義之人啊,琢磨處理啊?當時,對于劉備來說,最好應該是嘴上答應放呂布。
曹操每做一個決定,其實心中早就有了答案,故意叫別人先發表意見,不合他的意思,他再問下一個人,也不讓你難看。若合他的意思,他就按你說的辦,以后出了事,都是你出的餿主意。其實都是他自己的意思。曹操自思難于駕馭呂布這匹烈馬,所以還是除掉保險些。別聽他說要招納四方英雄,沒有的事,真有威脅的人來了,容納不了的。所以,曹操這一招玩的非常高妙:他自己不說,讓劉備說出來,不是我曹操要殺你,是你的兄弟劉備要殺你!如果劉備說一句好話,那曹操肯定要板著臉問下一個人!結果還是要把呂布殺掉!
這在當時來說,是最有水平的一次智慧的博弈,曹操勝了。曹操終究是要勝的,他有掀棋盤的能力和性格,而劉備是個拙劣的棋手。曹操想殺,劉備說放,劉備寬厚美名于天下;反過來,曹操想殺,劉備勸殺,惡人當定了,有了“大耳賊不講寬厚信義”的惡名。再深想一下,若曹操此刻真的暫時先放了呂布,劉備的臉就沒處安放嘍!
一般人會認為,劉備急于殺呂布,是因為呂布死了,自己得了豫州再得徐州;呂布活著,自己只能得豫州,而呂布得徐州。這只是對地盤上的利益之爭,對于當世梟雄,只是一事一時,無足慮也,倒是作為一個大丈夫的內心深處的東西,是裝不出來的。自己第一個像樣的根據地徐州,是陶公三讓而得,呂布卻霸者不給,自己回到了小沛,老婆孩子被呂布俘虜了,因為他知道呂布曾經對自己手下的妻子下手了,心里早有陰影,這是劉備心里最大的坎,對于一個連窩邊草都吃的兔子,劉備也一時被氣糊涂了,早就沒有想到“轅門射戟”,“忠厚仁義”的面子的事情了。
“蘭殿千秋節,稱名萬壽觴。”是唐明皇的詩句,我借來說第三句,劉備還是歷史選擇了他,成就了蜀漢帝業,成了昭烈皇帝。可憐了貂蟬,這位美女與夫君呂布相識于鳳儀亭,訣別與白門樓。恨煞!是筆者四句詩的總結。不用殺而用煞,各自去想吧,很有意思,想想呂布恨不恨,劉備為什么會恨,貂蟬到底是真恨還是不恨,曹操狠不狠……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