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白石 “葉隱聞聲”花卉工筆草蟲冊 RMB 115,000,000元
生貨、硬貨扎堆可以用來形容12月6日北京保利十周年秋拍“中國近現代書畫夜場(一)”。這場在北京四季酒店舉槌的拍賣會,共推出43件拍品。其中,齊白石的《“葉隱聞聲”花卉工筆草蟲冊》以6000萬元起拍,經過30多輪激烈競價,最終以1億元落槌,1.15億元成交,創造了冊頁作品的第二高價。
本套冊頁是繼2009年《可惜無聲——工蟲花卉冊頁》后面世的又一件頂級冊頁。國家注冊拍賣師、拍賣市場研究專家季濤說,“‘葉隱聞聲’能拍出天價,是因為它是稀缺貨,類似的在市場上見得少,今天不買明天就沒得拍的精品,同時藏品流傳序列清晰,保真。”
季濤說,拍品的成交價代表市場對作品的共同看法:“盡管齊白石作品很多,但他的冊頁組合本身非常少見,一如齊白石的《山水十二條屏》,創作時費時費力費眼,很難畫齊一冊,在市場上一定會受歡迎。”
“以前拍賣齊白石的作品,是按多少錢一尺賣,他的人物最貴,其次山水,再次花鳥,當時的市場粗放。現在人們的判斷更精細,山水與山水也是不同的。”季濤說,“大家現在說市場不景氣,其實并不是說市場沒有購買力了,只是在市場的窄幅震蕩調整中,買家見的多了,現在非常理性,求穩,觀望的很多,齊白石的蝦、雞等作品市場上很常見,今年不買可以等明年,錢可以拿來投資別的,‘葉隱聞聲’這次首次露面,更有多達15次的權威著錄,可遇不可求,是一個錯過這個村就沒這家店的精品。買家自己也說,現在不買,以后再多錢可能也買不到了。”
《“葉隱聞聲”花卉工筆草蟲冊》中的兩開在1955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紀錄片《畫家齊白石》中即已出現。1959年胡佩衡著《畫法與欣賞》中也已著錄,此后幾十年經多次出版。據原北京榮寶齋副總米景揚先生回憶,這十八開一直分六個鏡框掛在榮寶齋會客室墻上,后經兩次交易被著名收藏家霍宗杰先生一直完整保留至今。“收藏的來龍去脈清晰,也是它可以成為天價的原因之一。”季濤說。
據悉,此次保利拍賣的60%拍品皆為生貨。因為近年市場整體的趨于冷靜,拍賣行因此大打“生貨”、“硬貨”牌,以期增加市場競爭力。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