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玲
清嘯穿林鸞鳳吟,草書落紙龍蛇走。“草圣”林散之善用墨竭鋒散的枯筆創作“書貴瘦硬方通神”的連綿草書,而范中是繼林散之后又一位在草書線條質感上取得重大突破的當代書法家。
“寫形寫意寫性靈,世間萬物皆草書!”范中獨立特行、隨性不羈。他工草書,章草、小草、大草,尤善大草書。范中博百家之長,以長鋒羊毫筆尖之墨沁入紙內,墨透水洇,時而用筆緩慢,線條凝重,似春蠶吐絲,時而行筆疾厲,急轉直下,如藤蔓檐,氣象萬千,聲勢滿堂。

“草貴流而暢”向來被奉為草書創作之圭臬,而范中則提出“草貴流而暢,更貴枯而澀。流暢得妍美,枯澀得蒼茫。”的新解。他堅持長鋒羊毫和焦墨并用,于濃墨處厚重不凝滯,于枯墨散鋒處苦澀綿延,墨似盡筆依行,濃墨轉作絲線,寫出時隱時現、若斷還連的精致線條。
蔡邕有言: 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范中的草書隨處可見連綿回繞,奔騰放縱的貫通氣勢。此外,疏密錯綜、大小錯綜、用筆輕重錯綜,欹正錯綜等錯綜章法在范中書法間輕易可尋。范中的草書亦不乏虛實相生之筆,空白少處神遠,空白多處神密,妙在線條粗細交替,筆勢開合聚散,層次分明,意韻蒼茫。

“潑墨寫盡三江水,逆筆舞動五岳山。”范中師古出新,以逆筆線條探索草書筆法,取得草書突破。草意是草書的玄妙之處,而草書線條的質感最難拿捏,范中以墨色通透,精妙質感演繹墨色草意,點畫皆有筋骨,字體自然雄媚,透出古拙天趣。
范中還提出“筆法是核心,線質是靈魂,博及百家長,面目自然新”的獨到見解。不僅創新了草書理論,還創新了草書面貌。為達到草書線條的飄逸與質感,范中數年對筆、墨、紙、干濕度、 速度、力度等探索研究,以逆筆線條,鋒棱外露以顯外柔內剛、瀟灑暢達。

橫如千里陣云,豎如萬歲枯藤。范中在一畫一點間,變起伏于鋒杪,使毫芒頓折回旋。他以逆筆草書,劃沙折股,滋養草書以氣、韻、意、趣,達到內心狂放飄逸的雄逸之境!
范中 字溪竹,1962年生于湖北竹溪,現為海口市書協副主席,海南省書協理事,東控書畫院院長。著有《 感悟草書---讀書譜 》,《 范中草書千字文 》和《 范中詩書畫作品選 》。
他先后在法國、日本、韓國、臺灣、香港及國內十多個地區參展交流。他提出“草貴流而暢,更貴枯而澀。”的新解。多幅作品被中外機構和個人收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