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展現場
剛剛步入12月小編就被毒氣一般的空氣嚇到,好在一陣西北風還給北京一個藍天。北京傳是2015秋拍12月2日在亞洲大酒店啟幕,預展通過現當代藝術、古代書畫、明清及古代陶瓷、嘉木良工—古典家具等多個板塊立體呈現多種類優秀拍品。同時大咖拍賣全程線上平臺同步競拍支持,不管是霧霾或是極寒天氣,藏家均可足不出戶參與拍賣。
本場拍賣每專場均有佳作呈現,咖哥為大家奉上各專場重點拍品指南,望藏家可從中了解些許。
中國現當代藝術

lot 0885 蘇州東山民居 吳冠中 布面油彩 35×40cm 1996年作 估價:RMB1,600,000-2,200,000
《蘇州東山民居》這幅作品給人以和諧、清新的色調,寧靜、淡美的境界,使畫面產生一種抒情詩般的感染力。此幅油畫沿用了以暖色為基調描繪江南小景,畫面色彩的豐富細膩性與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審美理想 融合到一起。在畫面上能找到中國繪畫所特有的處理手法,這就是吳老先生所堅持的西畫中融入中國傳統繪畫技法。
吳冠中生長于江南水鄉宜興,下筆多優美而少強悍,多舒展而少厚重,無論描繪甚么題材,筆端都流溢著生命活力。正如M。蘇利文所說:“他輕松自由地與自然和諧共存。” 這里使人想起的是清新、明朗的自然。吳冠中一直在研究中西繪畫共同的基礎上尋找兩者的結合點,中年以后,終于選擇了將傳統水墨寓意與西方現代表現性繪畫融為一體的繪畫道路,這條“東尋西找”的道路使他作品具有明快單純的現代性,同時滲透著中國式的寧靜、抒情的詩意。他在遠離學院式古典畫法,保持油畫本身的表現力的基礎上,畫出了一批中國韻味的油畫。
——摘自水天中《“全球化”浪潮中看吳冠中》
雅瓷秋華—明清及古代陶瓷專題

lot 1118 清雍正 斗彩雞缸碗 徑15.4cm 估價:RMB 3,500,000-5,500,000
成窯斗彩雞缸杯為中國彩瓷歷史上一段精彩傳奇,其凝蘊成化皇帝獨有的美學思想,下啟后世摹古之典范,寄托無數好古者之傾慕心聲。康雍干三代君主均有慕古之心,曾諭旨御窯摹制,并各有化裁,自成一格,此斗彩雞缸碗即為其中之杰出代表。此斗彩雞缸碗為雍正御瓷之精絕雋品,雖是仿制,然絕非一味摹仿。題材一致,器形不同,正好折射出雍正皇帝好古而不擬古之品性。其造型輕盈優美,蕩漾出一種陰柔婉約之氣,唯雍正御瓷所獨有。胎質細膩,撫之似玉,釉質滋潤瑩澤,青花淡恬幽雅,彩繪絢麗清新,畫筆生動傳神,圖中群雞皆神采欲飛,“牝雞逐隊雄雞絢,金尾鐵距首昂藏”,翎毛尤極工致,絕非庸手所能及。可謂奪造化之天工,極制作之能事,絲毫不遜色于成窯。
考其畫片之由來,可知是以內府所藏明代宮廷繪畫為藍本。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明弘治 呂紀《壽祝恒春軸》”之群雞局部與本品一面的主題紋飾非常相似。而其另一面主題紋飾則與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宣德皇帝敕賞輔臣楊時的《宣宗御筆母子雞圖》如出一轍。此二畫一直為清內府所藏,相信正是其特別的題材正好符合皇帝對成化雞缸杯的好古情懷而受到重視,最終移植于瓷器之上。由此可見,清三代官窯瓷圖案與院畫之間存在著緊密聯系。根據清宮檔案記載,在官窯瓷器制作之前,先由內務府造辦處指派宮廷畫師依據諭旨繪出所設計器型、圖案,并由皇帝本人裁定,如有修改再度發回重新繪樣,直至皇帝滿意后方可命令遞交御廠依樣制作,此舉稱為“內廷頒樣”。在雍正朝,御窯廠瓷樣均由怡親王、內務府總管大臣海望等親自過問、管理,制作過程相當嚴謹。故此,此斗彩雞缸碗當由雍正皇帝親自參與設計和選材的御用珍品,其等級之高不諭而明。
自古摹古成窯雞缸杯多為杯類,若本品之碗類獨始見于雍正,甚為珍罕,檢視目前所知資料,與之相同僅見臺灣鴻禧美術館舊藏“清雍正 斗彩雞紋碗”及09年倫敦拍賣的一對雍正斗彩難缸碗,不同之處則是后者雞翅、尾羽以黑彩繪就,濃重黑亮。
嘉木良工—古典家具專題

lot 1432 清中期 黃花梨官帽椅 (一組) 55.5×44.5×100cm×4 估價:RMB 400,000-800,000
南官帽椅的細分種類很多,大體有高背、矮背,還有搭腦與扶手處二出頭、四出頭等,是椅子中最常用也品類最多的一種。這一堂南官帽椅為南作,用料考究,做工較細。搭腦與后腿連接采用斜插榫,扶手與鵝脖連接為挖煙袋鍋榫。矮背素面,攢框藤屜,椅盤下打洼出冰盤檐,素刀牙,步步高管腳棖。老包漿,全品相。
參閱:紐約佳士得2014年春拍lot 2292,成交價725,000美元
金剛般若—金銅佛像專題

lot 1346 清早期 銅鎏金大黑天 高18.5cm 估價:RMB 150,000-250,000
大黑天(梵語:Mahakala),該神本是婆羅門教濕婆(梵語:Shiva,即大自在天)的變身,后為佛教吸收而成為佛教的護法,特別是在密宗中大黑天是重要的護法神。藏傳佛教認為大黑天是毗盧遮那佛(梵語:Vairocana,或稱為大日如來)降魔時呈現出的忿怒相。
此尊一面兩臂,紅發似火焰,三目怒睜,咧口卷舌,猙獰無比。身披一張白象皮,項掛蛇,佩飾瓔珞釧環。大黑天是勝樂金剛教法中的黑天護法,因為教法傳承的區別而又有諸多不同形象。有單身和雙身,又可分站姿和坐姿兩類。此種站姿者為噶舉派所特別重視,是噶舉派四大八小的共同主要護法。
文人書房陳設專題

lot 1400 明 黃花梨曲尺羅漢床 220×112×71cm 估價:RMB 2,200,000-3,500,000
羅漢床名稱俚俗,至今尚無令人信服的解釋,推測與明人所稱彌勒榻有關。彌勒榻是大型坐具,短不能臥;而羅漢床也是坐的功能大于臥的功能。古人隋唐以前的生活習俗是席地坐,雖宋以后演變為垂足坐,但盤腿打坐的習慣一直保留著。彌勒榻、羅漢床都是為適應國人舊俗而保留的家具品種。羅漢床亦是明清宮廷寶座的前身,小號的猶如現代版的“沙發”。古代中國睡覺有大睡和小睡之分,大睡就是晚上正式的睡眠,小睡指午休等小憩,榻和羅漢床用于小睡,可以用來待客,而架子床和拔步床用于大睡,則不能用來待客。此羅漢床采用三屏式床圍,有明顯明末羅漢床的造型風格,三面圍板以曲尺紋樣做裝飾,簡潔樸素。床身寬大,與牙板銜接處做束腰、腿足厚重,大挖馬蹄。體形較大,牙條中部較寬,曲線弧度大,俗稱“羅漢肚皮”。正中若放一炕幾,既可依憑,可臥可坐,又可放置茶杯餐具。將其陳設在廳堂上,素雅端莊,光潤瑩亮。包漿古樸,磅礴大氣,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黃花梨精品家具。
吉光片語—文化名人墨跡專場

lot 1845 書法·杜甫詩《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 鏡片 紙本 啟功 137×68cm 估價:RMB 300,000-500,000
釋文:不識南塘路,今知第五橋。名園依綠水,野竹上青霄。谷口舊相得,濠梁同見招。平生為幽興,未惜馬蹄遙。
題識:海德同志指正,一九八七年秋十月書于首都,啟功。
鈐印:啟功之印、元白、長壽、浮光掠影樓
中國古代書畫

lot 0047 松石草堂圖 立軸 設色紙本 八大山人 166×60cm
題識:昔吳道元學書于張顛、賀老,不成,退,畫法益工,可知畫法兼之書法。八大山人。
鈐印:八大山人、各園
鑒藏印:齊云山莊齋館書畫珍藏印、福觀居士過眼
題跋:
1。八大山人。松石草堂圖真跡。丙戌春,單國強題。鈐印:美意延年、單國強印;
2。喬木蒙叢羅列高,衡門獨立興猶豪。群峰點點為蒼潤,濃墨沙彌筆豈焦。八大山人中年時作畫,墨法濃潤而不枯焦可喜堂也,友人攜示囑題,一九九八年夏東海徐邦達幷記于白下門。鈐印:徐邦達印;
3。蒼巖喬木八大奇思也,邦達倚先已有詩贊之,款書鐘王頗見功底,所云吳道子學書張旭,而畫法益工可知畫法兼之書法,真妙論也。乙酉歲之尾觀識于白下愛蓮居,戈父蕭平。鈐印:蕭平、戈父;
4。清初四僧之一朱耷,八大山人(早)晚年作品風貌已見,友人邦達兄詩跋中未敢多贅耳。龢溪仁愷題。鈐印:楊、仁愷私印
此《松石草堂圖》有當代四位古書畫鑒定大家,徐邦達、楊仁愷、單國強、蕭平先生相繼題跋,可見此作在當代鑒定界久已被高度認可,洵不多得。跋語中徐邦達有詩贊曰:“喬木蒙從羅列高,衡門獨立興猶豪。群峰點點為蒼潤,濃墨沙彌筆豈焦。”而蕭平先生則從畫中題字上發微見妙:“款書鐘王頗見功底,所云吳道子學書張旭,而畫法益工,可知畫法兼之書法,真妙論也。”二題一自畫論,一就書談,互補而成定論。又有楊仁愷、單國強二先生秉筆署端,更加彰顯珍貴。此幅構圖奇崛孤峭,實中運虛,空靈潔凈,且于八大作品中屬較大尺幅,何啻藝林珍寶。

lot 0056 山堂詩 立軸 水墨紙本 趙孟頫 62×32cm 估價:RMB 6,000,000-12,000,000
題識:山堂。手種青松一萬栽,山堂留得翠屏隈,推窗綠樹挑檐入,臨水紅桃對鏡開。山雉雊迎朝日去,野禽啼傍夕陽來。老妻亦有幽棲意,數日遲留不肯回。松雪道人書。
鈐印:趙孟印、趙氏子昂
鑒藏印:吳廷、用卿、余清齋圖書印、尹氏簡堂家藏之章、玩流珍賞、田溪書屋
賞析此行書立軸,水墨紙本,縱62厘米、橫32厘米。為趙孟頫書自作詩《題山堂》,詩文著錄于《松雪齋集》。趙孟頫的書法,追唐法晉,筆法得力于“二王”,深得晉人神髓。用筆精熟,起、承、轉、合毫不茍且,法度謹嚴中寓變化,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此作用筆剛柔相濟,豐腴俊逸;筆墨精純,珠圓玉潤。結體流美,疏密得宜,雍容典雅。整篇興會所至,風卷云舒,筆到法隨,渾然一體,字字風骨內含,骨肉均亭,點畫顧盼呼應,神采外溢,為趙孟頫典型書風,乃其經意之作。
丹青頤時

lot 0281 草書五言聯 (二幅) 立軸 水墨紙本 于右任 170×46cm×2 估價:RMB 500,000-800,000
題識:云翔先生正,于右任。
鈐印:關中于氏
釋文:名山發佳興,良辰入奇懷。
上款人云翔,即陸士諤(1878-1944),江蘇青浦人,名守先,字云翔,號士諤,亦號云間龍、沁梅子等。早年跟隨名醫唐 純齋學醫,后來在滬行醫,一邊行醫一邊寫小說,一生創作了百余部小說。
五代后蜀,新桃舊符,先民們熱愛生活,總是寄新年以美好的希望。這希望昭示于門戶,洋溢于心中。南朝《荊夢歲時記》記載,每逢歲時,人們便掛出桃符驅鬼避邪、迎喜接福。這是對聯的萌芽。五代時,桃符上的神像被聯語所取代。《茅亭客話》 記載:蜀后主孟昶曾寫了一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的對子,應是我國最早的對聯。
而對聯的功用也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豐富變化。由最初的逢春節慶,逐步走入文人書齋,廳堂殿閣,祠堂廟宇,其內容也由單純的納余慶號長春而日趨多樣:格言警句,風物眼量,寄情古今不一而足。以其獨有之漢字書寫和詩詞歌賦的完美結合,構筑成楹聯文化。書聯之風氣大勝于明清之際,雖然大多數的聯語仍就取自于律詩中之腹聯。久而久之聯語已然成為詩詞歌賦之外一種獨立的文學形式。字數亦少則兩字,多則數十百字不等。對聯的價值往往不獨于書法論高下,所謂先識器而后文藝,歷史與文化價值在楹聯中的延伸,其意義已然不可估量。本專題所征集的楹聯更注重上述之綜合價值,相信會得到藏家的認同。
中國書畫

lot 0356 1988年作 春山晴色 立軸 設色紙本 133×67.5cm 1988年作 估價:RMB 800,000-1,200,000
題識:春山晴色。戊辰(1988年)春季謝稚柳。
鈐印:七十九年龍、壯暮翁、稚柳
作為江南煙雨孕育出的才子,謝稚柳的青綠山水能得典雅藴藉之美。謝稚柳的畫法吸取了宋元青綠繪畫中謹嚴的精髓,參悟造化,形成自己的特色,或淡雅俊秀,或凝重華茂,均能不拘一格。
觀賞此畫,似王詵之風,又似巨然,但能集二家之長。畫中山勢峻峭,草木濃密,既有王晉卿之清峭,又不失巨然樸實自然的韻味兒,使我們聯想起謝稚柳先生描繪青綠山水畫的詩句:“石徑緣狹窄,水蒲不掩風。崔巍起山勢,蒼翠奪晴空。”這就是謝稚柳先生自創的新“江南畫派”,使人感覺一種氤氳深秀,瀟灑空靈。
謝氏在從事書畫鑒定時,即首重畫面的意境和格調,淡墨輕煙寫遠山,蒼茫咫尺相與看,因此他自己下筆,也高于常人。觀此青綠山水,筆法謹嚴,設色高雅,意境超然,格調高古,實屬精品力作。題跋的書法從容舒展、乘風回翔,于畫面有點睛之美。

lot 0357 1936年作 蕉蔭仕女 立軸 設色紙本 張大千 134.5×53.5cm 1936年作 估價:RMB 500,000-800,000
題識:窗前誰種芭蕉樹,葉葉心心、葉葉心心,舒卷有余情。丙子(1936年)九月寫宋人詞意,蜀人張爰。
鈐印:張爰、大千大利、長鬣張郎三十八
說明:此作品為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革命思想家、社會活動家、史學家、美術家王森然先生舊藏。
大千仕女形態自然,線條流暢,自成一家。“粉黛蕉葉下,丹青點筆遲。”此幅蕉蔭仕女,面貌清秀,美而不俗、秀而不佻,曼妙多姿。別有宋人詞意中嫻靜的儀態。線描于勁健中別有逸趣。

lot 0361 紅梅雙鳥圖 立軸 設色紙本 齊白石 97.5×33cm 估價:RMB 3,000,000-5,000,000
題識:只因肉食養成癡,有翅無心飛去時。一切是非都說得,筠籠身世不能知。三百石印富翁畫并題新句。
鈐印:白石翁
題簽:白石老人紅梅雙鳥圖。多勝齋藏。康矦簽。
鈐印:馮
馮康侯舊藏。馮康侯(1901-1983)廣東番禺人。別署志康。黃埔軍校校長辦公廳秘書,中華書局編輯。書法家。篆刻家。善繪事,有《馮康侯書畫印集》。
一對八哥立于籠外,享受著滿園春意。如此新穎的構思,在齊白石大師的作品中,亦堪為妙想偶得之佳作。

lot 0386 1976年作 日夜想念毛主席 立軸 設色紙本 黃胄 167×95cm 1976年作 估價:RMB 6,800,000-9,800,000
題識:此一九七六年(1976年)稿,今日翻出添色補墨,苗大司令見之喜愛,即贈之以志友情,黃胄。
鈐印:梁黃胄印、蠡縣梁氏、黃胄之鈢
說明:上款人苗大司令即苗玉路,離休軍隊干部,收藏家。與李可染、黃胄等藝術家交往密切。
《日夜想念毛主席》的題材源于1956年,當時黃胄隨中央慰問團赴新疆慰問,聽聞一則流傳甚廣的庫爾班大叔的故事:1958年6月28日下午,一生歷經坎坷的維吾爾族老人庫爾班大叔在中南海懷仁堂受到毛澤東的親切接見。聽聞這個感人的故事之后,黃胄一直想用畫筆把這位質樸的維族老人對新中國的感激之情描繪出來。黃胄先后畫過多稿,最后確定的圖式為庫爾班大叔騎著毛驢,彈著冬不拉,唱著贊歌,迎著朝陽向東方走去。
本幅《日夜想念毛主席》乃1976年黃胄的畫稿,后添色補墨后完成。苗玉路是軍隊的離休干部,與黃胄交游匪淺,黃胄當時翻出舊日的畫稿,添色補墨,見苗大司令如此喜歡此畫,遂贈之。
畫幅的題材取自實事,黃胄用畫筆把這位善良、質樸的老人對新中國的感激之情描繪出來,他先后以此題材畫過多稿,本幅稿作畫面上,老人騎著毛驢,彈著冬不拉,臉上的皺紋掩飾不住歡顏,邊彈奏著贊歌,迎著朝陽向東方奔去。畫家以流暢的線條,明快的色彩,塑造出了鮮活的人物形象,鮮明地揭示了老漢樸實豪爽的人物性格和心向北京、思念毛主席的內在情感。 毛驢以最簡約的大寫意筆墨完成,突出了毛驢樸拙稚氣的特點。整幅畫面墨色適度,濃、淡、干、濕結合,點線面成為有機組合,簡潔明快,筆墨淋漓,色彩的渲染一揮而就,洋溢著歡快喜悅的氛圍。

lot 0407 松鶴長春 鏡片 設色紙本 王雪濤 150×70cm 估價:RMB 800,000-1,200,000
題識:雪濤
鈐印:王雪濤印、瓦壺齋
松,傲霜斗雪、卓然不群。《詩經·小雅·斯干》有:“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因其樹齡長久,經冬不雕,傳統文化中松是不老的象征。鶴為長壽之鳥。《詩經》云:“鶴鳴于九霄,聲聞于天。”說它能飛得很高,在天上鳴叫,被看作神鳥,人們視為出世之物,有高潔、清雅的象征。鶴成為名士高情遠志的象征物。兩種仙物合在一起衍生出許多吉祥祝壽的圖畫,均是祝人如松鶴般高潔、長壽。此件松鶴圖無疑即有“松齡鶴壽”和“松鶴長春”的吉祥寓意。亦屬王雪濤此類題材的巨幅佳作。

lot 0531 1981年作 荷花鴛鴦 立軸 設色紙本 劉海粟 144×73cm 1981年作 估價:RMB 480,000-680,000
題識:一枝畫筆舞東風,點染荷花別樣紅。更有新詩記今日,神州都在彩霞中。仁愷先生鑒可,一九八一年(1981年)夏月劉海粟,年方八六。
鈐印:劉海粟印、心跡雙清、十里荷香、藝海堂
劉海粟運用潑墨彩技法所描繪的荷花鴛鴦圖,筆墨新,構圖奇,意境深邃,是一幅達到渾然天成物我兩忘的精妙之作。畫家以黑色并重,使花葉充滿空間,甚至以淡墨暈染留自處,把潑彩的性情發揮到極致。在構圖上,雖花、葉、莖、草滿盈于畫,但色彩的多變和鮮明的對比呈現出一番意境和情味,也許這就是畫家揮灑出的真性情吧。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