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佳士得香港秋拍預展現(xiàn)場
2015佳士得香港秋拍已經(jīng)拉開帷幕。在預展現(xiàn)場,筆者請佳士得主管專家江炳強盤點這次秋拍的書畫板塊。
薈萃張大千潑彩力作

張大千 1979年作 云海群峰
他首先提到了這次秋拍從多個來源征集到的張大千潑墨潑彩作品。他為此還專程坐20多個小時的飛機趕到巴西。這次秋拍的拍品中就有來自巴西的收藏。他透露,那是兩個外國人,所以會對潑彩感興趣。也有的來自港澳的藏家。
這些潑墨潑彩作品不僅尺幅不一,創(chuàng)作的年代也不同,畫法也各有千秋。江炳強個人特別喜歡的,是一件1980年代大師82歲創(chuàng)作的作品《云海群峰》,他的評語是“精彩、特別”。包括構圖、用色,都很特別,非常少見。
他還指出,張大千剛開始潑墨是1960年代,早在1965年就有潑墨作品了。但估算價格的高低,主要不看年代。如佳士得最近曾經(jīng)拍過他的潑彩作品,是他1968年的作品,成交價2600多萬元。影響其價格高低的因素中,有尺幅的大小,還要看構圖的完整,最重要的是看韻味,看作品“緊”還是“松”。色彩效果也是一個因素,很多買家喜歡他的石青、石綠,比較受歡迎,而單純的潑墨就不如潑彩受歡迎。
另外,溥心畬的作品很多,有幾張?zhí)貏e精。

徐悲鴻《飲馬圖》
主打的作品,徐悲鴻的飲馬圖,三匹馬,很有代表性。這幅畫是畫給黃孟圭的,黃曼士的哥哥。當年是福建督學,去法國看中國在法國的留學生,介紹徐悲鴻去新加坡找弟弟,為新加坡的華僑畫肖像畫。大哥二哥,三匹馬畫三個人。用西畫的透視方法畫的。一般是沒有背景的,但這張是用完整的透視方法創(chuàng)作的,而且筆墨利爽,可見其素描的基本功很到家。
與市場上常見的馬不一樣,題材特別,收藏價值不同:構圖不同,三匹馬,估價1800萬元。
對中國嘉德夜場拍的6件重器,高價成交,認為是好事。市場比較成熟,大家比較知道作品的好壞,不會一窩蜂追求名頭。好作品應該有好價錢,市場變得成熟了,今后畫家也會這樣。這是好現(xiàn)象。
6件作品中不少估價高,結果高價成交。其實市場并不是沒錢,整個市場能買得起這樣的高價的買家沒幾個人。這是好現(xiàn)象。有望把藝術作品的價格層次分開。不是取決于畫家的名字,而是看作品。
整個市場還是比較穩(wěn)健。雖然形勢不好,大家有危機感,但市場上還是有很多人喜歡書畫。
點評“宋徽宗的竹子”

宋徽宗(傳)《晴竹圖》
“宋徽宗的竹子”,也就是這次秋拍中佳士得標明宋徽宗(傳)《晴竹圖》,成為筆者追問的話題。對此,江炳強態(tài)度鮮明地表示:“我不看好。最多看到明早期。這件作品還有宋畫的細致在,但已經(jīng)沒有宋畫的筆力了。”
不過他承認張大千是把這件作品當作宋徽宗的原作的。張大千自己還畫了一張,構圖跟這張是一樣的。對此,江炳強表示,這件作品雖然只是貌似宋徽宗,但也很難得:“看得松一點可以看到元,看得緊一點也可以看到明初。”
劉國松,作品多,市場上比較走紅。各個時期、題材和風格都有。在當代水墨中比較前衛(wèi),1960年代就開始對中國水墨進行探討,有自己的風格。包括太陽、宇宙系列。
當代水墨,創(chuàng)新、新意有,但很多畫家缺乏中國水墨的基本技巧,因此他們的觀念沒辦法在作品中體現(xiàn)出來。觀念強,筆法技法弱。如果克服這個弱點,中國水墨有希望。
最近看故宮的石渠寶笈展覽,從宋開始看,看到明清就沒啥興趣了,再回頭看宋元,覺得中國畫在當時就站到了很高的高度,此后沒辦法超過這個高度,就把它簡化。每一百年在遞減。今天是否又回到原點(宋元)?用今天新的理念、想法,配合古代的技法,能夠成功。
再這樣下去,減到齊白石,減不下去了。用古老的方法去表達新的理念,誰能做?一定是當代水墨的人。觀念和技巧。
附:佳士得主管專家江炳強資料

江炳強
江炳強現(xiàn)任佳士得亞洲區(qū)副主席暨中國書畫部際總監(jiān)。
他坐任香港,專責籌劃香港的中國書畫拍賣會,亦協(xié)助紐約及歐洲佳士得的中國書畫部,致力拓展書畫的海外市場。
江炳強在香港出生,于中國及倫敦修讀考古學歷史并曾任 《中國文物世 界》雜志編輯。他于1990年加盟香港佳士得中國書畫部,從事鑒定工作。1996年江炳強被委任為佳士得北京辦事處代表,該為首間由國際拍賣行在北京設立的辦事處 ,他在協(xié)助佳士得于中國擴展業(yè)務方面擔當重要的角色。
2002年,江炳強被委任為佳士得中國首席代表,負責北京及上海的市場發(fā)展。被委任為佳士得中國首席代表,負責北京及上海的市場發(fā)展。2014年,他被委任為佳士得亞洲區(qū)中國書畫部副主席。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