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我在紹興一友人處首次看到這件作品,“精品力作”四字脫口而出。友人為紹興資深藏家,對此作珍愛有加,不輕易示人。筆者因是沙老私淑弟子更兼與藏家多年好友,始得獲見。

尋常所見沙老書作,膺品居多,墨濃字大,張牙舞爪,俗不可耐。偶爾見到真跡也多屬應酬之作。此為手卷:長147.5cm、寬41.5cm,439字,鈐印2枚。一陰一陽,其一為鳥蟲篆,尤為難得。
沙老成就,毋用贅述。筆者作為業內人士且仰慕沙老書藝者,就今人最無聊但最關注的市場表現加以分析,此書法作品具備藝術品市場高價成交拍品的所有條件。
一曰:書體成熟。該手卷作于1988年,為沙老去逝前四年所作。時89歲。此正值古人所謂人書俱老之際,積學之士,厚積薄發,信手所書,不擇紙筆,其舉重若輕之意象,即便是沙老中年時也不可能臻于此境。大氣磅礴間不失婉約,粗頭亂服又不失精致,寓氣息高古于不經意間。這正是鑒別沙書真偽的要訣。
二曰:創作精心。此頁為沙老為其業師章太炎先生所書千字文之序言。沙老才高八斗,學富五車,輕易不服人。而唯獨對太炎章炳麟先生推崇備至。弟子給自己尊重的老師所書《千字文》出版物作序,其精心程度,可想而知。世人均知,沙老屬于長于功力型書家。此類型書家,出手穩定,如果再加上用心,其作品之精釆程度,絕對是普通書家難以望其項背的。有句俗語:“看了這種字,不敢寫字了。”此手卷即是。
三曰:文辭原創。書家多抄錄詩文佳句或名人名言為主,偶有原創,大家居多。文中有多處書論,對研究沙老及國學泰斗章太炎的書法觀頗具史料價值。沙老更是一位學者型書家,此文措辭精整,字字珠璣,不僅止于書寫。此文有史料、學術、藝術三重價值。
四曰:品相完美。此卷可謂三大、一多、兩全、兩好之作。三大:一為上款人名頭大,國學泰斗;下款人名頭大,書法泰斗。二為尺幅大5.6平尺,439字。三為下款人書寫時年齡大,89歲。一多:字數多,字為筆者所見沙老書法作品之最。兩全:落長款,具年號及雙印鑒。兩好:形式好,手卷為中國書畫的最高形式,同樣尺寸,手卷最貴;保存好,除歲月自然氧化痕跡外,無殘無缺無污染,一如昨夜手書。流傳清晰,藏家直接得自沙氏家屬。買家可以求證。
因機緣巧合,此手卷驚現甬上,花落富邦拍場。沙老是寧波人,該作品由寧波本地拍賣,最是合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件作品在北京、上海乃至杭州會有更好的市場表現。但是它還是實實在在的,靜靜地躺在寧波的懷抱里了。
如此奇文如此杰構,筆者重見,豈敢私美,故撰文于此,與君共享。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