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香·韋切利奧(1490-1576)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威尼斯畫派的代表。擅長宗教和神話題材。
生于阿爾卑斯山谷一個叫卡多列小鎮(zhèn)的上流社會家庭,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過著優(yōu)裕的生活。提香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威尼斯度過。在世稱威尼斯畫派真正的創(chuàng)立者喬凡尼·貝利尼畫室認識了喬爾喬內。喬爾喬內去世時未完成的作品多由他完成。
喬凡尼·貝利尼去世后,提香成為威尼斯的首席畫家。1533年所受的榮譽達到極點,被神圣羅馬帝國的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任為宮廷畫師,封為“皇帝的畫家”、“皇帝的肖像家”、“金馬鐙騎士”,一生過著一帆風順的生活。1546年教皇保羅三世召他到羅馬為教廷作畫,并賜給他一座豪華的宅院。瓦薩利稱他是“上帝的寵兒”絕非夸大。其代表作有《天上的愛與人間的愛》、《圣母升天》、《基督下葬》、《花神》、《酒神祭》等。對后來歐洲的油畫發(fā)展有較大的影響,委拉斯貴支,德拉克洛瓦等人深受其影響。
提香在色彩和油畫材料使用以及繪畫技術等方面的成就令人注目。他是最早采用大型帆布做畫的畫家之一。
提香從不在作畫前畫精致的素描底稿而是直接在帆布上作畫;只要他認為必要,便會在舊的顏料上涂上新的色彩,重新修改;通過多層透明罩染取得顏色效果是提香的技術特色;到晚年筆法和帆布的質感變成他重要的表達要素。他被公認是威尼斯最偉大的色彩畫家。
提香和喬爾喬內本來都是喬凡尼·貝利尼的學生,后來提香非常崇拜喬爾喬內的色彩。1508年,提香協(xié)助喬爾喬內為威尼斯德國商人的貨倉正面作壁畫,深受后者的影響。事實上,喬爾喬內有好些未完成的畫由提香來完成。
由于提香悉心摹仿,他倆在構思和色彩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如果在他們的畫上不點明是誰的手筆,會使人分不出哪一幅是提香的,哪一幅為喬爾喬內所作。但總的來說,提香的藝術造詣,要比喬爾喬內高得多,這并非因他的壽命較長,而在于他對生活的熱情,對事物的強烈感情。提香的生活面廣泛,也敏于思考,他能發(fā)現(xiàn)客觀自然的美,并能緊扣時代的脈搏。
喬爾喬內和喬凡尼·貝利尼相繼去世后,提香在威尼斯畫壇獨步一時,甚至成為諸多權貴的寵兒。法國國王亨利三世親臨他的畫室,羅馬皇帝查理五世在隨從的簇擁下來到他的畫室,發(fā)現(xiàn)一枝畫筆掉在地上,彎下身子去為他撿起來,并風趣地對他說:“世上最偉大的皇帝給最偉大的畫家撿起一枝畫筆。”
提香有一個幾近瘋狂的癖好:愛財。他與他的眾多學徒辛苦工作,一是為了對藝術的追求,二就是為了金錢。只要是他署名的作品(不管是出自他手,還是學徒)都會被權貴們高價購入。后世的達利的一番話大抵可以詮釋提香的所作所為:藝術家必須用自己的筆尋找黃金。
提香完美地詮釋了某一類藝術家:他們才華橫溢,富有,萬古流芳,權貴歡迎他們,百姓崇拜他們,他們說:同時期任何畫家的作品,抵不上提香畫布上的一塊污跡。
提香作品:(部分)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