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九歌2015秋季文物藝術品拍賣會將于11月26日—27日在聯拍在線實時同步開拍。本次拍賣涵蓋了中國書畫、瓷器雜項等八個精品專場,其中中國書畫部分為秋拍重頭戲,包含第八屆民族百花獎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專場,凝翠軒藏畫專場,百藤齋藏畫專場,中國書畫之魂—35位卓越藝術家論中國畫(續),林泉高致——重要中國書畫作品專場,中國書畫專場等共六大精品主題千余件拍品。瓷雜部分推出瓷玉雜項專場以及翡翠珠寶專場。九歌2015秋拍是經過半年時間精心策劃的誠意之作,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謝稚柳、吳冠中、黃胄、傅抱石、李可染、啟功、范曾等大師作品上拍,精品云集,期待廣大藏友蒞臨。

吳冠中 云南景色 拍品編號:1373
起拍價¥8,000,000
拍品估價12,000,000
紙本設色 鏡心
90×96cm
著錄:1、《情感·創新---吳冠中水墨里程》P22,湖南美術出版社。2、《彩面朝天---吳冠中的世界》P184,2005年8月,上海畫報出版社出版。3、《吳冠中全集5》,P74,2007年8月,湖南美術出版社。

謝稚柳 山水清音 拍品編號:1011
起拍價¥2,800,000
拍品估價¥2,800,000 - ¥3,300,000
紙本設色 鏡心
139×68cm
備注:蕭平題
謝稚柳創作山水作品有意識地避開對近現代畫壇影響極大的明清文人水墨畫派,而直接師法北宋畫風。從此畫中,觀者不難找到巨然,以至董源的創作風格:圓弧的山形、點子皴的樹葉與苔點、直線條的麻皮皴等等,描繪十分寫實,從山頂到山腳之間的嶺穴叢林、瀑布流水、山居松柏、微波泛舟,相與映發,彼此呼應。猶有“儻能于幽處使可居,于平處使可行,天造地設處使可驚,嶄絕巇崄處使可畏,此真善畫也”之意。整幅筆墨蒼勁穩重,他以淡筆重復皴染山石,用筆綿密卻絲毫瑣碎呆滯之相,墨色潤澤,意境蒼茫,深得董巨、劉道士神髓,同時可見畫家本人的功力、才智、靈性具極佳,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海上藝壇的一大家。
畫家在本幅作品中用色沉穩,特別見于木構建筑的色彩處理上,極注重表現厚重結實的質感,視覺效果類于油畫。布局是層層隨山勢蜿蜒而上,看似沒有規則,但山山水水、層層葉葉,無一處不智慧,無一處不真實。足以表現出少數民族在生活中以自然為依托,及作者對自然的敬愛之情。

齊白石 神龜圖 拍品編號:1012
起拍價¥1,000,000
拍品估價¥1,000,000 - ¥1,300,000
紙本設色 立軸
40×36cm
人們多用“龜齡”喻人之長壽,自古以來人們相信其能帶來祥瑞之氣。此張作品極具特色,畫面上部是嬌艷欲滴的鮮花,畫面下半部分則用簡練的手法描繪出一只神龜。作者利用水墨的濃淡變化,不僅使畫面具有豐富的層次感,也生動地再現了花卉和神龜的結構,及神龜那文雅而自信的姿態,精準而不繁瑣。體現出了作者對于生活認真細致的觀察和體驗,及其運用筆墨的技巧和能力。
我們欣賞齊白石的畫作,觀者往往會有這樣一個印象:齊白石的畫如此高深又如此通俗,既有傳統文人畫的雅致又有來自民間的樸素味道,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不管欣賞者的文化層次還是興趣愛好有多大差異,總可以在他的畫中找到共鳴,這就是貫穿在作品里的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齊白石的作品洋溢著樸素的情操、樂觀的氣概。他通過對生活的捕捉,能把俗升華為雅,特別是題畫的點綴,使得他的畫有非比尋常的縱深感和豐富感。

張大千 潑彩描金紅荷 拍品編號:1016
起拍價¥6,000,000
拍品估價¥6,000,000 - ¥8,000,000
紙本設色 鏡心
103×181cm
此幅潑彩描金紅荷為張大千先生所作,年歲已是八十有二矣,正是先生繼古創新、老而彌辣的集大成時期。畫面里一片大葉置中,垂垂如蓋,葉面卷舒自如,陰陽錯落,所用墨法多變,層次深厚,清亮透潤;莖干力透紙背,氣勢挺拔。六朵荷花或苞或放,敷色鮮潤,瓣落自然,有形有質,直若呼之欲出,正是水殿風來暗香滿,風吹荷葉十八變,令人鼻尖似嗅,撲面清涼。徐悲鴻先生更是盛贊張大千所畫的荷花“前無古人”。

徐悲鴻 迥立向蒼蒼 拍品編號:1370
起拍價¥2,800,000
拍品估價3,500,000
紙本水墨 立軸
82×48cm
備注:1、附四川省文物總店證書。2、蕭平題詩堂
徐悲鴻畫馬,不僅只為一般觀賞,而大多是借以抒發郁結難言之悲憤和愛國憂世的心情。徐悲鴻用潑墨寫意或兼工帶寫,造型準確,透視科學。塑造了千姿百態、倜儻灑脫的馬,有的回首長嘶,有的騰空而起、四蹄生煙……
此幅《迥立向蒼蒼》作于一九四二年,正值抗日戰爭期間,民族存亡之時,畫中之馬斜向左,迎風而矗立,未有絲毫退縮之態。畫作構圖飽滿,進深感強,筆墨灑脫。特別是鬃毛的描繪更為精彩,畫家濃墨揮毫而出,毛發的飄然感覺立即呈現,豪放不羈、氣勢壯闊,更顯出一股無往不前的強烈氣勢。徐悲鴻用墨塑形,通過虛實變化的墨線、墨塊,準確的表現出立馬的骨骼結構與肌肉。畫作筆力雄健,氣魄恢宏,形神俱足,杰出的筆墨表現技法與嚴謹的美術造型功底得到完美體現。

黃胄 江畔杏花春雨后 拍品編號:1371
起拍價¥2,000,000
拍品估價3,000,000
紙本設色 立軸
92×70cm
備注:蕭平題詩堂
黃胄先生是新中國繪畫的重要開拓者,是中國水墨人物畫發展史上一個里程碑。本作是黃胄先生的代表之作,畫面構圖巧妙,近實遠虛,將畫面無限延伸。設色考究,黑、白、灰三色調穩重融合,把杏花粉衣襯托出來,給畫面賦予了勃勃生機。所畫鴨子俯頭前游,格外生動。人物的表現上運用速寫的表現手法來抓住人物特征,線條流暢有力,造型嚴謹生動,生活氣息濃郁。畫題:“江畔杏花春雨后,一九七三年元旦黃胄畫。”蕭平先生題跋:“春江放鴨,杏花如雪,桃花綻紅,是為勞動者之詩也。”

傅抱石 延安曙色 拍品編號:1372
起拍價¥2,200,000
拍品估價2,800,000
紙本設色 鏡心
45×67cm
備注:蕭平撰文并題跋、傅二石題詩堂。
抱石先生之畫風,四十年代居重慶金剛坡時代,是其第一次變革階段,創造了散峰亂柴、亂麻皴,形成了個人獨特的藝術風貌,這一畫風延續到了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畫壇壯舉,是江蘇國畫院山水畫家的“兩萬三千里”旅行寫生,創造了“山河新貌”畫展的輝煌,也開啟了“新金陵畫派”的藝術里程。這一過程中,抱石先生始終是主角。此圖作于1960年,從作者所題“延安旅中紀游之制也”看,當是他在初訪延安的過程中,為新鮮的激情驅使,即興揮寫而成的。他的表現技法已經產生了變化,這一變化體現在:大筆厾掃與小筆的鉤劃、點擦相結合,既有徐青藤淋漓豪肆的痛快和氣勢,又具咫尺千里、氣象萬千的壯闊與蒼茫。這一風神可以說正開始了傅氏第二個變革的階段。“藝高人膽大”,這樣的豪情與放達,絕非常人所敢為,所可為的!大片施墨,略敷赭色的用色方法,出自黃公望的“淺降”,又有了創造。他只將色用于關鍵部位,且有敷染、點厾、深淺的區別,既顯示了黃土高坡的地方特色,又象征著朝陽光曙光的明麗。綜上所說,該作在抱石先生藝途中占有顯著的位置,是先生追求新變革的痛快的愜意佳作。

李可染 看山圖 拍品編號:755
起拍價¥5,300,000
拍品估價¥5,300,000 - ¥7,800,000
紙本設色 鏡心
70cm×59cm
出 版:1.《葉淺予藏書畫集》,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年出版。2.《衡水中國書畫博物館館藏精品選集》(近現代繪畫卷)P37,西泠印社出版社,2013年出版。備 注:葉淺予舊藏。附李小可鑒定證書。
李可染喜歡牛的強勁、勤勞和埋頭苦干的精神,所以從四十年代一直到他去世,牧牛一直是其樂此不疲的創作題材。李可染曾講:“回憶當年郭老(郭沫若)與吾同往重慶郊區金剛坡下,吾始畫牛,郭老寫作詩三十六行,盛贊牛之美德,并稱之為國獸,益增我畫牛的情趣。”顯然,李可染筆下的牛,既有大師“孺子牛”精神的自況自策,又有老人以牛之“國獸”精神來比擬世世代代勤勞的平民大眾。李可染對牛的禮贊,既是對普通勞動人民質樸勤勞性格的禮贊,又是對整個中華民族精神的最高頌揚。
此幅《看山圖》從李可染后來的題款中可知,這幅作品“作于北京,距今已二十年”。也就是說,此作完成于1964年。那個時候,正是李可染藝術的轉型期。而從表現題材上來講,則是李可染典型風格時期人物、牛和山水結合的作品。近處牧牛用筆用墨大膽、凝重、潑辣,墨韻十足,牛兒神態悠然自得,一派田園牧歌的溫馨情趣。牛背上的牧童下筆疾速,線條筋道而富有彈性,動態微妙,考慮其姿勢既有變化又穩定性十足,質樸而富有生活情趣。而遠處大面積的山巒遠岫,層巒迭嶂,一下子便把畫境推向了深遠之處,引發了觀者對山川風物的熱愛,對質樸平淡田園生活的向往。在作品中,山水當然借助于寫生所得,塑造出了新的山水意象,雖然這種“新”還不是那種以團塊性筆墨所形成的“濃重渾厚,深邃茂密”的風格,但山石的表現上則以濃淡結合而創造出一種“高、雄、秀”。牧童騎牛,則表現出一種純樸、醇厚的北方素質,特別在牧童的表現上,下筆果斷,動態微妙,形象樸質卻不古拙,富于詼諧、機智特色和生活情趣。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如此精美的畫作,題贈著名畫家葉淺予先生,并出版于《葉淺予藏書畫集》中,見證著兩位現代畫壇巨匠的深厚友誼!
此次拍賣會推出這種高水準的藝術作品專場,體現了北京九歌拍賣堅持走文化精品的經營理念,也展示出九歌拍賣為社會普及藝術教育,推動文化發展做出的重大努力。
北京九歌2015秋文物藝術品拍賣會
拍賣時間: 2015年11月26日—27日
預展及線上實時拍賣:www.51bidlive.com(聯拍在線官網)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