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成夕照”雨花石
2014年8月3日上午,在六朝勝地南京,曾舉行了一場檔次很高的“雨花秋韻”雨花石專場拍賣會。雨花石舊稱瑪瑙石,古人將之與琉璃、水晶等并列為“七寶”。雨花石是南京的一絕,也是南京的名片,是南京這塊土地上特有的寶藏,備受歷代文人雅士青睞。
這場拍賣會共征集到85枚雨花石、14件雨花石雕件,還印制了一本精美的《石中皇后》雨花石拍賣圖冊。在拍賣前三天預展中,那雨花石中惟妙惟肖的人物、爭艷 斗奇的花卉、美麗俊秀的風景、千奇百怪的奇巧,真是讓人一飽眼福,充分顯現出雨花石無比迷人的風采。而拍賣會上場面熱鬧,競相舉牌,此起彼伏,有時為了一 枚美石競價多達十多次,落槌價往往超出估價數倍,方能競拍到手。此次拍賣會共成交56件拍品,成交金額高達238萬余元,在雨花石收藏史上留下了濃濃的一 筆。
博覽精品,提升眼界
雨花石質地堅硬,是石英、玉髓和蛋白石形成的珍貴寶石。雨花石表面光滑剔透,因其絢麗多彩,千姿百 態,被譽為石中皇后、天賜國寶。雨花石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今許多文人雅士不但有為雨花石題名的,為其賦詩作畫者也不乏其人,在南京還流傳著很多有關雨花石 的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雨花石天然成趣,晶瑩剔透之中所呈現的紋理、圖案、色彩等,非但人力所不能,也為人的想象所不及,這就是它的可貴之處。
雨花石的主要產地在南京,它的圖案可謂是千姿百態,無所不有,有的如日月星辰,四時景色;有的如人物風景,花鳥蟲魚;有的似“文姬撫琴”,有的似“貴妃醉 酒”。方寸之石,大千世界,惟妙惟肖,真是大自然的造化,無愧于華夏一絕。如南京雨花石收藏家喻寶璽藏有一塊“漁家女”的奇石,石面上呈現出一泓湖水,托 出幾叢荷蓮,山色春雨,游魚鼓浪翻花,忽見湖邊走來一位風姿綽約的漁家少女,頭頂斗笠,正欲下湖捕魚……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在我國的工藝品中,還有不少是 以雨花石為原料加工制成的戒指、耳墜、扇墜上的嵌花、項鏈上的雞心、胸佩等首飾配件,還有作成海獅頂球、年年有魚(余)等圖案的,這些工藝品以其原料的珍 貴和造型的秀美典雅而暢銷國內外。雨花石收藏,真是別有一番風情。
高潮迭起,行情漸熱
雨花石價值的高低在于它與人物、花鳥、動物、風景、植物圖案象形程度而定。因為雨花石是天然產物,世上沒有兩顆完全相同。據初步估計,目前在民間收藏的精品雨花石只有數千枚,極品雨花瑪瑙石僅有數百枚而已,極品雨花石的價值之高可見一斑。
在我國,雨花石收藏曾經歷過三次高潮。目前總的趨勢是收藏和投資精品雨花石的人數逐漸增多,其價位也在逐步走高。第一次收藏高潮為1984年后,當時作為主 要產地的南京成立了雨花石協會,雨花石文化在南京、六合、儀征和上海等地得到了廣泛的傳播。此時一枚精品雨花石成交價是幾元到幾十元,全國各地的雨花石收 藏愛好者開始增多。第二次收藏高潮為1989年南京博物院舉辦了雨花石珍品展,首次展出了博物館所收藏雨花石出土文物,將雨花石文化上推進到六千年以之 久,這在雨花石收藏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同時在北京第十一屆亞運會期間還舉辦了雨花石珍品展,隨后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雨花石珍品集》,把雨花石文化 廣泛傳播到全國,全國收藏雨花石的人逐步增加,此時一枚精品雨花石的成交價由幾十元上升至幾百元乃至上千元。第三次收藏高潮要數1995年以后,南京又相 繼成立了賞石協會、雨花石文化研究中心、雨花石收藏沙龍等,省民間收藏研究會組織雨花石到昆明世博會參展,不久文化部又攝制了一部雨花石電影,用8國文字 向海內外發行,雨花石文化得到了廣泛普及,收藏雨花石的人數又大大增加。港、澳與臺灣的雨花石愛好者也不遠千里來祖國大陸購石藏石,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 用。此時精品雨花石價格由上千元被炒到幾萬元一枚,當時曾有一枚《東方紅》極品蛋白石被賣到3.2萬元,另一枚《天池皓月》極品瑪瑙石被賣到5萬元,有些 特別珍貴的雨花石竟有人開價10萬元乃至20萬元,價格之高真是令人難以想象。進入新世紀以來,精品雨花石升勢喜人,2010年10月上旬,在南京六合區 舉行的雨花石精品拍賣會上,其中的24號拍品—— 一枚命名為“湖濱春光”的雨花石,經過44輪的競拍,最終以101000元的高價成交,成為拍賣會的“石王”。
目前,純凈度較高的蛋白石質 雨花石,在市面上已非常稀少,平均每枚石頭的價格在5000~20000元,像多彩的20枚石頭組成的套件,價值能突破30萬元,即便如此,與優質的和田 玉、翡翠動輒百萬元身價相比,一些具有詩意的極品雨花石,目前價格幾萬元便能買到,仍屬于價值嚴重低估的狀態,后市升值空間較大。由于雨花石文化的普及, 全國各大公園門口像雨后春筍般地出現了許多雨花石攤位,全國各地大中城市的古玩市場也都有了雨花石的一席之地,雨花石成了深受人們喜愛的收藏佳品。但是其 中真正有價值的雨花石畢竟是極少數,絕大多數雨花石都是不值錢的石頭而已,這就需要廣大雨花石愛好者慧眼識寶了。
慧眼識寶,收藏有道
如今,要覓得一枚上品的雨花石,確實不是一件輕而易得的事。精品雨花石質不低于礦物晶體,色不遜于田黃雞血,形不亞于太湖靈璧,紋不讓于大理色彩,奇不次于 鐘乳風凌。而且,雨花石的圖像和意境,更是其它姐妹石望塵莫及。雨花石雖有千千萬萬,但真正能入品者,卻千不擇一,因而雨花石愛好者不可濫收,也不可不察 即棄,多多觀察藏家之佳品,并從中領略其佳處,方能不濫不失。藏石應常觀賞,如何便于觀賞,也是收藏者須知的,一般有以下幾個方法:
1、入水。雨花石表面有無數劃痕或微孔,使石面如霧里看花。以水盂、瓷盤等注滿清水并放入雨花石,由于折光作用,雨花石的本來面目在水中才得以充分顯現。
2、拋光。以人工或機器將雨花石拋光,去掉劃痕或微孔。有些收藏家以為此法不可取,認為失去天然之態,其實不然,因為拋光過程并不改變石之本來形態,拋光并非雕琢。
3、上架。珍奇之石品,可陳列于精制的木架上,木架要按雨花石之不同形態、不同色彩而特別制作而成,有時可配詩句、銘文,使石倍感清雅珍貴。
4、匣藏。特別好的珍品,應以錦匣收藏觀賞。錦匣內襯以柔軟絲棉,須知不同石色要以適當的色彩襯之,以突出雨花石之神韻,錦匣上應以透明玻璃為蓋,以便人們觀賞。
高端藏石,謹防贗品
由于近年來雨花石愈來愈受到國內外收藏家的重視,高端雨花石的價值與日俱增。于是在集藏品市場,甚至在南京街頭巷尾也出現了一些兜售假雨花石的現象。
1、有害螢石冒充雨花石
來南京游玩的游客總要買上一些雨花石帶回家仔細把玩,因此在夫子廟、中山陵等著名的名勝古跡,有不少以出售各種雨花石為主的旅游紀念品商鋪。但也有一些商家 魚目混珠,有的甚至用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成分的螢石來蒙騙外地收藏者。螢石又名氟石、五花石,由于螢石中含有各種雜質及機械混入物而呈紫色、綠色、藍色、黃 色、玫瑰色等,因此常常被誤作雨花石。但螢石的化學成分為氟化鈣,且對人體有害。如何辨別螢石呢?螢石和雨花石的比重為3~3.2,螢石比雨花石要重,細 心的收藏者掂量掂量可以辨出兩種石頭的差別。
2、普通礫石冒充雨花石
雨花石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其石質呈半透明狀,內中有水膽, 有多年形成的天然沉積物,也就是上述各種奇石所顯露出來的天然景觀,而偽石的石質基本上不透明,也無間氣,一般經過人工打磨光滑后,再抹上一層薄薄的透明 漆。它們雖然也有光滑的表面和絢麗的花紋,但實際上仍是粗糙的普通礫石,只不過經過了機器拋光和加工處理,才具備了這樣一個與雨花石頗為類似的外表。所以 收藏者在選購雨花石時,千萬要細致辨認,以免上當受騙。
3、圖案做假的贗品雨花石
精品雨花石完全出自天然,那些擁有奇妙圖案 的雨花石因難以遇到而顯得尤其珍貴。正因為此,一些為了牟取經濟效益的石商時常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在雨花石上做假,“做”出自己想要的圖案來。如:一枚奇 妙的雨花石,上面有一個栩栩如生的猴子圖樣,但小猴子的兩個眼睛經仔細觀察總覺得不對勁。后經行家指點才知,原來這枚石頭得到時,只有猴子輪廓,并沒有眼 睛,于是作偽者用激光為猴子“點睛”,使得這塊普通的石頭立馬提高了身價。在南京周圍的農村,就有人專門用特制的設備在雨花石上構造圖案,將普通的石頭 “打造”成百年不遇的奇石來牟取暴利。
集藏和投資雨花石,需要通過購買來實現賞石與投資的目的,這不僅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而且還要具備很好的想象力與靈感,在大量的低中檔雨花石中淘金。尤其是集藏者,更應具備慧眼識寶的才能。收藏雨花石,既饒有風趣,又頗具經濟價值,它能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